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权力制约权力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制约权力的公法模式并不充分,多元化的权力制约机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循依法治国之道,实现社会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墨宁 《南风窗》2012,(14):50-51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朝着社会管理的民主化、自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推进,只有符合这四个方向的社会管理创新才值得鼓励和肯定。01基层权力行使中的"失控"现象说明,直接面对民众的基层权力该是重新定位的时候了。在新的社会格局下,如何建立良性的干群关系、引入上级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及调适权力本身的内部结构,《南风窗》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中央编译局的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他认为,上级政府对于基层政府的人事权和财权等监督手段已经很大程度异化,基层存在比较严重的"民主赤字",这是权力失控的核心根源。从长远来讲,这要靠民主和法治来解决,从任命制走向选举制,让老百姓掌握问责的权力,以民主促民生。  相似文献   

3.
张银海 《南风窗》2011,(15):32-33
始终只能以恶性方式才能强制划定"权力止步的边界",这个根本原因即造就出传统社会一代又一代的"周期率"。只要不改变"以统治权力和权力暴利为国家本位",再明智的统治者都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跳出这个逻辑。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这里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以集中垄断大一统为特征的政治社会。国家所有制模式赋予政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国家)无限的权力,将政府推到社会结。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当今社会的一大肿瘤,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权力污染、信用污染和环境污染被称为中国社会的三大污染,而其中腐败又是与权力有关的最大污染。控制腐败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多年来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从国外廉洁制度和国家控制腐败的措施入手来探讨全球腐败控制的基本要素,可得到许多启示,并更好地借鉴他国经验,促进和完善我国控制腐败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6):34-35
“底层设计”,即基层社会的组织化问题。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底层设计”的意义在于,社会需要自我保护机制,以免于权力和资本的侵蚀和伤害。  相似文献   

7.
石勇  赵义 《南风窗》2012,(14):38-39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又有语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家权力和社会的关系、基层官员和民众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结构是否稳定的晴雨表。原因似乎很简单:上层和中层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制度、法规一样,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是抽象的,而基层权力,则直接和社会、民众打交道,它如何对待后者,具体地、现实地决定着后者对整个国家权力的反应。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王朝,不断地重复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老套故事。而基层权力的失控,官吏对民众的侵害,总是它的一个制度性后果,一个引燃社会炸药的因素。它像噩梦一样纠缠着每一个王朝。  相似文献   

8.
“我爸是李刚”宣语的背后隐含着特定时代背景下“官二代”的行为逻辑,其实质是官员子女对权力符号的继承与运用。传统社会权构化的惯性是“官二代”有意识地使用权力符号的内在驱力;现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封闭趋向强化了权力符号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权力符号与社会观念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互动情势构成“官二代”演绎权力符号的人文语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真正支配着我们的主导权力形式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超验权威和暴力,而是体现在财富和资本中的权力。资本作为货币最直接的权力就是购买力,购买力的无限膨胀最终导致了市场社会的形成;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形成了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支配力,人类社会进入了资产阶级社会;资本的权力逐渐与法律的权力媾和在一起,资本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性律法逐步转化为政治律法,资本的权力成为一种普遍的规训力,使现代社会成为了"财产共和国"。资本统治权是资本购买力、资本支配力和资本规训力三者的结合,与此相应,现代社会成为市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财产共和国的三位一体。驯服资本统治权理应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风险社会的恐慌政治学及其技术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是现代化、技术化和经济化进程的极端化不断加剧所造成的。源自于前现代社会的恐慌政治学在全球性风险社会中产生了恐惧文化,而恐惧文化又加深了恐慌政治的社会嵌入。恐慌政治借助于技术理性似乎消除了社会恐惧,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但其自身的深刻悖论在于:它可能导致反科学、反人性的结果,尤其是作为社会强势群体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资本权力的结合而成为社会大众最可怀疑和恐惧的对象。我们应开辟公共讨论的领域,以达致不同意见共存基础上的社会共识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苏娟 《当代世界》2013,(9):75-78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紧密的交流,中国文化正在逐渐被世界认以和认同,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国际文化话语权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主导权,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能力。国际文化话语权已经成为表达、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权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一个特殊群体,而任何执掌权力的人都可能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义务本位即是以公务员的义务为核心,以高于普通公民的规则法律来限制和规范其行政行为,并以公务员履行应尽义务的状况作为评价公务员的唯一标准。只有坚持义务本位,才能增强公务员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有效防止滥用权利和以权谋私或行政失职行为的发生,从而解决公务员作为"公共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矛盾,它是达到有效控制与约束公务员对公共权力的行使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理论"视野中,未成年人教育是一个有机组成系统,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的一个互动单元,而"社会权力"介入则是这个系统中的另一个互动单元。有组织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就是使系统中各单元间形成良性互动。我们需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把握家庭教育与"社会权力"介入这两个互动单元的结构安排,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础,"社会权力"介入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二者泾渭分明,又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社会权力"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应当有其边界,遵循自愿性、补充性、不得已性及自律性原则。家庭教育与"社会权力"两个单元的良性互动、协调配合是未成年人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权力和权能配置不合理,公共权力和职业权力因缺乏有力制约而被滥用。因此,"十二五"时期要从根本上解决复合性社会矛盾,就应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重构中国的权力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使得公权力能按规范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15.
权力的解析     
权力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复杂现象,它在某些领域表现为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一方意志的实现,在某些领域表现为一种各方承认的规范,在某些领域它又受到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影响。无论把权力作为意志的实现、社会规范还是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关注的都只是权力的某一维度。正是由于把视线聚焦于一点,这些分析才能深刻地揭示权力关系中策略性行动者、共同持有的规范或结构性的关系的重要性,揭示现在社会生活断裂的和成问题的方面。但单一的研究视角同样局限了研究者的视野,使他们对权力的分析囿于一隅,其研究成果因此也只能运用于有限的对象、层面和领域,而不可能提供一种符合不同对象、层面和领域并使人们能够对之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案。要对权力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的解析,除了继续开辟新视角,去揭示它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尚未被发现的表现形式之外,或许同样需要跳出对权力的单一观察视角,采取综合的方法,吸收各种分析之长。  相似文献   

16.
李向平 《南风窗》2010,(19):49-52
中国信仰如果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复兴、社会诚信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使信仰体系能够超越、出离各种现实关系的制约和捆绑,使信仰成为信仰者自己的事情;其次,是这个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理性化改革,信仰就是信仰,权力就是权力,利益就是利益,在信仰关系与它们之间应当有一道制度设置,绝不相互混淆,乃至强力干预。  相似文献   

17.
吕德文 《南风窗》2012,(14):40-43
灰色利益链条的存在,表明近些年来一些基层权力的基础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部分基层官员不再依靠强有力的国家正式权力以及大多数群众的支持,而是依靠非正式权力及少数"地方豪强"的辅助。灰色利益链基层的国家权力不断地和"社会"产生冲突,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而它的发生逻辑,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变化越来越快。社会结构及其中的利益格局的变化是这样,基层的国家权力运作也如此。  相似文献   

18.
亨廷顿和福山提出的"政治衰败"概念存在着结构欠缺的问题,应当进行重构。概念结构应当由基本层次、第二层次和操作层次构成,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实在论、本体论和因果论的理论。"政治衰败"以"权力失序"为本质属性,是一种不同权力之间可以随意且无障碍地进行相互转化的政治变迁形态;其基本层次存在结构性的"政体隐患"和过程性的"权力互斗"两个原因变量;其第二层次分别由政治权力内部失衡、政经关系失序、社会政治参与失控,以及权力主体高能动、公共规则失灵两组维度构成;其操作层次由16个有助于展示和分析因果机制的定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9.
监狱警察权力伦理,其权力行使就是要体现出监狱警察行使权力的合理性即合乎伦理道德。监狱警察权力伦理在青少年罪犯权利保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监狱警察权力伦理反映了青少年罪犯权利保障的内在需求,是临狱警察行使权力保障青少年罪犯权利的价值基础,是决定青少年罪犯权利是否切实得以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对青少年罪犯权利的具体保障做出合理的权衡选择和评判。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狱警察权力在青少年罪犯权利保障中的作用,就要注重监狱警察权力伦理的培育,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监狱警察权力伦理的制度保障,把以德治警与依法治警有机结合,重视监狱警察个体德^生的自塑。  相似文献   

20.
彭勇 《工会博览》2009,(5):120-120
本文以大学生与学校的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大陆法系公法学说和我国高校的法律地位及大学生与学校的现实关系出发,在分析大学生与学校关系被归入特别权力关系特点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大学生与学校的特别权力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