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对总路线“实质”的解释,并不意味背离工业化的“主体”地位,三大改革始终是围绕工业化这个“主体”展开的;他后来对“过渡时期”的界定,即“从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是从社会形态角度而是从所有制改造的角度提出的问题,与他强调总路线的实质就是改造所有制的观点相一致;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不是没有认识,但同时认为与其在政治思想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相比是得不偿失,故而提出“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出生到现在转眼已是百年。这是历史沧桑巨变的一百年。其间,中国胜利地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但中国的民主主义不同于传统的民主主义;中国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和从传统社会主义到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在20世纪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回顾对新民主主义的成功创造和对新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会有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民族地区由于受基础设施差,市场发育程度低等条件的制约,面临的挑战更严峻,任务更艰巨。民族地  相似文献   

4.
5.
徐久刚 《前进》2008,(2):24-26
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是提出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好理论上的认识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学习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不同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甚至也不同于东方俄国的发展道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两次飞跃都证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7.
谈在向公安职业教育过渡中的几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是公安教育的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公安教育的职业性和行业性特征决定了公安教育的职业化发展方向,研究和探讨公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在向职业教育转变过程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搞好公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是这份政治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有这样几个问题时常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是什么?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或容量到底是多大?三是怎样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称得上科学?四是如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阐发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准确地表述了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性质;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作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为参政党思想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参政党组织发展取决于其社会基础和多党合作的需要,在坚持组织发展基本原则、分工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加强参政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即第一步建设新民主主义,第二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我党的一贯思想的延伸。它经历了最初提出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设想,到后来以为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待条件成熟再一举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又变成要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当时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20余年中,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波折,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在于我们错误地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改革开放转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合乎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于静华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到自己的伟大旗帜上,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的决心。为要使这一理论和决心变为现实,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同时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指的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用通俗化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普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掌握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在内容方面要求人生化、实效化、方法化,在方式手段上要求通俗化、形象化、普及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好宣传媒体、网络传播、学校教育、文化引领、专题活动和健全机制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宋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特"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部署,彰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搞好新时期的民生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一八四八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世界无产阶级经历了六十九年的英勇奋斗,终于首先在一个经济落后的俄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历史时期。 关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对无产阶级政党提出的一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年。在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培训班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薄晓就此问题做了讲解。本刊特此删节、编发,以期加深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重要理论创新,它科学地解答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历史地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从整体入手,不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性,而且要把握理论体系内在的、逻辑的整体性,这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