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琨 《传承》2009,(11)
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认识,制度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尽管促成中国改革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的改革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市场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本质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嵌入到资源分配的各个领域,对整个制度系统有着广泛影响。从本体与嵌入两种不同视角分析,可以把户籍改革区分为本体的改革和作为嵌入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本体的改革容易引起被嵌入制度相关功能的缺失,这就要求制度改革者实施被嵌入制度的补全措施;作为嵌入制度的改革只能是消除户籍因素为其带来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全部矛盾,这就要求兼顾完善其本身的派生制度。  相似文献   

3.
王智 《传承》2006,(12):43-44
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最为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在金融体制改革中,中小银行发展问题又是其关键“。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促进中小银行发展的核心动力制度,可以说是我国中小银行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观点网络     
《创造》2005,(11)
中国居民高储蓄现象的政策性因素张明在《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撰文提出,中国居民的高储蓄与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客观上也造成了居民储蓄的增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因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降低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但也由此带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和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致使居民储蓄倾向上升。二是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因素。我国城镇的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事实上使得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人们为买房或预防疾病而把相当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三是教育产业化政策因素。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使得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各方面对我国目前司法鉴定的混乱状态反映强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中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的缺陷入手 ,提出改革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进而对我国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鉴定人制度、鉴定程序制度、鉴定结论评断制度的改革和重建提出了较系统的构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年龄是个宝 ,文凭不可少 ,能力作参考 ,关系最重要”。一段民间流传很久的话在今日看来仍有其生命力。随着中国 2 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干部选择任用及晋升中 ,“年龄”、“文凭”、“能力”、“关系”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其作用出现了哪些变迁 ?结合现阶段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以历史的分析、说明 ,以期从选拔标准的这四个因素上对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提供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7.
“年龄是个宝 ,文凭不可少 ,能力作参考 ,关系最重要”。一段民间流传很久的话在今日看来仍有其生命力。随着中国 2 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干部选择任用及晋升中 ,“年龄”、“文凭”、“能力”、“关系”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其作用出现了哪些变迁 ?结合现阶段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以历史的分析、说明 ,以期从选拔标准的这四个因素上对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提供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结合中国实际确定中国式的辩诉交易是一种现实需要,并且也是可行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思想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契约观的逐步深入人心是经济文化基础,司法实践呼吁建立中国式的辩诉交易,现行刑事制度的一些规定和有关改革及理论探索也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杨军 《协商论坛》2006,(10):41-42
在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干部制度改革无疑是关键的一环。几年前,有人曾认为当时落后的干部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近几年,干部制度似乎走上了改革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涛  王利娜 《前沿》2007,(1):45-47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已经或正在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目前的改革正处于风口浪尖,重新审视制度变迁理论,赋予其时代内涵,是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诺斯制度变迁理论作了横向的与纵向的双向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角度分析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迁徙自由不是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的‘中国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现”1中国户口迁移制度改革,始于人才流动,难在人口城市化一方面,20年前,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鼓励人才流动,使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开始改革;20年内,我们仍然要以“广开进贤之路”、争取“人才不断涌现”作为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的重点。另一方面,如小平同志所说:“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还有什么希望?”对中国而言,人口城市化肯定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农业人口最多的中国,如何稳步实现人口城市化,确实是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才能破解的世纪性难题。2中国户口迁移制度改革,应确立…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主题进行了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干部的离退休制度和年龄梯队结构,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选拔和异地交流制度,并将干部"下管一级"制度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包干化"结合在一起,为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性动力和能力。对省、地两级经济数据的历史计量证明,新时期以来的干部制度变迁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及问题都与干部制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要情播报     
中国将从实际出发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时说,中国将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温家宝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一贯的方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考虑企业承受能力,考虑金融改革的进度,考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同时,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汇率改革也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至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第…  相似文献   

14.
张万军  魏顺光 《求索》2010,(11):235-237,241
清末中国传统监狱制度受西方狱制改革之影响,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监狱制度的近代转型。许世英在其《司法计划书》中提出在中国实施狱制改革计划设想。许世英所规划的中国监狱制度蓝图存在诸多缺陷,但这些设想对当前的监狱制度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转型时期中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实践推行中面临着企业整体性抵制、工会独立性缺失等阻碍因素。工资集体协商的愿景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才能实现,应从工会管理体制、工会经费来源制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制度性变革,建立符合工资集体协商特征和内在要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预算改革:未来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以来,中国启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预算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十余年的预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基本上建立起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同时,也在预算权力结构、综合预算、总额控制、绩效预算、现金和债务管理、会计改革等方面面临着挑战。未来,中国应更加深入地推进预算改革,建立现代公共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司法     
《人民政坛》2012,(11):5-5
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研究方案据新华每日电讯10月10日报道,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9日表示,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姜伟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发布会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劳教制度是由中国立法机关批准的法律制度,有法律依据。劳教制度为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8.
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制约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体制问题。要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必须改革和完善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保障体制,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当前户 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是观念滞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身份平等和公民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挑战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武 《思想战线》2004,30(5):84-88
中国经过20几年的改革实践,GDP以年均超过9%的速度增长,但中国法治与产权保护还很欠缺,这似乎在一些方面挑战现存的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关注的核心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机制。其实,中国经济在制度资本欠缺的情况下仍能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增长所依赖的行业。这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制度要求。中国改革实践不但没有挑战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反倒证实了制度经济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