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底,我随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的"名人故居考察团"赴江苏考察,来到了诞生过储光羲、戴叔伦、段玉裁、华罗庚的著名城市金坛.金坛市内有一所华罗庚曾经就读的中学,现名华罗庚中学,学校内有一座二层楼的建筑,是为"校史馆",馆内辟有"华罗庚纪念堂",几间宽敞明亮的陈列室.  相似文献   

2.
么辰 《北京观察》2021,(12):76-79
"华罗庚"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或许对于一般人来说,他指的是一位传奇数学家,是那位被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为88位古今数学伟人之一的天才,是曾经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更是认为:"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三个字却有着一份真真切切的重量和温度.我从小就经常听家里人说起他,记忆中的华罗庚好像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走下了数学大师的神坛,成为一位与我缘悭一面的亲人.  相似文献   

3.
自立篇     
中国著名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苏峰 《北京观察》2016,(7):76-77
华罗庚是享誉国际的数学家,却少有人知道,他青少年时代便与中国共产党交往密切,从接触党到加入党,历时半个世纪,这期间的劫难坎坷,正是他作为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光荣勋章. “我们应当回去” 1946年,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此时的他是国际著名数学家,在美国生活优裕.1949年初,华罗庚担心家人受制于国民党政府,火速将妻子和孩子接去美国团聚.  相似文献   

5.
张谦 《传承》2010,(1):25-25
<正>195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一部纪录电影《春节大联欢》,它可以称得上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晚会"。在这部电影中,有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有"中国科学界的几颗宝石"之美誉的华罗庚、钱学森,有著名作家老舍、巴金、周立波,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新凤霞、袁雪芬、白杨、赵丹和著名工商界人士荣毅仁等。该片的主创人员或已去世,或已无法回忆起当年晚会的拍摄细节,我们无从了解晚会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观点学习数学更为突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美,让学习数学成为自身的发展需要。一、变"灌输式"为"互动式"互动式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业。其教学环节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  相似文献   

7.
冯克勤 《传承》2010,(1):22-24
<正>和中国的许多学生一样,我在孩童时期就对数学着了迷。在天津一中上高二时,每个星期天中午不吃饭,跑到天津市图书馆去读华罗庚的《数论导引》。高三毕业时,中国科技大学招生人员来天津一中,说1958年我校上届学生朱滨考上科大,使天津一中的信誉很高,动员我们也考科大。我在招生手册中看到华罗庚给科大58级学生上课的一张照片,便马上报了名。  相似文献   

8.
林双川  苏娅 《半月谈》2005,(9):30-32
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大楼.看上去并不太显眼.然而,这里走出过华罗庚、陈景润、冯康等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数学大师.堪称地地道道的“中国数学城”。如今,这里依然汇集着中国数学和系统科学界的一批精英.并不断演绎着鲜为人知的新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爱国者的情怀,总是能隔着岁月长河引发共鸣。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出去又归来的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动人篇章。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毅然决然回国,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取得"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出重大贡献。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所写  相似文献   

10.
1985年6月12日晚10点09分,蜚声国际数学界的一颗明星陨落了。华罗庚教授实践了他生前多次表示过的意愿: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华罗庚不仅是位著名的数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他以诗言志,写下了许多铿锵有力的诗篇。笔者收集整理了报刊书籍上引用的华老诗句,整理成文,以飨读者。1962年春节前夕,华老拟好了一副对联,请在他身边工作的应以明书写后贴在他家大门上。这副对联连横批共7个字。上联为:“敢、干、赶“;下联为“严、研、验“,横批是个“党“字。春联受到和华老同住一楼的范文澜的称赞。这铿锵有力的7个大字,真可谓是他“意真、品贵、神远而含藏不尽“的高尚精神境界的体现。早在60年代,毛泽东曾在复信华罗庚时写道:“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这同华罗庚心目中的“党“字是一个含义。他曾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李公朴、史良、华罗庚、刘海粟等"民盟常州四杰"为前辈代表、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民盟常州市委,带领全市一千多盟员,坚持"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宗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以领先的  相似文献   

12.
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华罗庚研究》一书,引起了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康教授认为此书堪称“华夏第一部华罗庚研究专著”!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撰写这部专著的人既非华老的生前友好,亦非科学界名流,他是华罗庚家乡金坛市委组织部的一位青年干部,叫孔章圣。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5,(4)
<正>刘璋温(1924-2001年),男,汉族,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人,我国著作数学家。曾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与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长期共事,在专业领域内颇有建树。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组合论、实验设计法及其应用,成就斐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1年因病去世安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徐振维老师也认为"学习习惯对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一、审题出错的原因探析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粗心现象,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审题习惯不好,注意力不够集中,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看错数字、写错数字、抄错了数、漏写符  相似文献   

15.
1991年4月,由国家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撰,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书名的《中国残疾名人辞典》经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辞典荟萃的1031名古今残疾名人中,赫然印着两名金坛籍人才的辞条:华罗庚、陈文。华罗庚是蜚声中外的残疾人数学家,那陈文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下午,中国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在日本向数学界作学术报告,刚刚讲完最后一句话,因心脏病突发于当天晚上溘然长逝了。这位数学家实践了他生前的诺言: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羣、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  相似文献   

17.
大数学家华罗庚的家教王宝贵前不久正忙着编写在“成人节”上赠送的一套丛书,我参与编写自然科学家卷,其中有钱三强、邓稼先、华罗庚等一大批为祖国的建设自强不息,呕心沥血,奉献出一切的科学家们。我在编写时,自始至终都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用我那支笨拙的笔,穷...  相似文献   

18.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很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中,量的积累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哲学原理对我们学习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些有成就的人总是非常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过一篇题为聪明在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09,(8):F0002-F0002
金坛市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家乡。南衔碧波荡漾的长荡湖,西卧道家胜地茅山.风景秀美,交通便捷。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市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金坛新跨越”主题.强化“十破十立”的思想理念、“企业张嘴、政府跑腿”的服务理念、立说立行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保增长,狠抓关键增后劲,统筹城乡优环境,协调发展促和谐,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正>熊庆来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研究数学,二是教书育人。在数学方面,他的函数论研究成果被誉为"熊氏无穷极"(即"熊氏定理"),并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在育人方面,他培养了华罗庚、严济慈、赵忠尧、陈省身、许宝禄、庄圻泰、钱三强、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优秀数学家,使中国数学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1949年以后他客居海外,是周恩来把他请了回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数学泰斗,却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撒手人寰。更不可理喻的是,在他去世之后,人们都不能对他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