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古称蚝(左虫右豪)镜、壕镜、濠镜澳或香山澳,最后因为澳之南北有两山对峙,形状如澳之门,所以称“澳门”,其他名称就逐渐不用了。据《澳门纪略》中称:“濠镜澳之名,著于《明史》。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  相似文献   

2.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世纪70年代澳门远古遗址的发现证明,澳门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中华民族祖先活动的遗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澳门及邻近地区就被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之后虽经变迁,但到南宋以后,一直归香山县管辖。澳门周边盛产蚝。每当风平浪静、月光明亮的夜晚,古澳门的南北二湾便泛着银光,烁耀如一铜镜,故名“濠镜澳”。至于“澳门”名称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据说葡萄牙人最初来到澳门是从半岛西部妈阁庙附近登岸的,他们向岸边的渔民打听此处的地名时,渔民们以为是询问…  相似文献   

3.
澳门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名字——濠江、马交、MACAU……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名称已逐渐为人淡忘。只有明清之际出现的"澳门"这一称呼,渐次固定来,延续至今。"澳"字的本意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澳门周围众多的岛屿、海湾,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海"澳"。据《澳门记略》记载,"澳门又称濠镜、濠江、海镜、镜湖、香山澳等,其日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从明朝开始,地方官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开始使用"澳门"来称呼这片美丽的土地。除"澳门"之外,澳门还有一些别致的名称。这里海域宽阔,盛产生蠔  相似文献   

4.
人镜     
安立志 《今日浙江》2013,(14):62-62
镜子的功能,没有谁比唐太宗李世民说得更精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短短几句话,总结了三种镜子——铜镜、古镜、人镜,阐述了三种功能"正衣冠""、见兴替""、知得失"。其中"人镜",在我看来,是最难得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讲的是人要把互动对象作为参照、作为镜像,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7)
<正>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他表示,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践不动摇、不走样、  相似文献   

6.
张谦 《传承》2009,(23):4-6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并在邓小平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一开始也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在解决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  相似文献   

7.
郭鑫  李颖 《台声》2019,(14)
<正>7月21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民族心、中华情"青少年征文演讲比赛在澳门落下帷幕。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40名青少年经过复赛、决赛两回合角逐,决出公开组和中学组前三名。据悉,本次征文演讲比赛由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主办,主题为"民族心、中华情——携手共圆中国梦"。40名参赛者均是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演讲比赛获奖者,或是由当地学校推荐的优秀写作、演讲特长生,最终19人通过复赛进入了7月21日的决赛。决赛围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和"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5周年"三个  相似文献   

8.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船只在海上遭遇台风,船帮裂了一个大口子,海水浸湿了货舱内的货物,请求借一地晾晒货物。他们通过贿赂明朝广州海道副使汪柏,得以登上澳门,并搭蓬居住。此后,葡萄牙人又通过贿赂澳门地方官吏,陆续从其他地方移迁而来,集中于澳门的濠镜,开始用砖瓦等建筑固定房屋。1563年,澳门人口已有5000人之多,其中葡萄牙人约900人,所占比例尚不足20%。1572年,葡萄牙人在商船被抽税之际,向海道副使送上贿银500两,因有其他的中国官员在场,葡萄牙翻译只好声称将这笔"地租银"上交国库,自此贿赂成了"地租",后来又加上"火耗银15两"。这样,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每年要向中国政府交纳租银515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20)
正国庆中秋双佳节期间,在福建晋江安海镇,"潮涌四海月圆安平"晋江市(安海)第二届中秋文化节的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参加,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许多乡亲也不远千里组团回乡共襄盛举。"热闹""有趣""精彩",这是广大乡亲和游客在对中秋文化节进行评价时,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本来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却首先用之于解决香港问题,继而用之于解决澳门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和澳门模式,即"港澳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陆在一些正式场合较少提及"一国两制",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已经放弃将"一国两制"作为未来两岸统一的方案,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失败了。鉴于台湾对"一国两制"的各种误解和歪曲言论,  相似文献   

11.
正【探访见闻】骄阳下的海面波光潋滟。7月14日,记者走进"中国大蚝之乡"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刚到马路头村口,就看到蓝天白云下的海面上停靠着连绵数里、整齐划一的蚝排和渔排。那中间,还有一面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记者坐上渡船,在蚝排停靠的水域中穿行,几分钟之后便到了党旗下,看到旗杆下面有六个鲜红的大字:海上党员之家。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0,(16)
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说过的一句话,里面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以史为镜,离不开历史,以人为镜,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今年3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与领导干部谈历史》,从"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历史观""中国古代社会建设与民族关系""历史是人类的教科书""中国古代吏治及其当代启示""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汲取治国理政的历  相似文献   

13.
澳门位于中国南部珠江日西岸,包括澳门半岛、幽仔岛和路环岛。由于多年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澳门现在的总面积约为对.4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约45万。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澳门又名濠镜澳、香山澳、濠江、濠海、马交等。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考古发...  相似文献   

14.
《统一论坛》2012,(5):24-2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指引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进方向。这一构想当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首先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的顺利回归,回归以来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若是问及哪里的大蚝最好吃,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黄伟德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第一,钦州大蚝!第二,钦州大蚝!第三,还是钦州大蚝!”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年的重要日子。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及相关经验已引起海内外极大关切。澳门为何成功,澳门经验有哪些现实意义,须从20年前与20年中两个维度观察澳门走过的历程,从中梳理澳门爱国爱澳的历史传统与"一国两制"具体实践所累积的有益经验。澳门经验揭示,"一国两制"是伟大构想,澳门是成功的试验田,麻雀虽小但极富内涵,是今后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值得借鉴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香洲鲜蚝     
广东省珠海市,位于珠江口外,海滩广阔,浮游生物多,适宜蚝的生长。这里出产的香洲蚝以其肉肥味鲜、营养丰富驰名国内外。早在宋朝(公元九六○—一二七九年)时期,当地人民就有扦竹排养蚝的习惯。但解放前都以开采天然蚝为主。解放后,广大养蚝渔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渔业人民公社,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现全市已有六个公社、一个养殖场、三十二个大队,五十二个生产队发展养蚝,蚝田的总面积从解放初不足二千亩发展到现在一万五千多亩。而各养殖单位都组织了专业队并试验成功了一些科学方法,使产量大大增加。香洲蚝业大队运用一种新的养殖法创造了亩产一万另四百斤的纪录,养殖时间还缩  相似文献   

18.
<正>茅尾海位于钦州湾海域顶部,面积13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02公里,被誉为钦州的"母亲海"。茅尾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大蚝、对虾、青蟹、石斑鱼"四大名产",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大蚝之乡"。近年来,钦州市高度重视蓝色海湾整治工作,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申报了《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能力建设与生态恢复工程》,启动钦州茅尾海综合整治修复项目、钦州市龙门岛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视频会议,全国政协委员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参加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程红代表民盟中央发言,"健康中国"从儿童青少年健康开始。程红说,我国目前儿童青少年健康形势不容乐观,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和心理卫生  相似文献   

20.
李瑗 《两岸关系》2005,(3):19-21
澳门回归5周年前夕,我有幸随中央党校"一国两制"考察团赴澳门考察参观。在短短的5天中,我们同澳门中联办、澳门大学、澳门中国银行、澳门博彩监察局、澳门特区政府廉政公署以及三个社团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对澳门回归5周年实施"一国两制"的情况有了广泛的了解,并亲身感受到了澳门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