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自保求存,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颇具时代感召力的口号.考察新桂系奉行"三民主义"这一政治举措,有利于洞悉广西当局实践"三民主义"进行地方建设的动机,以及新桂系崛起为民国时期强大的地方实力派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新桂系交通建设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长初 《桂海论丛》2008,24(4):88-91
1925年,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便开始着手广西的交通建设。1931年重掌桂政后,新桂系把交通建设纳入经济建设项目中.制定了交通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等各项交通建设的发展。新桂系的交通建设为广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广西的交通格局,也促进了广西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黎田 《传承》2009,(18):154-155
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尤其是中学教育立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围绕新桂系的"三自"政策,为新桂系的军事、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尤其是中学教育立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围绕新桂系的"三自"政策,为新桂系的军事、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广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常周 《桂海论丛》2001,17(6):84-87
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为实现他“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纲领和毕生致力的三民主义 ,曾多次亲临广西 ,领导镇南关起义 ,为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争取和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 ,提出广西善后工作的方针 ;建立桂林大本营 ,督师北伐 ,在广西各界群众和军队中宣传三民主义 ,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并和马林一起探讨改组国民党 ,与社会各阶层及农民劳工联系 ,建立军官学校 ,促进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等问题 ,从而促使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思想的形成 ;规划广西交通建设的蓝图 ,还亲自参加了桂林到全州的军用公路动工典礼。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 ,给老一辈的广西人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先生无限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6.
史要回放     
《传承》2004,(5)
9月-10月孙中山莅桂督师1921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部主力被粤军歼灭,陆荣廷通电下野。孙中山决定以广西为北伐基地,讨伐直系军阀。10月15日,孙中山、胡汉民等由广州乘军舰出巡广西,17日抵达梧州,23日抵达南宁,12月4日抵达桂林,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王城。孙中山在桂林先后作《三民主义是建设新国家之完全方法》、《知难行易》、《军人精神教育》等演讲。23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抵达桂林,孙中山多次与马林会晤,商讨中国革命以及中国与苏俄合作等事宜。后因粤系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等离开梧州返广州。孙中山出巡广西半年,对广西的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7,(3)
<正>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宁分校迁至桂林,并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由于黄埔军校"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统治广西的新桂系军阀,按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旨意,参照广州黄埔军校的做法,在旧桂系广西陆军讲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全省建设会议”和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元月1日至10日,广西省建设厅在柳州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建设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邀请了华侨代表参加。《八桂侨史》1991年第2期发表的笔者与已故范柏樟同志生前合作的《广西招徕侨资溯源》一文(以下简称《溯源》),曾提到这次会议,并简要介绍了新桂系为动员华侨出席会议而采取的某些措施。事实上,这次会议有其丰富的内容。它是新桂系1925年统一广西并登上统治宝座后,首次召开全省规模的建设会议,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统治之初,广西地方政府通过派员前往海外宣传,热情接待回国考察实业的华侨等举措,积极吸引海外华侨回到广西投资兴业。至20世纪30-40年代海外华侨在广西从事矿业与农垦等方面的投资之时,广西地方政府采用共同合资、向侨商提供贷款与保护等诸多措施为侨商提供便利。海外侨资的引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密切了华侨与祖国之间的联系。二者在共同促进广西侨乡新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广西侨乡民众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在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中,通过移民开荒垦殖,办公店建粮仓、改良种植兴水利、举办乡村教育等举措,使柳州沙塘一时成为国人关注的"模范农村",成为新桂系农村改革与农村建设的历史见证,其经验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不乏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正3月29日,2019广西"壮族三月三·网喜乐购"电商节在柳州拉开帷幕,以"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桂系列)优质特产品牌为主打的线上线下融合大促销正式开启,广西版的"双十一"盛会揽八方来客论道电商,促进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本届电商节以"建设壮美广西共享电商盛宴"为主e  相似文献   

12.
谭肇毅 《桂海论丛》2008,24(5):69-73
民团制度,是新桂系治桂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巩固新桂系的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彰显新桂系治国安邦的理念、路向和方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民团制度对维持地方治安,稳定社会,动员民众反对外来侵略,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本质是军事专制,是反现代化的,体现了新桂系统治的军事专制性质。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5,(3):12-15
国民党桂系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地方实力派,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提出了“焦土抗战”的抗战主张。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宗仁、白崇禧率领20万广西子弟兵北上抗日,参加了淞沪、台儿庄与徐州、武汉、随枣、桂南和桂柳战役,桂军部队在正面战场上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建立了功勋,使广西成为抗战“模范省”。出师抗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新桂系全省动员,誓师出征抗日。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奉命赴南京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会晤蒋介石,商谈广西出兵抗日大计。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是日,蒋介石召集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10)
大革命早期国共合作在广西的实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期"新桂系"残酷地实施"清党"和"清乡"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途径包括举办农民和工人运动讲习所,通过进步书刊、演讲比赛、广西省立宣传员养成所、学校传播等。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理论、青年运动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进一步传播,为广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支持,也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相似文献   

15.
李兴祥 《桂海论丛》2010,26(3):127-128,F0003
20世纪30、40年代新桂系政府对疫病防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仅比较有效地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扩大,直接保存了劳动力,促进广西医疗卫生和医疗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完善了当时广西卫生防疫机制,扩大了政府职能,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政府的理念。然而由于防治物资缺乏,社会动荡等原因,新桂系政府对疫病的防治能力仍然很有限。  相似文献   

16.
邓群 《传承》2010,(12):4-7
抗战爆发后,中共将桂系定性为国民党系统中的"中间派""地方实力派",解决了如何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如何对待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政策问题。针对桂系的"外联内防""上联下压"的政策特点,中共桂林地方组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又联合又斗争的工作策略,促进中共和桂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联合,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乃良 《桂海论丛》2001,17(2):94-96
广西很早以前就开始对外贸易 ,广西三关开关后 ,对外贸易有了详细记录。民国时期 ,特别是新桂系统治时期 ,广西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其影响不仅局限经济方面 ,它对广西整个社会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中共将桂系定性为国民党系统中的"中间派""地方实力派",解决了如何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如何对待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政策问题.针对桂系的"外联内防""上联下压"的政策特点,中共桂林地方组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又联合又斗争的工作策略,促进中共和桂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联合,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3)
沈奕巨的《广西抗日战争史》(新版)在《广西抗日战争史稿》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补充、修改,是广西抗战史研究的厚重新力作。《广西抗日战争史》(新版)回顾广西抗战的光辉历程,对国民党桂系抗战的历史功过作客观评价,充分肯定桂军在正面战场中的功绩及广大爱国官兵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伟大爱国精神,又严肃指出桂系在抗战后期参与蒋介石制造的反共逆流、对广西地下党的破坏行为等劣迹,并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抗日文化和广西敌后抗日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20.
陈锋  陈玥涵 《传承》2013,(6):21
黄子荣(1895-1935),又名黄猛,壮族,广西宁明县城中镇中华街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连长、营长、团长,红三军团第二十师师长、军参谋长,军团教导总队教务主任等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不幸牺牲,是二万千里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黄子荣出身贫困家庭,读五年私塾,因家资不济,被迫辍学。他自小习武,身体强壮。22岁时离家从军,投旧桂系陆荣廷部当兵,作战机智勇敢,很快提升为中尉排长。此间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