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与武术一样起源于生产劳动,在狩猎驱赶活动中形成攻防格斗的习惯动作,都具有歌舞的性质.我认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侧重表演的就发展为歌舞,注重实用的就发展为武术,各自朝适应于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功能.到了现在,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舞蹈与武术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两者相互借鉴与交叉也越来越普遍.本文就舞蹈与武术的渊源及到现代的发展,来探讨当代舞蹈与武术的融合,并举醉拳为例,分析醉拳中舞蹈的美与武术的美来说明舞蹈与武术融合之美.  相似文献   

2.
布朗 《统一论坛》2006,(3):55-56
2006年2月8日,来自祖国大陆的舞台剧《风中少林》在台北上演。这台集舞蹈和武术于一身的大型舞台剧,一上演就令人耳目一新。五天七场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每场演出都能感受到台湾民众喜爱少林的热度。在紧凑的演出行程中,剧团还应邀与台北的民间团体、机构交流。舞剧中的武术指导和来自河南中国功夫团的多位武术演员专门应邀到台北东森电视台,通过节目向民众演示并介绍螳螂拳、醉拳等闻名遐迩的少林功夫。精湛的武术吸引着台湾的观众,让他们赞不绝口。多年前,电影《少林寺》曾经迷倒数不清的男女老少。如今,《风中少林》再度引起各界人士对少…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经数千年繁衍融合,终于形成今天融括56个民族的大家庭,而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除古代哲学思想,就是东方人体文化。自刘俊襄教授提出东方人体文化始,现已被挖掘整理出来的可归纳为四大类:(A)舞蹈、把)武术(C)气功(D)戏曲。一、东方民族民间舞蹈舞蹈起源历史悠久,当我们的远古祖先从四肢爬行中站立起来,解放了双手,舞蹈就伴随着人类历史逐渐走向独立和完善。中国舞蹈向来以艺术之母的地位立于艺术之林,古代的舞蹈的发展必然与古代的文明发展轨迹相联l系。当远古的人类从丰收、胜利和「吉庆中获得刺激的时候,原始…  相似文献   

4.
京剧起源于清代康乾盛世,当时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特别是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后,为清代宫廷所重视和提倡,在融合了徽剧、汉剧、昆曲的基础上,在京都人文荟萃的文化氛围中,使得它广泛借鉴、吸收、融合了地方剧种的优点,包括歌唱、舞蹈、武术、美  相似文献   

5.
阎颖  田强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107-111
跳丧舞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丧葬舞蹈,至今仍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聚居区。其基本动作和表现的内容同古代巴族歌舞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关系,是古代巴族歌舞的继承和发展;其表现出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寓意,成为别具一格的民族标识。随着时代的变迁,跳丧舞发生裂变,形成官方与民间的文化分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与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何谓武德渗透?它是指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武术道德原则根植于学生心中,使他们遵循基本武术道德原则、养成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批评等习惯,为形成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境界而努力。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学生高尚武德,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璐  李遇 《今日山西》2004,(5):24-25
《西厢记》剧组在创作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取消了不适合用舞蹈来表现情感的“崔老夫人”这一角色,我们认为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历史文化,才能让更多的历史文化为我所用,为我们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厢记》被选中参加中国艺术展,相信一定会为山西的歌舞再现辉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任建民 《今日广西》2008,(15):27-27
孔剧是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融合舞蹈、音乐、诗歌、绘画、武术和皮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被看作泰国最美丽的舞剧艺术。孔剧中的猴王形象,就像中国的孙悟空一样家喻户晓,是泰国人民机智、灵活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对象化,对于武当武术文化特点的认识与把握,必须结合武当武术文化自身的生成发展轨迹.因此,结合其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来梳理,“史”学视野下的武当武术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特点是:以道家“修道”为旨归所展现的文化融合力、蕴技击、养生与艺术价值“三位一体”所展现的文化生命力、以“武当张三丰”为崇拜符号所展现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30日,由北京市台联主办的"民族风两岸情"——第四届两岸族韵喜福汇暨两岸少数民族大联欢活动再次来到台湾,在台湾屏东美和科技大学拉开序幕。精心准备的歌舞盛宴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  相似文献   

11.
杨永波 《传承》2010,(3):154-155
以武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术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中的礼德思想的衍变过程和在这过程中的发展高潮及低谷及其几千年形成的礼德思想对现在的体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万达集团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原则,保证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相融合,保证党的组织与党的工作"双覆盖"。在党建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3551"党建管理体系,为探索中国民企党建之路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武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术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中的礼德思想的衍变过程和在这过程中的发展高潮及低谷及其几千年形成的礼德思想对现在的体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满族的舞蹈———宫廷歌舞宫廷歌舞是在节庆、出征、凯旋、庆典、筵宴等多项宫廷活动中出现。有的是满族皇室贵族自娱自乐,有的是由专业演员表演的。清入关后除了其传统的歌舞外,还全部接受了历代沿续下来的礼乐制度,如郊庙朝会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宫中筵宴时有中和清乐、丹陛清乐等。宫廷歌舞中的舞势歌辞中融入了满族传统歌舞,与历代传统的乐章有不同之处。(整理、编辑:阿土)满族的禁忌———禁杀狗禁杀狗满族禁杀狗、吃狗肉、服狗皮。明末以来满族人有不食狗肉之俗。民间相传努尔哈赤被明兵追杀,昏睡在荒草甸里,追兵放起火来,跟随他的…  相似文献   

15.
潘海湘  陈永辉 《湖湘论坛》2007,20(2):59-60,68
武术套路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形成、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整体思维观、"意蕴"美等共性文化.由于受地域环境影响,其内容又十分丰富,风格各异.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始终是其发展的基础.世界体育要汲取中国精神文化,弥补西方科学体育不足.武术套路具有东方文化特质,武术国际化,能促进世界体育和谐发展,能使西方人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周文辉 《台声》2001,(4):34-35
2001年 2月 18日上午,福建 (莆田 )南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福建莆田南少林寺前隆重举行。当天下午,在莆田县体育馆内举办了精彩的武术表演赛。南北少林寺等武术队和来自五大洲的武术队同台献艺,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曾获得全国对练第一名和太极拳冠军的彭荔丽,代表莆田南少林寺武术团表演了螳螂拳;去年获得全国南拳冠军、亚洲南棍第一名的陈帅,表演了自选南拳;特别是多次获得全国太极拳冠军的陈剑锋,表演了极具特色的逗人发笑的猴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少林武术”的神韵。福建东方功夫俱乐部张保童表演的醉拳,技艺精…  相似文献   

17.
正"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中国军队自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始终亲如一家。军民融合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传统,也必将在新形势下迈向纵深发展格局。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徐兵 《前沿》2012,(4):172-173
羌族,自称“尔玛”,意为“西戎牧羊人”,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着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跣步蹴是羌族的一种传统的自娱性舞蹈,世代相传,历史悠久。笔者就蹬步蹴的分布、形式与结构、分类、风格特点等作了分析,对踺步蹴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09,(4):37-37
1980年前后,“融合舞蹈团”在国外开始出现,这种肢残人与健全人在一起进行舞蹈的形式,就是现代轮椅舞蹈的前身。轮椅舞蹈的理念之一就是“融合”,让健全人舞者与残疾人舞者在轮椅舞蹈的形式中相互配合,消除肢体残疾所带来的隔阂,通过轮椅的操控与肢体的训练使残疾人舞者完成赏心悦目的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有戏否?众说纷纪。布依戏怎样形成、源于何地?见解各异。 在中国浩瀚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如何认定一个民族的戏剧文化,我自感孤陋,不敢妄言。本文仅就布依戏源流及形成因素,谈一孔拙见,以求匡正。 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的提出和争议,首先在于对什么是戏曲,怎样界定戏曲的形成,在概念上、认识上存在着异议。 何谓戏曲?前人云:“‘戏’者,以虚中生戈;‘曲’者,音乐也”。王国维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些定义,包容了戏曲的基本特征;以演员为中心,广泛地调动诗词、音乐、舞蹈、绘画等各项艺术和技艺的表现力,成为众体兼备的综合性艺术。 确定了戏曲定义之后,又怎样来界定戏曲的形成呢?我认为:凡最早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剧种,就标志着戏曲的形成。反之,只含有某种戏剧因素,某种戏剧动作,只能视为戏曲的孕育或刍形;凡最能以复杂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或艺术表现上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