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王泉 《传承》2009,(12)
费氏的核心思想是怎么都行,通过对理性中心主义的消解,限制了科学的谮越和科学活动的地盘,其思想含有一定的诠释学成分.他主张各文化之间的平等的话语权,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才能进步;他提出了历史回复的方法,实际上是效果历史理论;强调科学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是他从人类学方法的特征中觉察到诠释学循环重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郭婉绯  曹克亮 《传承》2008,(24):82-83
狄尔泰看到,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哲学都有着不同程同的弊端,只有效仿康德的理性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他要用"哲学的目的"来从事历史,"用具体的历史内容"去进行哲学。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有了他的历史主义的诠释学。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诠释学使得历史性与历史意识重新进入哲学。  相似文献   

3.
狄尔泰看到,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哲学都有着不同程同的弊端,只有效仿康德的理性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他要用"哲学的目的"来从事历史,"用具体的历史内容"去进行哲学.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有了他的历史主义的诠释学.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诠释学使得历史性与历史意识重新进入哲学.  相似文献   

4.
吴炜  李新慧 《岭南学刊》2009,(2):116-120
实证主义否认理解或解释在自然科学中的意义和价值,否认科学诠释学的可能性,甚至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亦可将理解还原为说明。传统诠释学则将诠释学限定在人文社会领域,实际上也否定了科学诠释学的可能性。哲学诠释学或本体诠释学和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哲学在理解与说明、科学与人文、认识论与诠释学之间所设定的僵硬界限,宣告了科学诠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李小川 《求索》2014,(8):86-90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语言哲学辩证地论述解释学,其辩证思想体现在关涉语言的本质、意义与指称、主体意向性等方面,他着重于对语言本身和社会历史文化的考察,注重对文本自身的理解,客观分析语言内在的和相关的实际矛盾,强调对语言及其理解活动与主体思维、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辩证分析,阐明了语言和理解活动的多样性以及理解的宽容性,深刻启发了对语言本质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强调坚定理想信念,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原理和方法;强调一切从国情实际出发,集中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集中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坚持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坚持科学思维,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一致的观念、意识和态度.大学应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本文从科学精神的内涵出发,强调了科学精神是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提出了以科学精神统领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与"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中形成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他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形式掩盖其虚无主义本质的伎俩,认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揭露其真实面目;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否定共产党领导的错误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资产阶级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强调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一切非无产阶级分子的做法,强调社会主义文化要依靠广大劳动群众来创造。列宁这一思想对当前揭露历史虚无主义实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认识、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物的属性:经济学视角的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斌龙 《前进》2006,(4):45-46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的并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风情,生动地记载着各国各族人民生活生产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为后人了解前人的历史、科学、文化提供了钥匙和园地。对于文物的价值,大家都强调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对其经济价值重视不足、开发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强(据测算,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  相似文献   

10.
张鑑  丁志刚 《群众》2023,(4):10-11
<正>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2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历史文化保护对象、活化方式、传承路径及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要与城乡高质量建设、区域特色打造、  相似文献   

11.
<正> 当代文学批评方法也有如文学创作方法一样,呈现出多元发展景观。其中,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在新中国文学批评活动中,它亦占了主导地位。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依据文学的社会属性,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审视文学现象。它强调文学与时代、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文学以典型创造来揭示社会生活本质、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当然,作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本身,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24,(1):12-15
<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近代中国将明末清初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推进到一个新的重要阶段,严复无疑是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严复以他长期浸泡西学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意识到学习西语的特殊重要性,强调要通过原文获取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重视科学在文明互鉴中的指导作用,主张取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要从掌握构建西方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入手;对西方列强“无法与法并用”、  相似文献   

13.
李建盛 《求索》2022,(3):53-61
艺术诠释是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难题,传统上主要有四种基本理论类型,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局限。艺术诠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和解释活动,艺术诠释活动各种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张力关系,应该在综合的理论视野中理解艺术诠释活动的诠释学辩证法,尤其重要的是把握艺术作品与理解者阐释之间的诠释学辩证法。艺术作品的意义阐释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艺术的诠释学活动始终是艺术作品的同一性与意义理解的创造性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4.
胡占君 《理论月刊》2005,1(3):23-25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历史教育思想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历史教育,突出强调了历史教育的目的是批判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进行马列主义政治理论教育,培养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等。历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近现代史。历史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干部和青年。历史教育的方法突出强调了少而精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兴 《学习与实践》2012,(6):130-135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冯骥才是著名的城市文化保护者,他的城市文化意识在时间向度上表现出开放与建构的品格,同时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性和空间性相统一,尤为重视城市文化的时间意义和空间价值。冯骥才对于天津这座城市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天津历史文化在他看来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而构成的一种"奇异的创造"。冯骥才痛惜天津旧城遭遇"建设"性破坏,他将信念化为行动,通过文化"抢救"和文学创作来记录和描述天津的历史文化,彰显了当代中国文人的智慧、良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陈昱昊 《传承》2014,(5):148-149
伽达默尔的"游戏说"与康德的"游戏说"颇有渊源,但以实质内容论,其独创内容多于继承部分。"游戏说"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确立了"游戏"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西方源远流长的主观论美学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表明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朱翰墨 《群众》2023,(5):53-5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1963年开始的学雷锋活动是根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新的历史阶段所开展的新实践,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宋艳华 《人民论坛》2012,(14):174-175
青年卢卡奇认为应将辩证法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在历史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认为只有人类史,没有自然史;在历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上,他过分强调主体的地位,忽视了客体的相对独立性;在对辩证法的定位上,他强调辩证法的革命性,而不是科学性。对于青年卢卡奇的思想观点应联系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加以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朱艳莉 《传承》2009,(18):76-77
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理解"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他的理论基石。通过语言去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人与世界得到不断的融合,从而形成新的理解和新思想的人。因此,"理解"也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