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是以"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观为前提的,把社会主义社会理解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这一区别就失去了前提;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被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某种阶段或形式.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期限估计过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两大成果,丰富、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二者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有不少相似之处.当年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其合理性;如果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不是必经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重复.今天,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会导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占阳同志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社会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有新的学术成果问世.199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毛泽东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曾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0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新著<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一种新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我认真地从头至尾拜读了这部著作.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他在书中提出的全部观点,但我认为这是一部严肃认真的学术著作,书中所提出的观点一定会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与争鸣.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最一般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效率、公平、自由、民主、人权、博爱、福利、正义等,只有符合公民普遍幸福这一最高原则,才是社会主义价值.苏东剧变中,真正失败的并不是作为普遍幸福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某些非社会主义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伴随着这一理论在当时苏联党内引起的争论,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命题的研究日益增多.苏东剧变以后,随着我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入,我国学术界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无论是材料的挖掘还是立意的突破,近十年国内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现代化中国方案基本形成。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方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批判地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和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和普遍价值。理解和研究现代化中国方案,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形成动因、内容构成、世界意义四个维度着手,回答清楚关于现代化中国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进而总结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时代性课题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实现了发展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赋予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容和逻辑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就抓住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综观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标志、特点、发展前景及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需要从总结实践经验入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获得规律性认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了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0.
一、序论 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革理论,是在邓小平等人的领导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原则和务实主义观点,摆脱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化的错误倾向的结果。江泽民主席正在继承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