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三届"黔台会"的举行,巩固和扩大贵州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成果,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8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恳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台湾的企业家和各类协会代表与贵州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代表围绕大数据、山地农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深度讨论,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以来,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两地开始从常态化的经贸往来逐步走向深入合作携手共进。多彩贵州风走进台湾,富士康等台资企业先后到贵州投资兴业,以及2013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和2014年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成为黔台合作深入推进的历史坐标。从经贸数据来看,两地贸易呈现  相似文献   

3.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13,(17):18-18
5月13日至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率领的贵州代表团一行,在台湾的台北、南投、屏东、高雄等地进行考察交流。贵州代表团先后在台举办了"多彩贵州"旅游推介会和黔台农业合作交流会,既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台湾同胞展示多彩贵州的神奇,进一步加强了两地农业专家和企业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4,(15):11-13
2013年以来,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两地开始从常态化的经贸往来逐步走向深入合作携手共进。多彩贵州风走进台湾,富士康等台资企业先后到贵州投资兴业,以及2013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和2014年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成为黔台合作深入推进的历史坐标。从经贸数据来看,两地贸易呈现快速增强势头。2011年、2012年贵州对台贸易分别实现进出口2891万美元、2652万美元。而2013年对台贸易迅猛增长,实现进出口8849万美元,同比增长233%。除了贸易额的迅猛增长,两地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签订了协议,黔台合作已经全面展开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5.
好戏连台     
正黔台合作全面展开纵深推进作为全球高度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台湾能为贵州的产业转型、市场建设注入怎样的活力?发展提速、具有资源能源优势的贵州又将为台湾企业提供哪些商机?2013年以来,黔台经贸合作加速推进,碰撞出了足够耀眼的火花。不仅两地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往来频繁,就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协议,更促成了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最终落户贵安新区,成功举办了2013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和2014年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只要牵手一回,就会记在心上。"黔台合作已经全面展开渐人佳境,当下就是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强黔台农业、旅游、科技、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省与台湾在地理、农业自然条件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双方合作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由贵州旅游协会与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学会共同举办的"贵州之美黔台旅游摄影文化交流暨台湾原住民风情摄影展",8月4日在台北市拉开帷幕。影展为贵州更好地向台湾展示"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全新品牌形象提供了又一舞台。通过140余幅黔台两地摄影家视觉角度下的摄影作品,对贵州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无与伦比的优美自然风光的  相似文献   

8.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15):16-17
正现状:黔台合作纵深推进当代贵州:近几年,黔台合作与过去相比,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那么黔台合作的现状怎样?张汉林:最近几年,我省的对外开放步入了快车道,无论是外贸还是利用外资的发展速度均两倍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速,尤其是黔台经贸合作,现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根据2013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台湾在贵州投资的企业大概有169家。仅2010-2013年,就有30多家台资企业到贵州来投资,表现出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在贵州举办,将助力"多彩贵州风"刮到宝岛台湾,推动黔台两地在更广阔领域进行更多合作。台湾与贵州,地缘上相隔甚远,发展上差异明显,加上一个四面环海,一个山峦叠嶂,很难被人联系到一起。但"千里姻缘一线牵",2010年3月初,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和台湾旅行业界六大公协会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0.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15):18-18
正"如果你不知道,快去看看吧!"这是台湾老师上课时的口头禅,也是让岳超感触最深的一句话。2012年9月,通过黔台教育交流合作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岳超进入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空间设计专业交流学习。四个月后,岳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让自己耳目一新的学校。回想那段在异乡学习生活的日子,岳超脸上至今仍会浮  相似文献   

11.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4,(14):10-10
正赵克志参观2014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5月3日上午,刚刚率团从台湾参访归来的省委书记赵克志来到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参观了2014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并与台湾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会谈。赵克志说,"参访台湾和参观此次博览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贵州和台湾在经贸、农业、旅游、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我们愿意和台湾各界携手努力,共同深化双方合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文/图本刊记者李枫)  相似文献   

12.
文丹 《当代贵州》2010,(20):82-82
<正>《赶黔音》以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要内容,向省内外观众及游客奉献了一台展现多彩贵州的文化"盛宴"。"稀奇古怪、咫尺神秘!"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曾经对故乡贵州发出这样的感慨。而今,一台经过两年精心打磨,精彩炫目的原生态歌舞汇慢慢揭开了贵州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3.
张超  彭怡 《当代贵州》2023,(48):10-11
<正>山水相邻、交通相连、人文相亲、民俗相近、经济相融,四川和贵州同属西南,自古以来就是友好近邻。成贵高铁通车运营、贵州百灵与四川生物战略签约、黔川携手打造数字医疗新服务……近年来,黔川两省巩固已有合作成果,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在基础设施、优势产业、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区域合作不断升温。特别是2019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两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4.
姚源清 《当代贵州》2014,(27):17-19
正2014年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作为本届交流周最重要的板块构成,职业教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东道主贵州可谓收获满满——来自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不仅为贵州职教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而13所贵州职业院校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台湾等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集中签约,更对贵州与国际职业教育组织的合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姚远  任廷会 《当代贵州》2014,(33):22-23
正多彩的贵州文化历来不乏亮点。那些带有鲜明的贵州特征、汲取民族文化精粹的文艺作品,如同散落各地的明珠,与黔山秀水相融相汇,成为向世界展示贵州的最佳名片。原创音乐绽放山野"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一首《我在贵州等你》唱出了以张超、玉镯儿等黔籍音乐人的梦想——用音乐展现贵州的美。一个是以《最炫民族风》、《荷  相似文献   

16.
<正>兖矿集团与中国煤矿(海外)集团达成入黔战略合作第一步引资20.26亿元,创贵州有史以来企业引资之最7月7日,兖矿集团与中国煤矿(海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确定合作第一步引资20.26亿元,携手推进兖矿集团入黔开发战略的实施,共同打造以煤炭资源开发、洁净煤生产和新能源拓展为核心的创新平台,实现在西部  相似文献   

17.
陈馨懿 《当代贵州》2014,(27):62-63
正"谁是异乡人?我胸中满是贵州山水,受育于贵州文化,我是贵州人。"身在上海,心在贵州,李建忠做的不仅是餐饮,更是文化的传播。(受访者供图)自2001年创办以来,黔香阁就以"有文化味道的饭店、有个性的美食"享誉上海。有媒体评价,其形成的"黔香阁现象"多多少少影响了上海人的口味走向,甚至"引领了上海特色餐饮的华丽转身"。身为上海市贵州商会会长、上海黔香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忠以  相似文献   

18.
正"黔医人才计划"为贵州培养了一批学科骨干和医院管理人才,学员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同时搭建了贵州医疗机构与省外优秀医疗机构及专家交流合作的桥梁。70名医疗卫生骨干人才通过1年的学习培训带回273项医疗新技术和国内一流医院的管理经验,这是"黔医人才计划"第一期取得的成效。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启动"黔医人才计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5日至30日,以"教育合作新起点人文交流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交流周开幕式上强调,要借鉴各国经验做法,积极扩大教育合作的国际"朋友圈",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作出贵州应有的贡献。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近年来,贵州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契机,持续扩大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许峰 《当代贵州》2014,(30):34-35
正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对贵州和瑞士进行比较,发现了二者的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当年的"第二瑞士",还是今天的"东方瑞士",贵州以瑞士为师的志气和决心都值得嘉许。1937年,《滇黔月刊》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黔民生活之一般[斑]》的文章,作者黔山借旅黔的外省人士之口,感叹道:"黔省可惜山多一点,否则,可称为世界第二瑞士。"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可能是将贵州比作瑞士的最早文字记录。笔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