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住得放心、过得舒心、生活安心,大山里的群众"搬"入了新生活。自2015年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以来,贵州搬迁规模和人数达到全国之最。如今,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贵州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随着搬迁群众从"住进新房子"向"过上好日子"转变,一个个小康梦想在移民新居正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9,(13):57-58
在美国 ,有一批热爱贵州的美国人. 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团--"美国人贵州同乡会",每月第三个星期六都会在一家中国餐馆聚会,谈论中国的事情.每年10月,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会提供一个场所,给来过贵州的美国人作"汇报会".这些美国人,从中国西部高原回到美国,回忆里带着贵州的因子.  相似文献   

3.
贵航人在贵州大山里奋斗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建成了我国高级教练机研制与生产基地.2001年,他们瞄准第三代"雄鹰",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驰骋在为实现理想而顽强拼搏的创造与奋斗的世界里,用智慧和汗水打赢了这场放飞"山鹰"号新高教的战斗.  相似文献   

4.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1):34-35
正从苗寨的木质吊脚楼,到苗族歌舞、服饰、节日……都是苗族人精神文化的根脉,需要保护、传承和悉心呵护。西江千户苗寨,一个"藏在贵州大山里的桃花源",一个"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地",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这个居住着1288户、近6000村民的"世界最大苗寨",不仅拥有规模庞大的苗族民居,而且拥有特色浓郁  相似文献   

5.
正"西部计划"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开发、远程教育、法律援助、基层工作、青年工作等志愿服务,为贵州基层输送了一支支宝贵的青年人才队伍,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西部计划"成为服务贵州精准扶贫、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开发、远程教育、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记者深入全省部分县区,记录志愿者在服务中的感人事迹。青石缝里助脱贫在水城县青林乡,"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文忠穿梭在田间地头,割菜、装袋、搬运,手上的活一刻也没停下。"把产业带到大山,把技术用到大山。"2015年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欧盟标准的4 0 0余项检测后,获得"欧盟认证"的一纸证书跨越千山万水,于今年4月16日寄到位于黔南州独山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的贵州绿健神农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绿健神农公司")。"欧盟认证"意味着中国贵州大山里的绿色产品——铁皮石斛,不仅销往国内各大中小城市和东南亚地区,还获得了通往欧盟市场的通行证,为群众脱贫致富拓宽渠道。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绿健神农公  相似文献   

7.
正1987年,正安县17岁女青年万大莹和全县290余名女青年组成一支南下大军,"出师"广东番禺,成为贵州人闯出大山谋出路的先进典型,30年后同样在正安,郑传玖和全县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和市场回乡创业,吉他产业园里的"正安制造"正从贵州深山走向世界这是改革开放4 0年来贵州解放思想的生动诠释。40年前,以"真理标准"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发端,在中国大地上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来,这场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文史馆馆长顾久认为,多彩贵州的文化有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在时间的更迭和空间的变迁中,贵州文化多彩的基因愈加多彩、深厚。在贵州多彩的文化中,有两个底色,一个是儒家式的"舍我其谁,勇猛精进",走出大山担当天下;另一个是道家式的"无为不争",敬畏自然,崇尚和谐。一儒一道,互补共生,孕育了贵州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1983年,贵州安顺.一个8岁的少年充满好奇地向他的父亲讨教黑白世界的奥秘.18年后,在第三届"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上,他在强手如林、人才辈出的围棋世界里冲破重重屏障,摘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冠军.  相似文献   

10.
正马晨旭说,他的梦想,就是希望村民"腰包鼓起来,笑容多起来"。提到杉树林村,马晨旭总是以"我们村"三个字开头。2015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科员马晨旭刚刚来到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担任"第一书记"那会儿,对这个大山里的苗寨直呼其名,而今却喊得亲切。近一年时间里,马晨旭在这里放飞梦想,奉献辛勤和汗水,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也实现着自身的人生价值。2015年11月,马晨旭被确定为贵州省直机关"榜样青年·第一书记"主题宣传活动典型青年。  相似文献   

11.
正韭菜坪素有"贵州屋脊"、"贵州之巅"之称、这里可目扫钟山、水城、赫章等县区,放眼四周,远山如浪,山与天相连,乌蒙磅礴的气势尽收眼底。如今,一座座用于风力发电的风车屹立于贵州屋脊之上,让韭菜坪平添几分壮美。2011年5月,韭菜坪风电场一期正式并网发电,成为贵州风电产业破"零"之举。风电是一种清洁、环保且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韭菜坪风电场一期工程并网发电至今,始终坚持"风电开发与生态修复并行"原则,3年来累计投入2000万元进行环境治理及水土保护,将建设带来的植被破坏等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条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以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贵州让188万人搬出深山陡岩,居新家务新业,命运际遇从此改写。贵州大山万重,隔山能喊话,见面大半天。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100多万困难群众散居于山脊山腰山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脱贫难度之大居全国之首。有没有一条彻底、有效的脱贫路径?搬出大山、搬离贫困,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紧紧围绕三大战略行动,聚焦脱贫攻坚,发挥自身优势稳步推进网络扶贫,让贫困户用得上网络、用得起网络、用得好网络。一根7米高的传输电杆,大约重800斤,要立在信号沿线,需要3次不同大小的货车转运,最后靠10至12个人花2小时抬到山上的指定位置。一个在平原地区能覆盖1200个用户的基站,在大山里需要5个。在贵州大山深处30户以上的自然村,每建设一个  相似文献   

14.
铺路人     
铺路人李仲祥许是人的命,天注定?张宝兰注定要当养路工。23岁的大闺女参加工作就和养路结缘。那时她好奇,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撩拨得少女的心想那遥远的大山。她果然进了大山,是陕北的宜君哭泉。深深的沟底,一个孤零零的道班。平日里除了那单调的汽车嗡嗡声,就只有...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期间,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需求达38.18万人。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搬出大山,来到大山外的孩子们现在上学读书环境怎么样?与之前读书时有何不同?记者来到德江县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记下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6.
刘庆鹰 《当代贵州》2016,(19):36-37
正"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山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贵州各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贵州各民族坚韧性格的代表,是贵州各民族辉煌成就的摇篮。读过这样一首诗:贵州的崇山峻岭,似浩瀚的海洋;贵州各民族兄弟像一艘艘战舰,正在破浪远航。他们哟,风尘仆仆,经历几度沧桑;他们哟,昂首巍巍,擎起民族瑰宝的太阳。他们跨岭越谷,笑迎万里风浪;他们飞驰在岁月的长河,目光向着前方……王阳明曰:"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大山的乳汁滋养了贵州各族人民,锻造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山魂,贵州面貌的每次改变,无不镌刻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烙印。最近,笔者一气读完王华的长  相似文献   

17.
正"连峰际天,飞鸟禁绝",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的交通,曾让贵州的良好生态、宜人气候和丰富的资源藏在深山无人识。"打通山里路,百姓快致富"成为贵州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梦想。如今,贵州早已实现了100%建制村通畅的目标,成为西部第一、全国第九个实现100%建制村通畅的省份,农村"组组通"公路已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项目。在这背后,有贵州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党支部这个年轻团队的辛勤付  相似文献   

18.
石阡问茶 到杭州旅游,寻访西湖山区的茶乡梅家坞是个经久不衰的项目。来贵州旅游,大山之中的茶乡是一个个吸引人的新去处。  相似文献   

19.
<正>毛阳位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坚忍不拔地在贫瘠的大山里播洒绿色,拓展出充满希望的脱贫致富之路。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贵州,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生态英雄"默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6月28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林业局支持的"森林中国·首届中国生态英雄"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十位钟情绿色化者获"生  相似文献   

20.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藏在大山中的贵州一度认为是山遮住了视野,阻挡了前行的步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新一轮扶贫计划启动以来,贵州人发现大山里蕴藏的丰富的能源资源赋予贵州经济发展的“底气”,从“西电东送”,到“三农”扶贫开发,再到修路架桥,生态旅游开发,《多彩贵州风》闪亮全国,3900多万贵州人民正蓄势待发,迎接新一轮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