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恒久不灭的灯塔,照亮一个民族未来的航向。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庆典重温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一个国家的和平追求。铿锵的步履、雄壮的乐曲,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家国破碎、山河喋血的岁月。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神州大地烽火连绵,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正>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恒久不灭的灯塔,照亮一个民族未来的航向。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庆典重温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一个国家的和平追求。铿锵的步履、雄壮的乐曲,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家国破碎、山河喋血的岁月。6年局部抗  相似文献   

3.
<正>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恒久不灭的灯塔,照亮一个民族未来的航向。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庆典重温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一个国家的和平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1937年8月,毛泽东在其名篇《矛盾论》中提出一个论断:"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也可以转化为战争,但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剖析的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单纯思辨的结果,而是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外战争史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革命战争经验和世界战争经  相似文献   

5.
砰。枪声,响起。那是1937年7月7日的枪声,那是中国北方的宛平城。枪声又响了,响彻中国大地,直到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双手奉上投降书,日本人在中国的枪声,戛然而止。自此,抗日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1945到2015,70年。如果用70年来描述一个人,我们通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大概说,很高寿,人老了。可是,时间不老。中华民族的儿女,不会因为时间的远去,而忘记那一段被侵略、被伤害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苏联消亡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中的一场浩劫,现在已经过去20年。这个奥秘至今依旧令许多人关切和好奇,相关看法和观点迥异。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也许根据现代战争理论能够开辟一个新的观察视角。由于美国和西方国家联手搞冷战,苏联遭受失败。冷战(1946—1989年)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一场最大的非军事地缘政治较量,实际上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以全面摧毁对手(以国家为靶标)为目的的一场信息战、意识形态战。这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郑亚旗 《党员文摘》2009,(11):40-42
18岁,父亲将我“扫地出门” 2001年6月30日是我1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终于成年,父亲送给我一辆“奥迪A6”。我兴冲冲地奔下楼,摆弄新车,只听他正经八百地说:“从明天起,你就不能向我要钱了,住在家里就得交房租、水电费、伙食费,咱俩出去吃饭都得AA制。这就像汽车有保修期一样,人生也有保修期。人的保修期就是18年,如果你18岁之后还要由父母管,那就是废品、次品。”  相似文献   

8.
顾杰善 《奋斗》2004,(10):18-20
在对当代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发展变化做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邓小平以伟大战略家的气魄,对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科学判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在纪念世纪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论述,更高地举起和平与发展的伟大旗帜,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是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深入地分析国际局势,提出了战争是可以避免、和平是可以较长期实现的新思想。这是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英明决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对当时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基本估计,提出"新的世界战争能够制止"、提醒人们防范战争。他论述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应采取的基本态度:高举保卫世界和平的旗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它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他认为保卫世界和平应当坚持的道路是,依靠人民斗争,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支持欧洲等国家的反控制斗争,同时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想和制定的方针,是其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自有阶级以来的两种基本状态,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和文明发 展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当代世界伟大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邓小平,以洞若观火的敏锐思维,严谨细致 地分析了当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高屋建瓴地揭示了当代战争与和平的本质,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 主题"以及"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科学论断,确立了新时期的战争与和平观。邓小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观极大丰 富和深化了经毛泽东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确立了对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对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就邓小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观的确立及其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展 开阐释和评析。  相似文献   

12.
正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有一个比较和平的国际环境,毛泽东进行了包括出访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内的多方努力。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一开始,毛泽东有"美帝国主义也可能在今天要乱来"的担心,但同时也估计到了美国要发动世界战争的困难。1952年,毛泽东做出了朝鲜战争不会引  相似文献   

13.
14.
1960年代前期,根据日趋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各个具体时期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估计、预测与判断,从认为"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大"和"有可能演变成大规模战争",到提出"要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为国防建设筹划与实践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系统解析了战争与和平的本质属性、思想内涵及内在联系。毛泽东认为,战争是政治,和平也是政治,战争与和平在政治中统一起来;战争是国家、民族、政治集团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着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政策和策略要服从服务于战争的政治目的;战争的军事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战争与和平之间互相联系,可以互相转化。此外,他还阐明了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和平也是力量的竞赛,战争同时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等道理。  相似文献   

16.
正战争与和平,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大的社会问题,也是政治家们所关注的永恒主题。中国素有自古用兵非好战和止戈为武的说法,而希特勒战争理论的核心是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和空间。由此看出,战争与和平永远是对立的,出于不同动机的好战与求和把人们的认识推向了两端。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9)
<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70年前,我们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回首这一人类的空前浩劫,回望正义终得伸张,太多的血泪回忆与历史警示,值得全世界人民永久珍藏。铭记历史,和平发展,就是要从战争的  相似文献   

18.
李尔重同志的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武汉出版社1993年出齐)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全过程、全方位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一部难得的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画卷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 气势恢宏的整体把握与生动具体的情节和细节描写的统一,是《新战争与和平》的重要特色之一。在这部8卷本、480万字的巨著中,作者以如椽之笔勾勒出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描写了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重要的战役和战场,如淞沪抗战,鏖战三关,冯玉祥塞上抗战,东北义勇军星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帝国主义突然袭击,与苏联协调行动,毛泽东、彭德怀确定“积极防御”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邻境朝鲜战争的狼烟又起,中国军队征尘未洗,又匆匆披挂东征。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领导人判断,正在加紧包围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有可能随时对我国发动突然袭击。1955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完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从国民党反动派手中夺取一座座城市。英雄的江淮儿女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经过前仆后继的斗争,攻克了全省63座县(市)城,迎来了安徽全境解放。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用热血铸就的历史丰碑,是革命战争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的完美结合,是一曲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