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欧领导对欧盟外交战略和欧中关系的看法任锋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西欧主要国家领导人及政要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未来,就其外交战略提出一些构想,意在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寻求建立一种大国间的“新型关系”,构筑面向21世纪的欧中“全面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作为位于中东和欧盟两个安全复合体之间的隔离国,长期以来具有传统隔离行为体的脆弱性、边缘性和消极性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向非传统隔离国转变。正义与发展党政府执政后,土耳其外交在战略纵深主义指导下表现出异常积极的非传统特质。该主义以土耳其无与伦比的地理纵深与历史纵深为逻辑起点,给土耳其设定了全球行为体的超前目标,选择发挥中心国家优势,积极介入多地区并发挥领导作用作为其实现路径,意图突破隔离国的身份。但隔离行为体性质对土耳其外交的制约依然明显,且与战略纵深主义间存在巨大张力。阿拉伯之春爆发刺激土耳其冒险采取武力作为重要外交手段,最终导致这种张力无法调和,外交陷入孤立。后达武特奥卢时期,埃尔多安仍奉行战略纵深主义,而土耳其外交战略调整必须建立在对其进行扬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中非关系逐渐成为各种国际场合与学术会议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后,这种热度再次升温。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中非关系增添了更为深刻和复杂的背景。作为非洲前殖民宗主国集中的欧洲,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尤为关注,其中德国也不例外。在德国政界、商界、学术界乃至民间,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中非关系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一些偏见和误解,还有的观点令人费解。2007年4月17日,应德…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的论争及界定对美国外交和安全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玲 《国际观察》2005,77(4):53-58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家利益中的核心要素,如安全、经济繁荣和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重要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些核心利益在美国外交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优先顺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围绕着这些问题,美国国内各派发生了激烈的论争。美国不论如何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确定国家利益的内涵或国家利益的优先顺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于华人(或亚洲人)与印第安人是否具有血缘关系,慧深和尚行迹所到的“扶桑”是否今天的墨西哥等问题,学术界还在探索,论证,还缺乏令公众一致信服的证据。但是,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自16世纪70年代起就有了贸易往来,则是有翔实史料可供佐证而能予以肯定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到1996年底为止日本对华投资累计协议金额达到260.2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141.86亿美元,位居外国对中国投资的第2位,投资项目达148888件。可以预料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日本企业对外战略的调整,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额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都在实行某种总体上对于对方的战略“双轨”方针,一方面谋求在有限程度上改善关系,另一方面继续进行战略对峙和战略预防。中国需要进一步稳定目前的中日关系,继续缓解对抗,防止军事冲突,同时依靠缓解对抗来阻滞日本行进中的解禁集体自卫权进程。美韩两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决定导致中国强烈愤怒,中韩关系随之急剧和显著地恶化。然而,争取和维持韩国对中国的基本或起码友善这个重大利益依然存在,它密切地关系到防止和制止朝鲜半岛成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军事堡垒,因而中国对韩国要不将任何基本的事情“做绝”,尽可能不主动损伤中韩关系多年发展造就的每一项已有的重大成果。中国在朝鲜和朝鲜半岛问题上有六项很经久的核心利益或重大利害,它们都对中国至关紧要,因而总的来说不能扬此抑彼,更不能舍彼取此。必须估计到,朝鲜问题上对中国总的来说有利的、基本和平地解决问题的时机早已过去,今后该问题的前途对中国来说都严重不祥。因而,从长远出发特别重要的是,对朝决不将任何基本的事情“做绝”,防止或阻止朝鲜持对华持久敌视态度;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容许美国和美韩同盟在军事上控制朝鲜半岛北部。  相似文献   

8.
中朝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同盟关系到正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成为中朝双方建立同盟关系的基础,而精英集团核心成员之间感情纽带及相同政治价值观又有力地支持和强化了这种同盟关系。但1980年代后,这些赖以支撑双方同盟关系的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朝关系开始重新定位并向正常的国家关系转变。国家利益成为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原则,但传统友谊仍将发挥长期影响。另外,朝鲜政治趋向及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均会影响中朝关系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马佳盈 《西亚非洲》2015,(2):142-160
《青年非洲》杂志曾分别以2006和2012年中非论坛第三届和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发表特刊报道中非关系。2006年特刊在内容上塑造了一个不道德的中国形象,从手法上渲染中国对非洲的威胁。2012年杂志则以更理性的基调肯定中非经贸关系对非洲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及中国企业的价值。对比两期特刊,四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促成了其报道特点的变化:《青年非洲》独特的双重立场是变化产生的基础;非洲在中非关系中的切实收益是改变的根源;国际局势和国际舆论导向是变化的重要因素;中国软实力的发展直接贡献于中国形象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年底乌克兰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引发乌克兰独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新政权重新启动西进进程,激化了国家东西部矛盾,引发领土流失、国家分裂、内战和本国经济濒临破产一系列严重后果。俄罗斯、美国、欧盟纷纷介入,俄美欧关系面临严峻考验,俄美形成冷战后最严重的大国对抗。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推动乌克兰危机及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增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与西亚非洲研究所联合主办、本刊编辑部承办的“当前中非关系敏感问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外交部、商务部、北京大学、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单位的2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社科院办公厅主任黄晓勇到会并致辞。专家学者们认为,经过50年中国与非洲双方的共同努力,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历了从建立、巩固到今天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的过程。中国同非洲在政治、经济、国际事务、安全、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政治上,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国际战略环境中,东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正面临着美国"重返东南亚"和南海部分岛屿主权争端矛盾上升的两大考验。我国应高度重视对东盟关系的发展,继续坚持"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大力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创新合作、务实合作、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伊朗和土耳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东而且对世界局势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颇为曲折,摩擦不断,但同时又不乏合作与联系。伊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相互猜疑但经济合作相对密切时期;争夺地区影响时期;短暂的蜜月时期;麻烦不断的建设性接触时期。两国关系时常紧张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难以相容;库尔德问题纠缠;争当地区大国的冲突;美以关系因素。两国保持合作与联系的动因是相互的经济需要;摆脱孤立的困境;解决库尔德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曾爱平 《西亚非洲》2007,(12):64-68
2007年9月12日,坦桑尼亚前总统本杰明.威廉.姆卡帕(Benjamin William Mkapa,1995~2005年任总统)访问北京大学,他围绕中国和坦桑关系、中非关系,以及非洲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主要经济和政治任务等重要问题作了演讲。随后,姆卡帕先生与北京大学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现将姆卡帕总统的演讲,以及同北大师生交流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主旨演讲今天,我是以一个“退休者”的身份来跟大家交流,由于不再任职,因此可以享受畅所欲言的“奢侈”。我想以中国和坦桑关系为一面镜子来回顾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中非关系的未来前景。可以说,中国和坦桑关…  相似文献   

15.
While important changes were ma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ritish diplomatic establishment in the years after 1918, most senior officials remained committed to the ethos of the 'general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contrast, significant efforts were made to inculcate the virtues of professionalism and specialization among members of the Foreign Servic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ay in which members of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diplomatic establishments monitored developments in the USSR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It concludes that US diplomats were no better than their British counterparts at interpreting developments in Soviet Russia,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generally better trained to carry out their duties.  相似文献   

16.
17.
从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角度考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埃及形成了在"阿拉伯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以"国有化"为基础和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七八十年代,逐渐调整为扩大私有化、缩小公有化为特征的"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埃及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全面向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转型.埃及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埃及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互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埃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转型受到美国,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与埃及政治体制的变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召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非双方的共同需要。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是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明确了双方今后三年以至更长时期的合作目标。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大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力度、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扩大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税目等会议承诺,中方业已践行。基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内部因素与国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非关系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15-18日,"中非关系与当代世界"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举行.研讨会得到了德国伯尔基金会的赞助,由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主办,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承办.与会代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云南大学、湘潭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苏州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郑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单位.非洲一些在华留学生和在华任教的教师、中国赴津巴布韦志愿者代表、在非洲经商企业负责人、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非洲馆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20.
《Diplomacy & Statecraft》2007,18(2):297-314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serious imperial rivalry between Britain and Italy in the Mediterranean only began in the Fascist period,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alian expansionism had already begun to pose a threat to British interests in the Mediterranean in 1912 following Italy's colonization of Libya. While the Italian state was still militarily and financially weak at this time, an Italian priv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e Banco di Roma, engaged in a number of ventures in Egypt that led to complications in state-to-state relations.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seeds of Anglo-Italian antagonism were sown in the hostile climate of the Egyptian-Libyan border through a series of incident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12 and 1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