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编辑同志:张某与王某团琐事发生争吵,争吵中双方厮打起来,后张用啤酒瓶将王某刺伤(轻伤)。但张某不满16周岁,不构成犯罪。请问,对张某能否给予治安处罚?甘肃程福程福同志: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张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只是因主体不符合伤害罪的构成要件,而不构成伤害罪。但这种行为不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不能给予治安处罚。如果有必要,可以将张某报少年收容教养。对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能否进行治安处罚…  相似文献   

2.
法博士信箱     
未成年人屡次小偷小摸如何处理法博士:我们辖区有几个辍学的孩子,大的未满16周岁,小的未满14周岁,家庭或离异或贫困。他们经常到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多达几百少则几十或几块,或偷铁卖钱。我们多次行政拘留、教育,可他们一犯再犯,家里也不管,罚款家里也没钱。请问,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黑龙江路剑飞路剑飞同志: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犯罪行为,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按照上述规定予以…  相似文献   

3.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妇辑同志:姚林作案时未满18周岁,盗窃现金财物累计800余元,案发后,所盗财物已归还失主。姚应受到何种处罚办案人员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根据刑法第14条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所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9条的规定,已满14岁不...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张某打伤了王某,经法医鉴定王某的伤情属轻伤,但调查中发现张某犯罪时年龄不满16周岁。张系外省人员,对方公安机关以电报形式回电通报了张某的年龄情况。请问,能否给予张某治安处罚?电报能否作为证明年龄的证据材料使用?甘肃程福康晓东程福、康晓东同志:张某如果是过失伤害,造成王某轻伤,则应通过法院解决;如果是故意伤害,造成王某轻伤,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如张某不满14周岁,则完全…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我国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由于其年龄、心理特点、智力状况.社会履历、文化知识等原因,他们辨别是非和控制行为的能力有别于成年人。所以法律对未成年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也有别于成年人。本文拟就未成年人违法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分别论述其特点。一、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触犯刑法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事处罚。如何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处罚,既体现了国家的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大连10岁女童被杀,加害人蔡某某13岁,因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其收容教养。蔡某某不承担刑责,于法有据。根据刑法相关条文可知,14周岁以下青少年实施刑法禁止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但是,具体到蔡某某一案,尽管他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责,仍让不少网友不解,也在舆论场中引发热议。究其因,蔡某某作案手法凶残、心理年龄比较老成、曾对成年女性"动手动脚"……如此种种,无不说明蔡某某不像个品格纯良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本条的规定,拐骗未成年人罪,是指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这里所规定的“拐骗”,是指用欺骗、利诱或者其他手段,将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指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致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不能继续对该未成年人行使监护权。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8.
资讯     
动态▲不满16岁犯罪不判无期徒刑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做出的规定指出,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61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对…  相似文献   

9.
<正>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规定具体的刑度时,立法上并没有对未成年人的量刑幅度另作专门的设置以区别于成年人。也就是说,通常在同等的量刑条件下,未成年人的量刑应当参照对比成年人的处罚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刑法不再设定不同的刑度。因此,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起点与成年人的量刑起点一致,不  相似文献   

10.
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是我国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行教育改造的最主要的三种形式。然而,收容教养针对的是犯罪的未成年人,而劳动教养及劳动改造并不仅仅针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还包括违法犯罪的成年人。这三种形式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收容教养是由政府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集中管教的方法,由少年犯营救所实行分管分教的管理形式。通过收容教养的手段,使这些已经犯罪但又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不在社会上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尽快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劳动教养是将违法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送进劳动教养管理所(场)进…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刑法》中有关教唆犯罪的规定有三个明显特点:1.教唆犯罪是共同犯罪;2.教唆犯罪侵犯的是不确定的客体,它取决于教唆他人犯罪的具体内容;3.教唆犯不是罪名.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罪确定罪名。笔者认为,《刑法》中有关教唆犯罪的规定有重大矛盾,且与整个刑事立法体系不符:——《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犯罪是共同犯罪,而在第二款中又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款规定本身说明了教唆犯罪并不都是共同犯罪。作为我国重要部门法的《刑法》,对同一犯罪行为在同一条文中前款规定是共同犯罪,后款又予以否定,立法明显不严谨、不科学,有失《刑法》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2.
“强奸幼女”问题的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近,最高法院做出了一个司法解释:"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个解释招来了很多反对与谴责之声。最主要的反对理由是:没有一个强奸  相似文献   

13.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北京工作了多年的老保安,孩子也从家乡带了出来,今年已经15岁了,在北京一家中学上初一,前几天他和同班的同学因为一些小事和外班的孩子打起架来,结果把其中的一个孩子打坏了,派出所的人把我的儿子带走了,在所里拘留了一天,可另一个参与打架的孩子却没事,说是年纪小。我不明白,都是一个班的学生,凭什么就处罚不一样!希望听听您的看法!保安员 杨合群杨合群:你好!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  相似文献   

14.
法律问答     
如何对待吸毒成瘾的犯罪嫌疑人编辑同志:对吸毒成瘾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从安全角度考虑不予羁押。若送强制戒毒所,必须先办理劳教手续,但构咸刑事处理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先行劳教。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安徽李付李付同志:根据《看守所条例》第2条和第10条的规定,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送往看守所羁押,但患有精神病或急性传染病的;患有其它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等三种人,不予收押。“吸毒成瘾”不是…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樊某盗窃王某现金1700元,公安机关破获此案后,因樊某未到刑事责任年龄(13周岁),所以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但其监护人拒不退赔损失。对此,王某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监护人返还被资现金1700元,但该法院以此案为“刑事案件”为由不予立案。请问: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如何取得赔偿?  相似文献   

16.
未满14周岁的儿童,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不论其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多么严重,也不能以犯罪论。这不但在我国的《刑法》第十四条中有明确的规定,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也是人皆共知的常识。但是,在现时的执法实践中,仍有把未满14周岁严重违法的儿童送少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少管所”)关押的情况发生。究其原因,既有公安行政法规在立法上的失误,也有执法人员认识上的偏差。笔者认为,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应把未满14周岁的违法儿童送“少管所”关押,具体理由如下: 1.从“少管所”的法律性质来看,它是执行刑罚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刑法第 248条规定的新罪名为虐待被监管人罪。从条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该罪的犯罪主体为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请问:此处的拘留所指的是否是行政拘留所 ?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否包含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的工作人员 ?  山西 吴 昊 吴昊同志:   《刑法》第 248条中规定的监管机构应当包括监狱、刑事拘留所、行政拘留所、看守所、劳动教养场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等机构。因此,上述监管机构的人员可以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犯罪主体。   本刊法律顾问 哪些监管机构的人员可以构成虐待被监管人…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保安员,被派到某单位执勤,因执勤点经常变换,我的家人来信一直都寄到公司。但近几次,我发现我的信件好象被人拆过,也不知是何人所为。我想请问,私拆他人信件是否属于违法行为?保安员李强李强同志: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私拆他人信件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36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相似文献   

19.
动态     
▲雇用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劳动要严惩《中国妇女报》2002年12月24日报道,近几年有些企业为谋取非法利益,雇用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违法行为比较突出,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未成年人的死亡,社会危害性严重。因此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四)草案,将对个别企业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在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的行为给予严惩。在刑法中增加一条:“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在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  相似文献   

20.
各国刑法理论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的说明并不一致,这与中止犯的立法背景、法律文化传统以及立法规定的不同有关。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的不同理解,会对中止犯的具体成立要件、适用范围产生认识差异。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的规定,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应结合刑事政策说与法律说来说明,采取以刑事政策根据为基础的综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