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益阳市中级法院温毅斌在来稿中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律作为调整社会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国家机器,应如何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以从根本上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地位,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利益呢?长期以来,由于婚姻家庭中存在诸多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人们往往自然地寄希望于婚姻法或婚姻法的修改来保护妇女,这其实是对婚姻法的误解,因为婚姻法是基于男女之间平等地位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是民法的特别法,它是建立在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原则基础上的,在人身关系上它只是确立了…  相似文献   

2.
《婚姻法》修正案的突破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依据宪法精神,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建设的方向。补充的第4条是道德上的倡导,又是法律上的宣言。二是强化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补充了禁止性条款,从而捍卫了一夫一妻制和保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增设了无效婚姻制度,填补了立法空白,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四是完善了夫妻财产制,充实了薄弱环节,加强了执法的可操作性。五是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加大了对破坏婚姻家庭的制裁力度,进一步维护了公民的婚姻家庭权利。但是,修正案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名称…  相似文献   

3.
2001年婚姻法修改在当时是关系我国亿万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维护家庭的稳定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在全国广大家庭中树立家庭美德、培养文明家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国50年来,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相适应,婚姻家庭的法律也几经变迁。1950年我国实行了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历经三十年政治动荡,在1980年进行了一次修改。如果说50年代婚姻法强调婚姻自由,那么80年代婚姻法则更强调离婚中的感情标准。随...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适用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内容,正确处理好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现就《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笔者谈谈对离婚损害赔偿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李洪河 《求索》2008,(1):220-223
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由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严重阻碍,各种各样的婚姻家庭案件尤其是妇女离婚案件不断涌现,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妇女自杀和被杀现象也极为普遍,家庭、婚姻问题一时间成为了当时诸多社会问题的热点和焦点,其中所彰显的妇女解放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贯彻婚姻法运动的普遍开展,不仅使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和婚姻纠纷案件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且形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气,为后来新型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将退出中国现行法律舞台,成为历史,以"婚姻家庭编"汇入民法典。在《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条款的修改和完善,看似细微实则影响深远。《民法典》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影响亦是如此,多个规定直接涉及离婚  相似文献   

8.
别居制度作为一项现代婚姻家庭制度,其在调整夫妻关系,维护家庭和睦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国《婚姻法》应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前提下建立别居制度,赋予婚姻当事人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协议别居或司法别居的权利,明确别居的申请程序、期限、效力及终止条件等,以解决目前过度的离婚自由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勇 《理论月刊》2006,(1):121-123
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在第三十二条中增加规定,“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这是婚姻法第一次对公告离婚的适用范围予以限定,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一次重大突破。由于公告离婚的适用范围很特殊,因此公告离婚并不为公众熟知,但它确实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之一,只是由于鲜为人知,加之适用过程中的种种不当,使公告离婚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明确公告离婚的适用条件,规范公告离婚的适用程序,不断完善这项法律制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红艳 《理论月刊》2008,(3):115-117
随着离婚家庭的增多,离婚后探望予子女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以"子女幸福"为着力点,完善立法,强化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的法律意识,构建和谐探望权,对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保证社会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50年、1980年中国政府先后颁发了两部《婚姻法》,后一部是根据新时期情况的变化和实际需要颁布的,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在《婚姻法》的保护和制约下,经过几十年来的宣传和实践,目前中国男女婚姻自由基本实现,自主婚姻已取代了封建传统上的包办婚姻,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正由过去的“男主女从”向男女平权过渡,中国的婚姻家庭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稳中有变变中有稳中国现在有2.67亿个家庭,每年还有大约I000万新婚夫妇组成家庭,但现在的家庭内涵却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举足轻…  相似文献   

12.
一、建国后婚姻管理工作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铲除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余,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婚姻家庭制度,促进了包括婚姻立法、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婚俗改革等在内的婚姻管理工作,在中国婚姻史上书写了新的一页。l、婚姻立法还出坚实步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共8章刀条。这部《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强调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二是禁止重婚、纳妾、买卖婚姻、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宽对结婚登记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因涉及普通民众的私人生活,从征求意见稿面世到全国人大通过前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持续引发了民众的超热度关注,其中讨论和争议最多的是与离婚相关的条款。与婚姻法相比,民法典在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方面都调整或增设了时间门槛,总体方向是加大了诉讼或协议离婚  相似文献   

14.
非常夫妻财产制之缺位与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婚姻法夫妻财产制度是基于夫妻关系正常状态下的一种立法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婚姻关系中各种非常态情况存在的现实。因而有必要设立非常夫妻财产制以弥补现行夫妻财产制度之不足,从而促进婚姻家庭领域法律公正价值的实现,并有效保护第三人经济利益,维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连年升高的离婚率是过去几十年来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和转型的历史产物。成功的社会转型应该促进对婚姻家庭的持续保护。国家和政府要注意保护性力量的成长,引导并促进新生代中国人"爱人"之能力的提高,同时抑制破坏性力量的蔓延,维护社会和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丁露 《中国妇运》2001,(3):42-44
《婚姻法》修改从第八届全国人大开始到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入二审程序,前后已经历了五年时间。由于《婚姻法》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涉及3.2亿家庭,它的修改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对于《婚姻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框架、内容和立法技术,均有不同看法。但在修改过程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则是关于婚姻家庭领域内价值取向及观念冲突的争论。本文仅就《婚姻法》修改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冲突现象,并扩及社会层面作些初步探讨。 冲突所在 改革开放20多年的社会实践,全党全国人民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实的案例来看,多数的离婚案件中对于双方当事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或失落于情感、或纠纷于财产。基于此,《婚姻法》中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有明确的条文来规范的。本文的主要内容便是对《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探究。首先阐述了离婚损害赔偿的概念,之后分析了当前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法规完善建议,以促进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田心 《中国妇运》2010,(5):22-25
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60周年。60年来,我国的婚姻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9.
罗师 《长白学刊》2022,(3):94-102
《论离婚法草案》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法学专论,直接表达了他对婚姻家庭、结婚和离婚以及婚姻法等问题的法律观点.《论离婚法草案》揭示了婚姻的本质包含世俗、伦理和自由三大内涵,并揭露出普鲁士统治当局借宗教教律干涉婚姻事务是违背婚姻本质和颠倒历史的做法.离婚问题的实质是法律对婚姻死亡这一客观事实进行记录,任何强行维系已死亡婚姻的...  相似文献   

20.
韵建云 《山西政报》2006,(10):38-38
为了更好地维护合法婚姻关系。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制裁过错方的违法行为。2001年4月28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新《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新增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明确了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下面我将对离婚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