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浅议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会计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仍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望找到改进实践教学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在注重人的智力因素的同时,以社会交往能力为特征的情商因素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成功者,不仅需要具备高的智商,也要具备高的情商。  相似文献   

3.
会计职业道德的高低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越来越多,会计行业也因此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诚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诚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在会计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会计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教育作为经济管理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会计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受到重视.然而会计教学需求的迅速增长与教学科研的滞后形成强烈反差.会计案例教学的尝试,有利于深化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师资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近年来提出并广泛应用于会计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极大地促进了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具有必要性。对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流程、内容、方式、考核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期更有效地实现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企业管理对于经济信息的需要的变化而演化的。由于它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所以其教学内容尚处于较快的变化之中。同时,其涵盖的范围同会计学的其他分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也有一些重复与交叉。正确划分管理会计与这些相关学科的界限,是正确确定这些学科教学分工的基础。本文试图就此做初步的探索,提出了根据各学科的要解决的问题,划分其各自教学内容的范围及其划分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搞好会计实践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呆板、公式化。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改革会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情商素质是英语教师素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的素质水平不仅直接制约着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直接影响着教学双方的默契度、教学方法实施的有效度、教学水平的高低度、教学效果的好坏度。加强教师情商的培养,有效地运用情感和交流的技巧,进一步完善英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会计工作的发展,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会计教学忽视提高学生的思辨、批判思考能力。将批判思考教学应用于会计教学,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批判思考教学法并非新的教学方法,而是在现有的教学法基础上,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常见的问答法、讨论法为教学主轴,降低一般教师对批判思考教学法的疑虑,这样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才不会论为批判思考教学法空谈。  相似文献   

12.
测评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存在令人担忧之处。在选拔毕业生时,用人单位强调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任用和提拔时更注重团队合作、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和被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模式,建立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考核体系,培养出"德技双馨"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振兴实体经济,而产业工人队伍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12家企业以及6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当前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存在职业自豪感不强、主人翁意识淡薄、学技能动力不足、建功新时代着力点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工...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劳动教育,事关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局,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局。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在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同时,还存在师资队伍不全、“五育”融合度不高、主体协同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研究建议:劳动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刻认识劳动的内涵及其价值底蕴,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要多元协同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立贯通“五育”的劳动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munity's efforts to addres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frontline youth workers. A coalition designed a 13-week Youth Worker Training Institute to increase youth workers' knowledge, skills, self-efficacy, and professional networks. After the Institute, participants reported feeling more skillful, connected to other youth workers, confident, professional, reflective, and being more powerful change agents. Based on results from this formative evaluation, we suggest that it was multip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hat promoted reflection, peer learning, and networking—that contributed to youth workers gain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in turn increased their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CLDS(2014)数据,首先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职业资格证书如何影响其就业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级指标共有11个,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培训构成的工作技能排在第四位。计量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且随着分位点数的提升呈现倒U型特征。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对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男大学毕业生;在所有分位点上,职业资格证书对农村户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城镇户籍的大学毕业生,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分位点数的提升逐渐缩小。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高校要合理引导,理性考证,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技能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Child & Youth Services》2013,34(3-4):61-74
Research suggest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life adjustment has prompted a growing number of researchers to develop intervention stratgies for isolated, rejected, and friendless children. Although most of these strategies have been on a "skill deficit" hypothesis and have taken the form of teaching children specific social skills, there is considerable disagreement in the field as to what skills should be learned and how skills should be trained. This problem has been exacerbated by the fact that, although a variety of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exist in the literature, most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implicit rather than explicit theories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skill learning. This paper represents an attempt to organize many of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presently used to develop social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for children within a cognitive-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The following pages focu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kill deficits that may lead to later social difficulties and on the derivation of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that might be used to remediate each type of defici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training methods for program assess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探究高校劳动育人效果、影响因素,有助于精准把握高校劳动教育方向、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基于天津市19所高校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高校劳动教育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劳动认知是劳动教育的初始动力源,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是劳动育人的关键要素,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劳动素养影响劳动育人成效,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对于劳动育人缺一不可,考核评价是劳动教育实效的保障手段,校园劳动文化对劳动育人效果也有重要影响。研究建议:新阶段劳动育人需要强化个体内驱力、高校自组织力、支持保障力,将“学中干”“干中学”相结合,深化劳动教育认知,加快专业师资培养,推动多元融合性劳动教育,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创建特色劳动主题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共早期为有效加强对工人的政治动员与组织训练,决定通过工会等群团组织对广大工人进行系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常识教育、作风纪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教育。在职工教育过程中,中共早期工会既突出中共主导地位又尊重工人主体地位、既着眼政治革命又立足社会建设,因而以安源工人俱乐部等为代表的中共早期工会的职工教育成果十分丰硕,职工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道德水准及职业情操等均得到显著提高,这就为中共早期培养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中共早期工会在职工教育中的巨大成就说明:工会等群团组织始终是中共动员、教育群众的重要载体,其在拱卫中共政党安全及增强中共的群众组织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工会等群团组织应继续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