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秀云  田克勤 《唯实》2003,1(2):10-14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提出了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内涵 ,它明确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素质教育主题的选择要增强国际化意识、加强环境伦理教育、高扬人文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学校应注意加强正面引导,重视对学生  相似文献   

3.
宋培培 《世纪桥》2012,(11):113-114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和各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闽下,阐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并以理论为基础深度挖掘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之间的相关性,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统筹兼顾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西方资产阶级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所认为的“人”是抽象的人,最终是“以资产阶级为本”。在中国古代也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仅仅是将劳动人民视为工具,因此也是一种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指出“人”是“现实的人”即劳动人民;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以人为本的“本”应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次来理解,就是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教育,或者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既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在当代中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年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改革培养人才的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由此,素质教育正式成为一项教育基本国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  相似文献   

8.
赵卿 《世纪桥》2009,(7):81-81,109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阐释,也体现了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 ,必须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建设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董刚  张晓洪 《探索》2003,(3):16-17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见的具体内容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的当代目标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炜 《世纪桥》2012,(19):18-19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本文试图从探析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出发,在阐述现阶段对以人为本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论证人的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它主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需、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战略思想.是对二战后经济增长范式的积极扬弃.是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的有益探索。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价值取向,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东旭  桑蕾 《世纪桥》2008,(21):19-2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阐明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要自觉落实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确立其历史观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赋予了新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增加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一书出版后,贵州省社科界掀起了学习热潮。2006年8月15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主办“贵州省社科界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座谈会”,贵州让科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纷纷阐发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对今后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不少新的思路。会议由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龚晓宽同志主持。现将专家学者的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任务,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郑烨  付蓉芬  郑清丰 《求实》2012,(3):10-13
《共产党宣言》中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本质和精髓,为中国共产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以人为本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坚持执政为民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 ;在加大改革力度的问题上 ,要充分考虑人民的承受力 ;同时更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我们党又对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了深刻阐述。围绕人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 ,理论界展开了广泛的热烈讨论 ,现将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的客观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是有客观依据的。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的学说 ,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 ,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这个学说表达了人类解放的旨趣 ,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