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昕 《南风窗》2013,(17):14-14
如同历史上产生的任何一种媒体逃不过自然选择规律一样,微博衰变是迟早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媒体的丛林法则里,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这种衰变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只是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切地说出微博真正退出舞台的时间。因此,从媒介进化史来看,微博衰变既不是来自内部没有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也不是来自外部赋予的"政治待遇"(商业模式和"政治待遇"是任何一种媒体繁荣发  相似文献   

2.
戴玉 《南风窗》2013,(16):45-47
寄望于微博反腐,显示的是对舆论压力的依赖,而不是对相关机构的信任。较高级别官员的逐个落马,始终与更大的政治气候相关。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平台上,人民监督网创办人朱瑞峰的认证账号已经被关闭。但在7月24日的判决中,朱瑞峰状告华声在线公司名誉侵权一案获得胜诉,民事判决书里认定了其"公民记者"身份。这种前后待遇,似乎暗示着微博反腐正处于夹缝当中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催生了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民粹主义,其主要特征是敌我思维化、泛道德化、简单化和常识化。微博民粹主义的正面意义是对社会精英阶层能起到一定的监督和警示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危及自媒体传播秩序,瓦解社会公共信任,导致社会生活"西西里化"等严重消极影响。扭转微博公共领域民粹化倾向要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即提高网络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微博治理方式及引导青少年群体的自媒体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4.
田磊 《南风窗》2011,(24):2-2
11月8日记者节,一位新闻从业者在微博上写道:"很多人用自己的血泪创造了苦难新闻模式,而这种模式被普遍复制的时候,不过是让选题门槛越来越高,在这个节不节的时候,还是感怀一下他们吧。"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得到媒体同等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兴起之前,"什么才是新闻"的选择权(同时  相似文献   

5.
美国媒体在反恐战争中的政治功能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媒体向来标榜"客观""真实""自由""独立".其实,媒体承载政治功能,任何国家概莫能外,美国媒体亦然.在"9·11"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反恐战争中,其媒体表现出的服务反恐政治的倾向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媒体的政治微博的剧增,成为充分表达公民的政治诉求以影响公共政策的个性化载体,改变了公民在政策过程中的参与方式,构成了一种普遍民意的社会化表达方式。但随着政治微博的迅猛扩张,其负面作用也正在逐渐显现。必须正确认识政治微博的二重性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政治微博的健康发展,实现政治微博良好的公共秩序,以更好地利用其...  相似文献   

7.
批评的权利     
<正>策划人语批评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是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批评也是主旋律,任何对于批评的压制,无论来自哪一种力量,都是无法接受的。批评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家之言,不是绝对正确,句句是真理,更不是一句顶一万句。任何批评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内退?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者"内退内养"或者"离岗退养",这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8)
正欧洲把难民问题作为政治交易,最可议的是欧洲的心态。欧洲将把难民关在门外,让难民只困在中东,当欧洲人看不到难民,欧洲人的道德压力就会消失,这是一种眼不见为净的哲学。人们常说"眼见为凭",任何事情,人们看到才会相信,并产生看到的情绪反应和道德反应。但"眼见为凭"却有盲点。如果一件事发生了,但我们没有看到,因而不相信,甚至不会作出道德反应,那就会错失了道德判断,可能造成极大的误差。尤其是现代人都是透过媒体的报道来看世界,一件事媒体有报道,人们就会相信,媒体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1,(16):16
7月13日成都市中心城区某听证会上,胡丽天发言说:"私家车不是生活必需品,道路资源有限,谁使用谁埋单天经地义。"次日作家聂作平微博曝料称,胡丽天屡屡被抽中参加听证会,先后支持过涨水价、的士价、停车费等。不过,胡否认她说过政府收任何费都有理。  相似文献   

11.
朱学 《法制博览》2013,(3):118-119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产生对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司法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微博因其直接、多元、开放的特点既成为网民维护权益、实施监督的新工具,同时也为新时期司法建设提供了课题。本文试从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结合微博的特点,比较微博对司法的正面与反面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1月爆发的法国"黄马甲运动"已延烧至今,短期内仍无平息的迹象。学界对其评价不一,但经常将其与1968年"五月风暴"类比。本文认为,"黄马甲运动"反映的似乎不是法国民粹主义的泛起,而是代议制民主的危机:作为这个制度支柱的各传统政党、工会、主流媒体等政治中介物,未能及时体察民意、整合民意、将民众的诉求引导到正常的代议制机制中进行回应处理,而是一如它们在"五月风暴"中的作为,游离在运动之外,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政治功能。"黄马甲运动"是否标志着法国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补充乃至替代,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杜剑锋 《南风窗》2013,(12):74-77
"八人帮"们意识到新移民法的主要阻力来自共和党保守派,而卢比奥是化解这些反对声音的最佳人选。卢比奥为了通往白宫的捷径,也不惜铤而走险。他能否化险为夷?奥巴马似乎陷入了"第二任期诅咒",5月一周内接连被司法部窃取美联社通话记录、国税局越线私查保守派政治组织、国务院掩盖班加西恐袭案线索等政治丑闻缠身,甚至遭到一些左派媒体批  相似文献   

14.
郑东阳 《南风窗》2011,(20):66-67
无论如何,将对社会的种种不满,发泄到一个又一个个体身上,都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无论多么大的丑恶,对其批判和惩罚也都应该止于合理的范畴。在沉默了近一个多月后,郭美美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在其登上某时尚杂志,并贡献一组时尚大片后,触发了媒体是否"助纣为虐"的反思潮。3个月前,这个90后在微博上"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掀起了一场慈善危机,此后郎咸平的  相似文献   

15.
和静钧 《南风窗》2007,(16):76-77
"民族联盟党"不是所有加拿大华人的利益代言人,党应尊重自由世界赋予任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远离政治的自由,或加入别的政党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17年山东省大学生政治心态调查的数据,运用ANOVA分析与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法,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探讨了大学生亚群体之间的政治态度异质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爱国主义政治情感的形成来自多重政治社会化媒介;社会媒体对政治支持与政府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学校公共渠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媒体是美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①,也是影响美国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b无论在舆论的形成、传播,还是对舆论的控制、管理过程中,新闻媒体都发挥很大作用.因为现代新闻传媒并非仅仅传播信息,还向人们提供思维和行为模式,如通过创造"形象”暗示哪些是重要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和可以接受的,哪些不是;媒体还提供重要的政治传播渠道,起到政治整合与同化作用.此外,在美国,传媒协助维护着一套政治准则并监督政府.对于那些人们不能亲历的事件,媒体塑造的故事和形象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对美国媒体国际报道特点的认识并对其舆论影响做出进一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23)
正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理工男",主要通过独力译介关于美国选战的英语短视频,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在微博上吸粉70余万。他明确表示不同意"美国榜样说",认为他很了解的美国社会有其优点,也有虚伪与荒谬之处。一年多来",特朗普大战希拉里"从猜想变成现实,非常精彩。娱乐,在深刻地往政治渗透。这撩拨起了大洋西岸更多中国人对美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兴趣,除了媒体的报道外,人们还需要更多维度的资料。于是一些或以团队、或以个人形式存在的英语爱好者,默默地补上了这个缺口。  相似文献   

19.
为平等辩护     
周保松 《南风窗》2012,(5):94-95
"人生而平等"绝对不是某种意识形态的专利,而是法国大革命以降植根于人类社会最深的道德信念。任何政治理论如果不能以某种方式体现和实践这个信念,都难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0):21
@金融家微博:吴敬琏:中国社会有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端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为由,主张回到集权国家和普遍贫穷经济政策的老路上去;另一端则以"保卫改革成果"为口实,主张为少数人弄权发财大开方便之门,实际上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这两种极端很可能最终殊途同归,通向最坏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