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鳏鱼,又称鳃鱼,是淡水鱼中的大型鱼,长约两米,重有千斤,生长在黄河中下游,很是凶悍,也很难捕捉。不过,有史以来,黄河经常改道,水环境的变化,影响鳏鱼的生存,这个物种比长江白鳍豚的绝灭,还要早。从李商隐的“清澄有余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和陆游的“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诗句看,晚至唐、宋时期,黄河里还有鳏鱼存在的迹象。明、清以后的文人,只是作为一个文学典故引用了。  相似文献   

2.
边关鱼鲜     
邱小平 《新青年》2022,(7):52-53
<正>东北有句名言”棒打狍子瓢舀鱼”,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东北鱼鲜之多。黑龙江有近三千公里的边境线,九成是界江界湖,盛产达氏鲟、施氏鳇、大马哈、兴凯湖大白鱼等名贵鱼种,更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三十二杂鱼”,六千里边关也是名副其实的鱼鲜“走廊”。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6,(3)
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观赏鱼饲养出口国。 每年新加坡输出二百多个品种、总数一亿尾左右的观赏鱼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纯种鱼,如奇妙的胎生小鱼戛皮鱼、美丽的神仙鱼、神气的剑鱼、色彩斑斓的古瑞米鱼以及石首龟等。同时新加坡还培育成功了一些杂交新品种如绿虎石首鱼、黑色斗鱼和浅黑天使鱼等也备受欢迎。 新加坡观赏龟出口协会主席谭波扬认为:“热带鱼饲养业在今后几年中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早在1954年,政府就在森巴旺建立了淡水鱼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洞里萨湖,又名大湖、金边湖,它是柬埔寨也是中南半岛最大的湖泊。洞里萨湖还有一个名称——鱼湖。顾名思义,之所以称为鱼湖,一定是产鱼很多。洞里萨湖的确是名符其实,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湖泊相比较,它的鱼产量、品种都居领先地位。即使把居民日常捕捞消费数除开,该湖的淡水鱼年产量在正常情况下还有十万吨,每平方  相似文献   

5.
踏上阿拉斯加广袤的土地,时不时可以看到形形色色形象生动的“鱼”的模型,“鱼”的雕塑,伫立在公园里,娉婷于大街旁。一看那外形与神态,我猜那可是阿拉斯加珍贵的特产——salmon?一问,果真。“salmon”我们又叫它“三文鱼”。中文叫“鲑鱼”,在黑龙江俗称“大马哈鱼”。  相似文献   

6.
田鱼     
正你见过田鱼吗?你吃过田鱼吗?头一次来青田,当地的朋友这么问我。莫名其妙之余,曾想:鱼谁没见过,没吃过?可田鱼……田鱼是什么鱼?我却答不上来。不过我也明白,朋友多少有点卖关子,好挑起我去田鱼村的兴致。田鱼村在青田的山口镇,可查看地图,山口镇没有叫田鱼村的。见我很认  相似文献   

7.
一 概况越南有3200公里海岸线,30万公顷受潮水影响的海域和3万多公顷咸水湖,2860余条河流,近40万公顷湖泊和蓄水池,14万公顷水塘和水潭,以及每年100多万公顷水灾淹没地.越南水生动物种类繁多,仅鱼类就有2000多种,其中淡水鱼200余种,海鱼2000种.北方的渔场盛产红鱼、鲍鱼、石斑鱼、鳓鱼、海参、虾、龟和蚌等,中部和南部的渔场则盛产鲐鱼、(鱼者)鱼、鳓鱼、海虾和玳瑁等.其发展水产业的水资源及水生动物资源都相当丰富,条件十分有利.从地理经济的角度看,可将越南的水产业划分为五大区域:(1)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地  相似文献   

8.
难捺羡鱼情     
住在金边一定要吃鱼,到金边不吃鱼就有辜负造物主的意味了。 来柬前在一份资料上得知,柬埔寨历史上曾有“东南亚最大淡水鱼场”的盛名,于是心里就有了几分好感,以为既然是鱼场,那么吃鱼应该是方便的。同时也知道这里出产一种著名的笋壳鱼。笋壳是我熟悉的,竹子刚冒出土时就伴生着笋壳,黄澄澄的一层一层的剥落,竹就一节一节地生长。可那卷筒形的薄薄的笋壳怎么会与鱼联系在一起就费解了,存了疑惑便记得真切。到了金边很快就认识了笋壳鱼,也吃上了笋壳鱼,它的样子是黯褐色,筒圆的身子头大尾小,果真有几分似笋壳。形状虽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探亲     
1969年底,我到东北绥滨农场15小队已经一年多了。到生产队时我刚满18岁,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数千里之遥的连续,很不适应。一年多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亲人,想家。  相似文献   

10.
作妖儿     
尹成 《新青年》2004,(12):48-49
作是一个很不好说的词儿,没有更具体的概念可以解释,尤其是在东北人的语境里,含义飘摇不定,有点儿指东打西的意思,谁要是不注意,被喷一身的血星子还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也有的是。  相似文献   

11.
那时候我只有十岁左右的年龄,住在距松花江不到十里的一个村子里。正是贪玩的时候,江边便成了我们孩子的乐园。看捕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站在船上撒网的,也有在岸上用扒网的,靠岸的水草茂盛处常见人们下的“迷魂阵”,又称圈网,鱼游进里面,转来转去的便出不去了。那时鱼网的网孔不像现在这么密,因为那时江里鱼多,而且肥大,小一点的鱼人们根本不捕。我们不会用网,便坐在岸上钓鱼,鱼咬钩的时候,起杆的过程中从杆上传来阵阵的颤动,手感非常好。那时捕上两尺多长的鱼是常事,有一次老舅打上来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便放在我家的大桌子上杀,鱼籽便…  相似文献   

12.
寻乐书岩记     
正这部书,刻在山石上。山叫回岸山。川北一带多丘陵,称作山,也无妨。印于纸页的是书,洞窟里的摩崖也是书。刻它的这位,叫贾儒珍,晚清人,家在苍溪县东青镇东兴村。他带着戏班闯过成都,心里却是崇圣尊经的,真不负名字里那个"儒"字,说到他的作为,尽合乎圣经贤传,倡办义学最为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人确乎很喜欢研磨事情的真相,证据是他们很爱“掰扯”。“掰扯”是东北独有的语汇,通常的解释是“讲道理”,如“咱俩掰扯掰扯,看看到底是谁的不是”。显而易见,“掰扯”的意蕴要比“讲道理”有味道得多,其内里含有浓烈的情绪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白事儿     
尹成 《新青年》2006,(4):48-49
在东北,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丧葬习俗也不同.早年生活在山林里的满族、鄂伦春族等狩猎民族,多半儿按老法儿实行火葬、风葬、树葬等.建国后,山林里的民族都下山居住,生活也由狩猎变成了开荒种地,丧葬也就汉化为以土葬为主.无论哪种丧葬,礼俗却大致相同,哭哭啼啼眼泪追怀故人,人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欧美各国有个普遍社会现象,即同名甚多。他们的常用人名很少,拥有两亿多人口的美国经常使用的人名不足1000个,而4000万人口的波兰,普遍喜欢使用的名字只有400多个。在这些国家里,无论城镇和乡村,同名者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个家庭里也不乏同名者。迄今43位美国总统中名字叫詹姆斯的人有5位,叫约翰的4位,叫乔治的3位。在我国往往忌讳晚辈与长辈同名,而欧美人的习惯则相反,他们常常以长辈的名字给孩子取名来表示亲切或尊敬,这已经成为传统。英国18世纪的著名首相威廉·皮特,他儿子的名字同他完全一样,也叫威廉·皮特。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世人誉…  相似文献   

16.
败家子     
东北盛产败家子儿,天生就不是贵族打造的底儿,偏要摆出公子哥的架势,胯兜里有五毛钱敢买五块钱的东西,俗话说叫有一个花俩。败家子也不足信,说话悬天二地,小脑袋一摇、小眼珠一瞪,没有不熟悉的人,没有办不了的事。你千万别相信他,更不能把重要的钱物和事情托付给他,老戏里唱的敢把皇上买马的钱给花了的主儿就是东北人,具体点就是东北人里的败家子儿。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叫绝望过客] 宋博高中毕业,便来到了多伦多.住在姨妈家在郊区的一座小房子里.离学校很近,和一个叫莫里的老头合租.他日日起得很早,轻手轻脚去上学,怕影响了莫里休息.  相似文献   

18.
五花八门     
《新青年》2008,(9)
你们聊,我先走了文·一言▲小兔说:"我妈妈叫我小兔兔,很好听!"小猪说:"我妈妈叫我小猪猪,也好听!"小狗说:"我妈妈叫我小狗狗,也很好听!"  相似文献   

19.
楼上大哥 楼上大哥姓季,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人,他父亲和我父亲是同事,住平房的时候就在一个院子里;后来搬到楼房,还是邻居,我家二楼,他家三楼。二楼的新邻居中也有一位大哥,姓纪,两个姓氏同音不同字,叫起来都是“季(纪)大哥”,不好区分。尤其是当我在家里提到他们的时候,往往很费口舌。于是,我很快就给两位大哥划清了界限,季大哥叫楼上大哥,纪大哥叫隔壁大哥。姓氏一律省略,平时无论跟谁见了面,自然就把“楼上”或“隔壁”这样的字眼也去掉了,就叫大哥,省事,也亲热。  相似文献   

20.
喝酒的女孩     
王麟 《新青年》2007,(6):2-3
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里多出一个女孩来。中等个,齐耳短发遮住的眼睛偶尔一闪很是明亮有神,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有些孤单寂寞。直到有一天傍晚有一个人上楼来匆匆寻她不见,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萍,并且知道她家的司机被挡在单位的大门之外不让进来。知道这些并没有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