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日趋活跃,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引发的损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失的纠纷日益增多。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审理产品质量纠纷,如何有效处理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及侵权责任的竞合,对当事人进行有力的司法救济,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产品质量的违约责任及侵权责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及实务届同仁。一、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是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民事责任之一,指产品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概念、法律特征、构成要件;对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了探讨,应对产品及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加以明确,对于因产品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3.
产品责任与产品缺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责任是因产品存在内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它不是合同责任也不等同于产品质量责任,属于侵权责任。在对产品责任归责时应实行严格责任,产品责任之诉中的产品缺陷概念包括产品具有不合理危险和不符合生产标准。建议加强产品责任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的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引起的责任,所以在许多文章中称之为产品质量责任。由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程度和方式不同,我们可将产品质量责任划分为产品侵权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产品侵权责任是指不合格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责任;产品暇疵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产品应具有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由于我国法律缺乏对产品僵权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  相似文献   

5.
我国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均表现出商标许可中产品质量责任承担的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商标被许可人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身份竞合进而导致的法律适用难题。基于对域外经验和理论的考察,试图以消费者的信赖利益保护和报偿理论证成商标许可人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并体系化地厘清《产品质量法》《商标法》二者的适用关系,避免造成与商标许可人质量监督义务的混淆。最终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明确商标许可中多方主体产品质量责任承担的责任内容及方式,且对现有规定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在套期保值、促进资本流通、控制 融资成本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高风险、高利润的特性,交易纠纷一直不断,当事人通过诉讼寻求司法救济已成为解决交易纠纷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金融市场发展和相关立法均较为发达和完善的英美国家为研究重点,从合同责任的角度探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纠纷的解决途径,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出了主张合同无效和追究违约责任两类主要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7.
梁敏 《经济与法》2001,(7):23-24
在有关产品侵权的案件中,关于产品责任的认定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我国在《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中都对产品责任问题做了相应规定。但目前,产品纷繁众多,我国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而产品责任的认定是产品质量问题的焦点,我国恰恰是在产品责任的认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这样,就无法有效地提供司法救济,也就不会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胡卫 《政法论丛》2015,(2):119-126
矿害责任在我国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其规制规则简单粗疏,不能为受害人提供有效救济,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司法需求。应以危险责任法理为基础,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中心明晰矿害责任的法律构造;对矿害责任承担规则予以具体化,以满足不同情形下矿害责任的司法规制;并应对矿害责任承担方式进行梳理,活用多种责任方式为受害人提供周延的救济。  相似文献   

9.
宁乐然 《法学杂志》2007,28(4):47-49
由于旧的法规的影响,目前人们常常把对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等同起来,认为这两种责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给正确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从法律性质、归责原则和责任主体三个方面对这两种责任加以分析,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正确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纪念 《法制与社会》2014,(14):235-236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产品进入到市场流通领域,由于设计和生产失误以及生产厂家不重视产品质量等原因而形成的"缺陷产品"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对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危害,由此形成的伤害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期出现的一系列产品缺陷引发的纠纷事件引起了社会民众对缺陷产品的广泛关注。产品缺陷责任问题日益突出,亟需法律对其进行规定并加以完善。虽然我国存在关于产品缺陷责任的法律,但至今仍在逐步完善中。另外,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消费者遇到缺陷产品因缺乏维权意识等原因而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得产品缺陷的侵权责任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这里我将对产品缺陷的侵权责任加以详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诉诸法律的产品质量纠纷案(包括质量合同案和质量侵权案)日渐增多。本文拟就产品质量诉讼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浅析。 产品质量纠纷收案范围的界定 产品质量纠纷,顾名思义,就是因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进入流通领域后产生的一种责任。产品责任因其出现的时间不同而产生以下两种不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许德风 《法学》2006,(1):87-94
从买卖法上瑕疵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共存的现象出发,讨论了处理买卖交易中瑕疵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竞合的规则。将告知义务理论引入对买卖交易的分析,有益于从利益衡量的角度确定纠纷解决的规则。但是,鉴于买卖法是在长期交易中确立下来的制度,且救济方式多样,在标的物具有通用的品质判断标准时,或当事人对品质问题有明确约定时,能够为纠纷的解决提供更准确、更恰当的方案,因此应当被优先适用。对于某些没有特定品质标准的物或权利的买卖,当事人又没有对品质作特殊约定的,缔约过失责任可以弥补买卖法上瑕疵责任制度的不足。另外,在欺诈的情况下,考虑到特别保护受欺诈方的需要,应优先适用特别法规定或允许受欺诈人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91,(9)
一、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性质、特征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之规定,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是指: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它不同于产品质量合同责任,也不同于产品质量责任。由于在产品质量侵权责任中,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民事责任不是基于合同约定,而是基于产品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事实存在而产生,直接表现为对法律法规的违反(并不表现为对合同约定的违反),因而属于侵权责任范畴。  相似文献   

14.
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机制是对审判人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故意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过失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追究相关违法审判责任的一种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将更好地促进各级审判机关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从制度上为确保司法公正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曹辉 《法制与社会》2012,(23):280+28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数量和种类日益丰富,随之而产生的产品责任纠纷也层出不穷.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为了使社会经济能够在良性的轨道上循环发展,产品责任法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而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体现了产品责任法的核心价值取向,适当的归责原则既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促进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因而开展对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历程研究,能为我国产品责任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产品责任引发的赔偿案件在逐年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了在缺陷产品的受害者的头脑中,法制观念在逐渐增强,知道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依法通过诉讼向产品责任人诸回公道,以取得责任人因造成的损害而支付的赔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目前一些企业、个人无视同产品责任,为了追求私利而置产品捏不顾、置产品消费者、产品用户的合法权益、社会经济秩序等公共利益于不顾,在产品的制造、销售过程中不注重产品质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甚至大量制造对人身有极大损害的假冒伪劣产品坑害使用者。为此国家通过立法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以此来严格规范产品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法律责任是不同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二者在性质上、责任承担方式上以及救济途径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一项行为同时需承担这两项责任的越来越多,需要对二者在立法内容上和适用上进行衔接,这样才能全面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消除犯罪的全面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18.
向华 《法制与社会》2013,(13):274-275
药品不良反应侵权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但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侵权的责任规则和救济制度的法律规定,使得很多药品不良反应侵权责任无法得到认定。本文通过对严格责任的分析,明确了药品不良反应侵权的责任规则及其要件规则,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侵权救济制度的确立做了法理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法律责任的衔接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法律责任是不同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二者在性质上、责任承担方式上以及救济途径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一项行为同时需承担这两项责任的越来越多,需要对二者在立法内容上和适用上进行衔接,这样才能全面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消除犯罪的全面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由合同责任向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的演进。我国对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观点不一,现行产品质量法确立的产品质量归责原则是一种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为辅的综合归责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