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开全球500强企业的发展传略,就会发现500强的蓬勃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历史,其管理思想、市场战略、领导艺术、企业文化等都可圈点,但是在其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面前都退而其次,像因特尔、西门子、诺基亚、松下、摩托罗拉、惠普等榜上有名的公司,他们都以其自身的科学发展历史表明: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成为上至国家兴衰、下至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谁在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中领先,谁就创造了新的商机,谁就成为这个行业的大赢家。从《财富》杂志评选的…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发展问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力提高生产力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透过生产力视角分析表明,生产力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问题之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又一次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力发展看股份制的生命力■张朝尊国有制就其载体企业来说,有大中小型之分。其中大中型企业,一般地说,它们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包括职工本身的文化科技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都较高,这种较高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它们适合实行国有制。在国有企业总量中占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精神既是对云南人存在方式的自觉和反映,也是对云南人存在方式的反思和超越。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更应当被理解为云南人对自己的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批判性自省。体会以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我们有理由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它的确是世代云南人生存方式和生活样态在总体上的真实写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有一种危机感和愧疚感,因为具体到个体的人来说,我们离这样的精神其实还差得很远。因此,从反思和超越现实存在状态的意义上看待和理解云南精神,有利于我们自觉到精神和存在的差距,本质和现象的区别。这也是我们树立和培育云南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本质上还是公民权利问题,是公民权利在不同民族间以及同一民族不同人群间落实与反落实斗争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在代表制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通过实现"以人为本"和落实"融和主义"的民主实现形式,将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和谐,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徐斌 《理论前沿》2009,(3):18-19
制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制度规定的确定性和运用的多变性的统一。制度的功能表现为:信息功能、限制和保护功能、激励功能、防止和化解冲突功能。但制度也存在局限:地位的局限性、作用的局限性和作用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条客观真理。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生产力学说,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宗寒 《理论前沿》2002,(6):13-14
本文从经济总量与相对经济量两组数字分析了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从总量上看 ,我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令人振奋 ;而从相对经济量来看 ,则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建设发展的任务还很巨大。  相似文献   

9.
197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邓小平又响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地位的跃升,是由科学技术本身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具有的引领与主导性地位及其所占有的大份额比重决定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也意味着这一地位的跃升.如今,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已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这正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是多年前所言,但其洞见和远见都已为知识经济的特点所印证。它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所具有的那种先决性、动力性的本质,深刻阐明了其广为应用的价值,无所不在的渗透作用和极富冲击性的力量。从知识经济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在纵观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二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来的,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为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确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腾飞提供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而且还随着世界政治经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利用科技进步成果的速度、规模、范围和效果。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参与到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重大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上,经济上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上的竞争,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铸造经济辉煌。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其中心则是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本文认为,第一生产力的核心是高技术,第一生产力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是高技术产品,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表现为高技术产品流通。有鉴于此,本文将科学技术视为“内生变量”,通过探讨高技术产品流通过程,把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研究推向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这样,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学说,把科学技术提到了第一生产力地位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观点的新发展,无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还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政府的本质,离不开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考察,由于各自理论预设和逻辑的不同,对政府本质的看法就有剥削论和契约论这两种理论,两种理论各有自己的局限性,也各有自己的合理性,对政府本质都有着强大解释力。中国政府也在顺应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根据自己特有的国情党情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改革,重新审视各种政府理论,正确借鉴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合理汲取其中的正确成分,抛弃其中的不合时宜部分,对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有着变为现实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普通法婚姻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长期广泛的司法争论中,反映出的是法官和学者对婚姻本质的不同认识,普通法婚姻的支持者认为,婚姻只能是一种契约,根据契约法,婚姻基本依靠有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自由同意;普通法婚姻的反对者将婚姻视为一种公共关系,婚姻是公共秩序的重要基础,而不是当事人之间订立的私人契约,作为一种公共制度,国家在其中享有利益和权利——也许甚至是责任——去干涉婚姻。但再往深里探究,这一契约与公共关系之争的表面之下,掩藏的是国家调整婚姻的同一目的——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不同的只是在契约的框架下,法院更加有效地私人化了家庭私人范围内的妇女和子女的依靠。  相似文献   

18.
由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演变而来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了克服自己所面临的困境,不断地进行转型,最后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从德国社民党的转型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基本上处于停止状态。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的重要发现之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杠杆。这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本质及其调整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是理论界争论颇多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溯本追源的方法对西方与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比较,来揭示经济法的本质,揭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并就教于学界同仁。一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社会背景“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法国空想主义者摩莱里的著作“自然法典”文中。1842年,法国另一位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在其所作的“公有法典”一文中已使用过“经济法”一词。十九世纪中叶,蒲鲁东也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