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诉权制约之比较法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当起诉事关国家惩罚犯罪的能力和公民权利的保护。为规范公诉权的适当行使,各国都从起诉条件和审查程序上对提起公诉加以控制,并对不起诉裁量权从程序上加以制约。公诉机关既要对拟提起公诉的案件着重从证据标准上进行审查,还要将起诉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不宜放低,对不起诉裁量权的制约机制还应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事公诉权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公诉权是检察权最核心的部分,公诉权的性质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刑事诉讼保护人权和打击犯罪两大目标的实现。从我国宪政的合理架构以及诉讼机制的平衡出发,从保证成文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角度去分析,公诉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3.
检察院对民事 ,行政诉讼的事后监督的滞后性和软弱性 ,与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不相符、应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权。  相似文献   

4.
略论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察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从其产生就代表国家享有公诉权。公诉权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公诉权。这是研究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理论前提。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对一切执法和守法活动的监督,包括对民商事、刑事、行政等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的监督。公诉权是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本质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检察机关有必要行使民事公诉权,但其行使范围有严格的限定。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诉权理论依据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权利救济的理论分析,设立行政公诉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从权力性质的角度分析,行政公诉具有监督行政的性质,应纳入法律监督权的范围。中国具备行政公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组织条件,应建立由人民检察院行使的行政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公诉权产生和发展的法理根据——维护公共利益、权力制衡、实现正义,我国应从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实行起诉书一本主义、建立证据开示制度三个方面完善我国检察机关的公诉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唯一行使公诉权的国家机关,公诉权的配置问题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有效地履行公诉职能,立法上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哪些具体的职权;二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公诉职权如何在检察机关内部进行合理地分配和设置。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显强化了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但仍未赋予被害人独立的起诉权和上诉权。被害人的诉讼权是国家公诉权(包括抗诉权)的有力制约与补充,有利于法院裁判的公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因邻里琐事、同事纷争、劳务纠纷等处理不妥而导致的轻伤害刑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针对此类案件,媒体报道了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等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尝试的一种解决机制——刑事和解制度,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公诉案件被害人应享有上诉权与申请回避权徐骁一、公诉案件被害人与上诉权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当事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对人民法院一审公诉案件裁判提出上诉。被害人没有上诉权。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对公诉制度作用的夸大认识:公诉制度能够保证...  相似文献   

11.
应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何为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涵、外延是什么 ,法律上没有规定 ;既使对于检察机关行使的各项职权与法律监督的关系 ,学界也存有争议。在目前的司法改革中 ,如何在理论上证成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定位 ,是检察改革的中心任务。以下所载文章 ,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涵、外延、特点 ,法律监督与检察权的关系 ,检察机关的各项职权与法律监督的关系等方面对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予以论证 ,并对有关观点进行了分析与反驳 ,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 (检察改革 )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法院审判和被告人辩护权的顺利行使 ,各国在赋予检察官公诉变更裁量权的同时 ,对其公诉变更裁量权的行使也进行一定的制约。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公诉变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 ,完善我国的公诉变更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诉权"在我国被长期认为就是专指"刑事公诉权"。在这一片面认识的束缚下,"公诉权"很难被介入到民事、行政诉讼领域中,客观上阻却了公诉权的生存空间。其实,公诉权也是一种诉权,它除了涵盖刑事公诉权外,还应包括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现代公诉权的确立,不仅便于我们对各个诉讼制度框架进行整体把握,而且有利于深化和挖掘公诉权理论的新内涵,科学合理地配置公诉权在具体制度中的应用,更好地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维护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的问题,理论界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观点。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行性,且与法律监督权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5.
行政公诉权运行制度设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运行原则、运行条件和运行程序等方面加以探讨。除此以外,行政公诉权运行制度还与行政公诉权主体的诉讼地位、被告资格的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管辖等制度密切相关。惟其如此,才能推进行政公诉权运行制度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相似文献   

16.
赋予检察机关有限民事公诉权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认为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是各国立法通例 ,并与其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相吻合 ,有利于保障审判独立和实现司法公正。但国家干预是有限度的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应仅限于攸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几类案件。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公诉权与自诉权关系的做法是:应在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当中,适当的引入公诉权,国家机关不能被完全排除在这类案件的追诉程序之外;被害人在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权并没有让渡给被害人个人,公诉权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公诉转自诉案件应从自诉案件范围中剔除,针对公检不予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决定,可通过建立司法审查机制,来达到制约公权力、保护被害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公诉与自诉的同时存在,必然导致公诉权与自诉权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协调自诉权与公诉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公诉权与自诉权实现理性回归是我国贯彻"公诉为主、自诉为辅"起诉制度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方面得以体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修改使公诉权在理念上产生了明显进步。一是强调了人权保障理念。二是强化了程序正义理念。三是增强公诉权的诉讼监督功能,加强其对侦查权和审判权的制约力度。四是加强对公诉权的监督制约,体现监督者也要接受监督的理念。新形势下行使好公诉权,应当对理念层面的进步有深刻的认识而不能单纯关注条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公诉权与刑事审判监督权的关系,在检察机关内部长期存在着认识误区。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集于一体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公诉权与刑事审判监督权应独立行使,在人民检察院内部增设审判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