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享有江南药都美誉的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自古为“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素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军事要塞名闻华夏。伴随招商引资的浪潮涌入药都,城区经济更是红红火火,日新月异。新樟树以“药都、酒乡、商埠、盐化城”的新姿再现辉煌,建筑开发自然成为新潮热点。于是,四面八方的投资者纷至沓来,蜂拥而至。然而,一股潜滋暗长的邪恶势力,一连串骇人听闻的怪事怪案,给樟树市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曾一度中断的江西省樟树中药材交流大会于一九八○年复办.在去年九月间的第十四届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药业人士齐集樟树,生意兴隆,购销两旺.参加交流的药品有一千八百多种,签订合同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份,成交额两亿三千一百九十七万元,可谓盛况空前.历年来流传着“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说法,今天人们都说,“药都”盛名不减当年. 樟树古称淦阳,是江西省中部清江县古镇,有雨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明朝宣德年间  相似文献   

3.
赣江流域有个特区,人们称他为江西的“深圳”,她就是中国药都——樟树市。地处赣中腹地的樟树市,自古称“八省通行、四会要冲”;如今,十里码头是江西三大港口之一;一○五国道、浙赣线、京九九线(北京——九江——九龙)穿市而过,远有即将改造的大型民用机场,为樟树市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药业自三国时期开始发展,(?)为“药墟”,宋号“药市”,明清鼎盛,遂称“药都”。久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明清都派有“中使”坐镇樟树采购宫廷用药。建国后,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易大会,与会药界同仁,参展药材品种,年盛  相似文献   

4.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这是小时候就能琅琅上口的民谣。然而记者却从未曾前往实地领略这个有着1800年历史的药都。在第35届樟树药交会到来的前夕,记者赶到樟树,一探这个千年药码头。"千年“樟帮”铸辉煌"到达樟树已是10月13日凌晨2点多钟,晚秋的江南已是阵阵凉意,因为太早,樟树火车站广场显得有些昏暗,没几个人影。看到记者出来,几个人凑上来问要不要出租车,然而他们所指的出租车就是指由摩托车改装过来的三轮车。上车后与司机聊起来,他告诉记者,三轮车目前还是樟树出租车的主力军,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面包…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6月28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两岸茶文化论坛在药都——樟树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茶文化与两岸一家亲",来自两岸的160多名嘉宾欢聚一堂,聚焦两岸茶文化,探讨茶文化两岸关系的启示。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助理龙明彪,江西省政府顾问、党组成员熊盛文,《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钟河林,国台办交流局副巡视员陈昕,《两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樟树市素有“药都”之称 ,药业起自东汉建安七年 ,宋元成药市 ,明清臻于鼎盛。久享“药不到樟树不齐 ,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盛誉。近年来 ,樟树市以一年一度的“药交会”为契机 ,不断新建、扩建药材交易市场规模 ,在原有商品大世界药材市场的基础上 ,又先后兴建了药王街、奇灵药材市场。据统计 ,全市共有固定药材经营户 5 12户 ;零散户 2 3户 ,每年 10月中旬召开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 ,云集全国各地药业代表 3万余人 ,成交额居全国同类药材交易会之首 ,药业已成为本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业之一。长期以来 ,樟树市的药商结构较为复杂 ,可以说药…  相似文献   

7.
创设于1985年6月的宋庆龄樟树奖,是由宋庆龄(1893-1981)生前的追随者们为了纪念她、发扬她的精神提议设立的一个奖项,由中国福利会评选产生。该奖取名于宋庆龄生前钟爱的香樟树,它美丽、清香、坚韧,一如宋庆龄的伟大品格。至2004年,宋庆龄樟树奖共举行了12届颁奖活动,产生了90名获奖者。获奖人员均为在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成绩卓著者。2005年5月,第12届"宋庆龄樟树奖"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此次获奖者共有5名。他们分别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彭珮云、著名国际社会政治活动家陈香梅(ChenHsiang-mei)、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首席代表伍德琛(Dr.ChristianVoumard)、国际"微笑列车"总裁白坚龙(BrianF.Mullaney)、公安部刑侦局调研员祝燕涛。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辉县市百泉药都位于景色秀丽的百泉湖畔。经过改革,现已成为百泉中药饮片公司,主要任务是承办一年一度的中国百泉药交会。辉县市工商业联合会会长郭新富为了使有600年历史的药都再现风采,斥资对药都进行改造,现药都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会展中心占地面积5千平方米,内有经营展馆400间,能容纳国际标准展位200个,可供数万人同场交易。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13,(4):58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面积1461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1988年撤县建市,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7个扩权县(市)和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这里是夏朝的建都地、中国钧瓷的唯一产地和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获并保持  相似文献   

10.
樟树,亦称香樟,是宋庆龄生前喜爱的树木,也是她伟大品格的象征。为了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继承和发展宋庆龄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中国福利会于1985年6月14日,创设了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后改名为宋庆龄樟树奖)。在宋庆龄的榜样感召下,“樟树奖”团结和激励着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妇女儿童事业,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对加快樟树小城镇建设的调查和思考陈胜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村生活的一件大事。如何使村镇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并积极加以引导的工作。近年来,我市的经...  相似文献   

12.
《乡音》2012,(1):56-57
千年"药都"安国市,药业繁荣,英才辈出,这其中,有—位是辛勤耕耘、开拓不止的"孺子牛"——钮金木。钮金木是河北金木药业集团董事长,河北省政协委员、保定市创业标兵。金木药业集团坐落在安国市中国安国中药健康产业园区,是一座气势宏伟、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企业。企业门口"孺子牛"巨型雕塑牛劲十足,蓄势待发,象征着以钮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民增收等问题,成为上下关注的热点。樟树的农民能否以种植中药材为契机,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使药材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支点。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部分乡镇的药材生产进行了实地调查。樟树药业的发展自东汉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樟树中药材种植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药业历史悠久、名声在外,无形中增加了樟树药材的知名度;二是土地类型丰富,山地、丘陵、平原皆有,气候适宜,可满足多种药材生长需要;三是药材种植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他于百泉药都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使整合后的药都走出低谷,迎来了大发展的曙光。他用了3年时间,让具有600多年辉煌历史的药市重焕青春,使之成为辉县市乃至河南的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他就是河南省政协委员、辉县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郭新富。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5)
<正>"我最初设定的目标是1000万棵,开始种了3万棵,结果伤损不少,我就跟我员工讲,就算3万棵全部死掉了,那离我们的目标还有997万棵,努力在所不惜!"——台湾最大的牛樟树经营团队拥有超过60万棵牛樟树台湾树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6.
地区传真     
《当代广西》2016,(5):8-9
正第十六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第八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将同步举行第十六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和第八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简称"药博会")将于2016年5月16-18日在玉林市举行,同期还将举办全国药品保健品(玉林)威联交易会。第十六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以传统药物学的"保护、融合、创新"为主题,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壮大南方药都"为宗旨,打  相似文献   

17.
7月12日至13日,在宜春市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驻樟树市、高安市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对高安、樟树两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进行了视察。樟树、高安两市的主要领导陪同了视察。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简称"文化十二五规划")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发展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公民素质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关系到国际旅游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和前途命运。用文化引领、支撑和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十二五"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稳定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基层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基层党的建设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联系和发动群众,关系到党组织能否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是推动基层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将"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打通成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为基础,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富民为本"、农牧区管理制度创新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并指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及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