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了中学课程中与现实发展不相符合的内容,其中包括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日本的历史教育通常包含在社会科教育之中,是社会科教育的一环。到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普通学校的历史教育,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作为社会科教育一环的历史教育,突出其培养国民素质的教育本质;第二,在学科目标和内容方面,突出小学、初中和高中一贯性的教育方向;第三,以终身教育理论为现实指导,拓宽学科教育内涵。1989年,文部省新订《学习指导要领》,对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以前,日本经济的特征是高增长、低失业;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增长阶段,但仍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即使经济危机时也不例外。例如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所受打击最深,工业生产下降20.6%,而失业率仍最低,只有2.2%;在90年代的长期萧条中,失业率也维持在3.5%以下。为什么在国土面积只有美国的1/25,而人口却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能长期保有如此低的失业率?在世界失业人口将近10亿,即近30%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的今天,研究日本低失业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仅就日本低失业的成因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法律改革和妇女基本权利 二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主体的占领军,在日本社会进行了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由此翻开了日本社会民主化的新篇章。其中与妇女关系最密切的是:给予妇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的中小企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其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依靠先进的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依然保持较高的竞争实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提升的各项扶植政策,同时,民间及业界团体的努力和实践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体制改革,而改革实施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界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的正常与否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藉由企业界的科技发展来提升一国整体技术水平,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奋斗目标。资源有限的岛国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措施及政策上的周延考虑,为我国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参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本战后的民族主义文学表现在对侵略战争的认知态度、对日本战败的屈辱感受和右翼民族主义的复兴。日本“战后派”的作品很少反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相反还存在有意无意弱化甚至掩盖战争“侵略本质”的倾向。以林房雄为代表的右翼作家变本加厉,民族主义思想走向极端化和系统化。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日本当代文坛“集体失忆”,将目光转向个人内心的不安和日常生活,形成“反抗战后”的文学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极右作家,强调民族精神,美化侵略战争,谋求世界霸权。战后日本文学民族主义的根底是日本民族优越论。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社会福利政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世界上学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多。在日语教育国际化的推广过程中,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完善体制、设立推广机构、制定发展战略等举措,推动了日语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日语教育国际化不仅传播了语言本身,对促进海外了解日本、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政治理念是主导国家政治的基本观念.尽管战后日本具体的政治政策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但概括起来,其政治理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非武装中立"、"经济立国"、"国际国家"和"参与建构世界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现行《日本国宪法》是1947年实施的.宪法从诞生之日起"修宪"、"护宪"之争从未间断.在60年的宪法斗争中焦点始终是宪法第9条.由于第9条规定了禁止日本拥有军队和享有交战权及集体自卫权,限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因此人们又将这部宪法称为"和平宪法".1在推动修宪的势力当中,自民党和右翼势力始终首当其冲.而社会党、日本共产党和工会一直是坚定的护宪力量.考察宪法斗争历史及现状,分析护宪运动陷入低潮的内外因,将有助于理解当前安倍政府的修宪政策,能够预测今后宪法斗争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人的公私观经历了三次变迁。战后初期,随着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天皇制及家族制度的解体、"灭私奉公"观念的淡化以及自由民主人权意识的上升,私的立场得到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时期,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成为日本新兴的共同体,日本传统的主从关系支配下的拟家族式的序列等级制,以及"恩情"与"奉公"的伦理融入企业制度中,日本人的奉公对象普遍指向企业,公的意识高涨。泡沫经济破灭后,终身雇佣制的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受到冲击,个人能力主义上升,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弱化,重视家庭及个人之私的趋势抬头。与此同时,对爱国心的强调、以及在国家之公与个人之私之间构筑社会公共层面的呼声,体现了日本人公私意识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技术引进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了近十年中的第三次衰退,表现有六个方面:一是个人消费、设备投资、住宅投资等民间需求下降;二是政府的公共投资仍在减少;三是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萎缩;四是失业率创历史纪录;五是通货紧缩趋势加快;六是股票市场疲软。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不乐观,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2.2%下降至2001年的-0.4%;失业率由2000年的4.72%上升到2001年的5.0%;;消费品物价上涨率2001年为0.7%;日经指数2002年1月2日收市报10542.6点,比2000年12月31日下降了33.9%。日本经济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17.
试析战后日本外交中的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外交的性质曾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既有助于对战后日本外交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今后日本外交的走向,很有现实意义。实际上,战后日本外交的最显著特点并不在于“被动”还是“主动”,而在于它的实用主义性质。以合理主义、行动主义、机会主义、非意识形态化和商业主义为内涵的实用主义外交为战后日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其结果而言是相当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选择在亚太地区推行重振战略、大国战略和拓展战略,逐步减轻战后体制束缚,恢复亚太强国地位,进而掠夺发展空间。三步战略目标明确、实施有序,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帮助日本洗脱战争罪责,骗取国际信任,攫取发展资源。这其中饱含了日本政府的政治谋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由于日本亚太战略始终偏离正确轨道,并且为转嫁政府执政危机服务,所以很难取得最终胜利。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微妙。不能对日本保守政府抱有太多幻想,以防落入圈套,可以尝试联合国际力量,强化战后制裁体制,防止日本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政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彻底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日本教育如此得以迅速普及和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肯于进行大量的教育投资。因此,本文就战后日本教育经费结构及其投向作一分析。 一、公共教育费 公共教育费是指国家(中央)和地方(即地方公共团体——都道府县、市镇村)分别在设置的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公民馆、图书馆等)、教育行政机构(文部省、教育委员会)所支出的经费。简言之,就是国家和地方在公共财政中支出的国家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的合计额。  相似文献   

20.
试析战后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制度经济学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但直到1987年这一概念才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正式提出。 1996年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报告中 ,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理论论证 ,使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定义 ,在不同论著中不尽相同。综合OECD的报告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学术研究 ,我们把国家创新体系定义如下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一国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等有关部门和机构 ,在一定的内部运行机制下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国家创新的网络系统。对这一概念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