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安保与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雅典奥运会前夕的大停电和北京"7·10"暴雨向我们提出了危机管理问题.危机管理的对象是危机,它具有不确定性、应急性和预防性.目前,我们的危机管理停留在危机处理上,尚未形成新的控制体系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为此,我们应当建立早期预警和危机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设立专职机构,提高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危机处理应对能力,建立综合性公用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
纵观世界,在美国"9·11"、疯牛病、禽流感这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逐步进入了风险社会,传统危机管理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从探讨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入手,在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危机管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危机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是适用于各种具体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而又凌驾于具体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普遍方法.本文从制度途径入手,分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建立独立的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和联动机制四个维度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4.
邱美荣 《外交评论》2007,45(6):33-43
当前,国内学术界鲜有从危机管理视角来研究反恐,本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从反恐视角研究后"9·11"时期美国危机管理所发生的变化,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危机管理战略在国家战略层面,发生了从维系两极体系的稳定和平衡到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变化,在战术层面,则由"威慑"和"遏制"战略转变为"先发制人"战略;在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中,突出强调军方参与危机管理的角色及作用;在反恐危机管理手段上,除加强早已使用的军事手段外,还对美国的联盟体系进行洗牌,以志愿联盟和双边联盟取代传统联盟和多边联盟。  相似文献   

5.
校园危机管理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美国高校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形成一套预防为主与信息公开的危机管理理念、构建了强有力的三方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了科学化的校园危机管理机制.立足于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借鉴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从信息公开、组织保障、机制创新、校园危机管理研究四方面入手,对促进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我国似乎正处于一个危机四伏、危机四起的时代。面对危机,危机管理部门总是疲于应付,却不能有效应对,似乎又经历着"危机管理的危机"。通过对危机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制度化、系统化的危机管理组织和业务流程,在整个危机管理活动中形成一种环形危机信息传导反馈机制,以及协调高效运转的危机管理回路。  相似文献   

7.
预警救治恢复——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RS疫情的爆发,对于我国政府是个极大的考验,从最初的仓促应战到后来的矫枉过正,充分暴露了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危机转化为工作的契机,切实推进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危机管理不同于常态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依据危机周期的发展进程,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预警机制、救治机制和恢复机制三个方面.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必须努力做好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危机法律、公开公共信息以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海洋危机管理客体即海洋危机具有复合性与区域性等特点,而我国的海洋危机管理主体却具有相对分散性和职责交叉性,由此导致目前我国相对分散化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解决海洋危机的现实需要,海洋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协调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海洋危机政府协调机制需要具备内外部条件才能建立并运行,在内外部条件以及与危机管理结果的动态调整中,海洋危机管理协调才能不断得到优化.我国应该从协调机构、制度以及内部信任文化建设上入手,完善我国海洋危机管理的政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管理是关键,如果处置不当,容易造成危机的扩大化,将会给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和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此,加强危机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危机信息过程的有效管理便成为处在现代化发展关键时期所要认真思考的一项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河南"钴60事件"的信息管理过程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从其信息封锁、信息无序、信息纠正、信息对称四个方面实证研究来看,我国在公共信息管理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我国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过程须从信息公开、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媒体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加强危机管理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经常性课题,必须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危机管理必须始终从大局出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标本兼治,健全体制、完善击制,努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维护农村安全的主要途径。严峻的农村公共安全现状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农村政府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和健全农村政府危机管理法律,坚持农村危机管理与城市危机管理并举,农村危机管理法律与具体应对法律并举,农村危机管理综合法律规范与规则细化并举。政府应当从突发公共事件产生机理入手,通过系统科学的规划,从根源上遏止或降低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几率;整合法律条文和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制定农村危机管理综合法律,并细化相关规范,增强农村危机管理法律规范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从有文字历史起,人类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管理并不是指对于危机的被动应对,而是一种包含有危机前的预测预控的主动的防患于未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危机管理立法思路,也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全面的立法思路。危机管理立法首先需要认识“危机”,充分把握危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法律规制;惟如此,才能有备无患、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为应对互联网触发或者扩大的公共危机,传统的公安情报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把握公安情报工作与公共危机管理之间的契合点,是二者从陌生走向互动的逻辑起点。实现公安情报工作与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响应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网络日常维护及监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情报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危机管理需要借助载体平台得以实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对高校突发事件具有快速的跟进性,促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后天的联系,借助网络平台对于做好高校危机应急管理具有整合功能,进而生成高校危机应急管理的"载体合力",促进高校危机事件的有效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大学生危机事件在校园中频频爆发,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通过对"2006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部分学员的调研发现,大学生危机管理工作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要开展大学生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下政府危机管理对于解决"政府失效性"问题,提高社会自救助的能力和确保政府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的忽视、公民自身参与意识的淡薄以及国家缺乏相关方面政策法律的保障,使得我国公民在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许多困境。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政府、公民自身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公民参与政府的危机管理,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监狱在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思维和行动约束、思想意识淡薄以及监狱危机管理制度供应不足。建立监狱危机管理制度应遵循四个原则:应急管理原则、信息公开原则、权利保障原则、积极预防原则。监狱危机管理法治化是监狱工作的必然取向,实现危机管理法治化的基本要素包括了以法律授权的形式,建立监狱应急法规体系;构建规范处置机制,健全监狱危机管理制度;从法益保护的视角,理顺危机管理职责权利;强化人员素质,提升警察危机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8.
沸沸扬扬的"丰田事件"犹如汽车行业的一次"海地大地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引发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大动荡和大变革。而丰田也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全球信任危机。影响此次危机的因素无疑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权力角度剖析丰田在此次危机管理中的失误,并提出有效运用权力因素进行危机管理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危机管理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危机状态下的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是时代的新课题。政府危机管理策略是关键 ,它包括建立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危机管理反应和恢复计划、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实施有效的危机处理策略、执行危机反应和恢复管理。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处于各种危机频发的转型时期,城市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面临着多元化危机的威胁。城市应该通过建立城市危机管理核心决策机构,建立一套城市的危机应急联动体系,借鉴先进的危机管理理念,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以及完善城市的危机应对网络体系,来构建出高效的城市危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