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华 《乡音》2021,(2):50-51
定州雪浪石,有"中华第一名石"之称。此石系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所得,"黑石白脉"的纹理,若雪浪滚滚水珠跳跃,令诗人思绪起伏,感慨万千,赋雪浪石诗,题雪浪石铭,赋予其深刻浑厚的文化内涵。"雪浪斋"与"众春园"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礼部尚书苏东坡被贬定州任知州。在住所菜园偶得一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仿佛石间有百泉涓涌、浪花飞溅,苏东坡定名叫"雪浪石"。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小传     
十六、心系灾民元祐四年(1089)七月,苏东坡就任知杭州新职。15年前他曾在杭州担任过通判(副州长),这次旧地重游,湖山风景依然秀丽宜人,对于一个将要进入暮年的人,此行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他却难以安下心来享乐,因为杭州一带正遭受着严重的水旱灾害。他到任的上一年,包括杭州、湖州、苏州在内的浙西七州发生水灾,大水淹没了农田,直到他到任的这一年五六月水才退。因此这一年早稻未能栽种,只能种晚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小传     
十一、耕耘东坡元丰二年(1080年)年底,苏东坡谪贬黄州的命令下达,第二年正月初一就上路,在大儿子苏迈陪同下,经过一个月的陆路跋涉,二月一日到达黄州。他的家属则乘船经扬州进入长江,五月底也来到黄州。苏东坡一家人在黄州住了四年,过的日子与以前就大不相同了。苏东坡是以罪人身份被遣送到黄州的,他的“团练副使”官号,只是空名,没有一般地方官的生活待遇,首先连住的地方都没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3)
<正>他在台湾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服过了兵役,又经过半年准备,2010年到北京大学开始硕博连读。四五个365天里面,留在他脑海中的最深刻记忆,是初到北京时赶上的那场大雪。再过一周时间,他就将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了。他告诉我们,毕业了,一定要抽时间当一回背包客,世界那么大,很想去看看。他音调稍嫌低沉,但是谈锋很健,且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并愿意通过  相似文献   

5.
江苏扬州,滚滚长江在这里洞开心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儿女。于海洲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江苏省扬州市,21岁的于海洲走马上任,当上了扬州弹簧总厂的厂长。有着"少帅厂长"之称的于海洲,凭着一腔热血,用道德与真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建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的扬州弹簧厂。他从零开始将该厂发展成为拥有近亿元资产的企业。1984年,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国有扬州弹簧总厂。1994年,于海洲经营的扬州海龙公司一跃成为扬州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达到3000万,名列江苏省企业综合指标50强的第26位;1995年,他来到河南这块热土,投资3000万元在济源创建了北方冶炼公司,  相似文献   

6.
李卫督浙     
<正>李卫是江苏徐州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殁于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家庭富有,为此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出钱捐了个兵部员外郎的官职,此后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又升任云南布政使,仍管盐务。雍正三年又调任浙江巡抚。雍正五年,更被特授为浙江总督,直到雍正九年调任直隶总督,主政浙江前后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小传     
《春秋》1998,(4)
四、家庭的幸福与不幸苏东坡的第一位夫人姓王名弗,结婚时苏东坡19岁,夫人16岁。结婚之后,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两人在学问长进和品德修养方面都互相帮助,互为良师益友。结婚前,苏东坡知道王弗很贤德,孝敬父母。婚后王弗又善事公婆。但苏东坡不知道王弗是否读过书,因为她从来没有说过这件事。两人在一起生活,苏东坡注意到,他读书,王弗就整天不离开他,起初苏东坡也不知道王  相似文献   

8.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二十日,已年过六旬的苏东坡因哲宗病逝,徽宗即位,宽赦元祐旧臣,得以奉召内迁,要从谪居三年的海南岛搭乘木船“量移廉州”(即在廉州等候任命,廉州即为合浦)。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给传统商业行为带来巨大冲击六年前,我和一个很要好的商人朋友交流,我说刚刚推出了淘宝网,希望他将生意搬到网上做,他说再说吧,有很多时间呢。四年前,我又让他将生意搬到网上,他说现在忙不过来。两年前,他跟我说,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小传     
二十二、谪贬岭南元祐八年(1093)冬天,宋朝的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宣仁后去世,宋哲宗亲政,一批曾在宋神宗时期借变法得势而在宣仁后听政吋被贬斥的政客,受到了宋哲宗的信用,而曾受宣仁后重用的人,现在都受到排斥和打击。那些政客最恨的是司马光和苏东坡。司马光早已去世,苏东坡成了他们打击的重点。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宋  相似文献   

11.
李默庵已年逾九旬,他是海峡两岸黄埔军校一期生中尚健在的几个人之一了。 自李默庵由美国回国定居,他工作之余,最大的愿望之一,是写一篇回忆他和周恩来的交往和友谊的文章。他一次又一次地提笔,但是由于年迈,毕竟有些力不从心。他一次又一次地向笔者讲述着他和周恩来的黄埔师生关系以及怀念周总理的感情,笔者遵照李老的愿望,在这里写下如下的文字。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0,(11)
1995年春天,荆福生调任宁德地委书记。这里曾是父亲南下的第一站,今天他又来到了这里,命运似乎注定了他要和闽东321万人民的心息息相连,注定了他要走一条辉煌与痛苦相伴的道路。上任之初,荆福生感慨万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闽东仍是全省经济发展最滞后的革命老区,仍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各项基础工作十分落后。别过了年迈的老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的妻子和刚刚读初中的独生女,他选择了老区321  相似文献   

13.
正"五月坐看平流雾,六月收割百花蜜,七月采摘百香果。一年四季,可以在此住民宿、看白鹭、做手工、种多肉。这里很小,一半山水,刚刚好。"一首民谣,生动地唱出了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的如画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半山村旅游业的兴起,是近年来尤溪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推动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元丰六年(1083),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一日,好友王巩(字定国)从岭南返回京城,路过黄州去看他。王巩是东坡好友,因乌台诗案而受牵累,被贬至岭南宾州。对于朋友因他而获罪,苏东坡心中很是难过。看到王巩来看他,苏东坡的心情可想而知,置酒会饮,谈笑风生。席间王巩的侍妾柔奴(酥娘)“善谈笑”,东坡问日“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坡叹其善应对,赋《定风波》一阕以赠之……  相似文献   

15.
心系统战     
叶昭垲同志自1998年调任息县县委书记以来,非常重视统战工作,多次在四大班子联席会议上强调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到息县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两次组织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个班子的领导,专门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组织县委常委专题讨论研究统战工作。他还亲...  相似文献   

16.
<扬州府志>里有一个"骑鹤下扬州"的故事.大意是几个酸腐文人在一起聚会,各自表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愿意当官的,有愿意发财的,也有愿意做神仙的.最后一个出语惊人,将前面几位全部"毙"的吐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升官发财,得道成仙,他一样都不能耽误!  相似文献   

17.
生命如炬     
“刑警是男人的事业”1991年,吴鹤杰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浙江省萧山市公安局政保科。1995年,因为工作需要,他被调入市北派出所当起了责任区民警。尽管一直以来想当刑警的愿望没有实现,吴鹤杰始终坚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大量的群众工作实践中,他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如何依靠群众做工作。所有的这些都给他今后踏上刑警的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吴鹤杰因为工作出色,从一名普通民警走上了中层领导的岗位,调任城西派出所副所长,成为当时公安局最年轻的中层领导干部之一。2000年3月,吴鹤杰终于开始了他梦寐以…  相似文献   

18.
清代经学家万斯大在《周官辨非?天官》中有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意思是说,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去做.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古往今来,心里装着百姓安危冷暖,倾情解决百姓"急难愁盼",是为官执政的大事.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于澶渊,洪水汇于城下,他"衣亵履屦""庐于城上",数十天坐镇指挥不回家,守住了城池安全,确保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相似文献   

19.
苏灿 《政协天地》2009,(2):86-87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确实,苏东坡从政40年,不论是在朝廷任职,还是在地方做官,甚至被贬于蛮荒之地,他都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在常州企业家代表团赴东北产学研对接活动中,有一位年轻企业家尤其专注,每到一地,他都很认真地考察咨询、做笔记,时而又专心致志地思考。在大连理工大学这一站,他更显得忙碌。原来,在这里他找到了与自己理念相一致的科技环保项目——生物治污工程。他就是常州市钟楼区政协委员、金梓企业集团董事长谢小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