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荣 《求是》2013,(1):41-43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定为"五位一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江西作为生态大省,要切实按照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继续巩固提高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作为广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的法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中,统一战线可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它提供精神动力和力量支持。在新阶段,迫切需要适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新政策,创新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模式,推动江西实现真正的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3.
洪梅 《理论导报》2010,(10):16-16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鄱阳湖是江西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党中央、国务院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实现我省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是绿色文明的回归和高级化,以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型为标志的绿色工业革命即将来临。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由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策应了世界潮流,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当前须从生态文明系统的解构入手,全方位推进和创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宜春,这个建设中的江西省第一个生态城市,要积极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全面融入,顺势而为,努力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笔者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结合本地的实际,就宜春如何加快绿色崛起,提出几点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专章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命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新概念。习总书记也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他曾经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永修县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山水牌,吸引更多朝阳产业落户永修,努力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者。一、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园区永修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星火工业园在2008年就已经列入了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2,(17):19-20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省委、省政府自觉坚持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作出了建设绿色湖南的重要决定,今年4月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提出了加快建设绿色湖南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谷红  胡遥虹 《求实》2008,(2):59-61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建设生态江西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对建设生态江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创建生态城镇;完善生态江西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廖平玥 《学习月刊》2012,(24):94-9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恩施市新塘乡坚持尊重门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铜鼓要实现追赶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发挥山区生态资源富集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铜鼓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0,(5):32-33
今年2月9日,备受关注的《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标志着江西省正式吹响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号角。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为基本依据。结合环鄱阳湖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纲要》确定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规划范围,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5市以及抚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51个县(市、区),面积7.49万平方公里,人口2555万人。  相似文献   

13.
江西的选择:工业化的绿色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才茂 《求实》2002,(8):37-40
江西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选择工业化的绿色道路。工业化绿色道路不仅内涵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而且内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发展理念。因此 ,必须对传统的发展观、生产观、消费观做出新的超越 ,必须对产业结构、技术支持、管理体系、制度保障进行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4.
陈文华  彭波 《理论导报》2014,(2):19-20,25
正一、在江西大力发展创意经济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创意经济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引导、以高层次消费需求为依托,通过创新和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转型的新经济形态。著名的经济学家霍金斯在他的《创意经济》一书里指出,全世界的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在递增。在中国,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创意经济,正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产业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从上海、北京、深圳等国际化都市快速向各地中心城市扩展。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和创意社会的建设,成为各地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生态立省:江西绿色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生态立省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绿色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江西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关系到江西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以生态立省为载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选择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创建山川秀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富有江西地方特色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汪冰 《理论导报》2011,(1):29-31
新年伊始,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围绕回顾总结十一五,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争当全省跨越式崛起的排头兵,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示范区,本刊记者专访了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夏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较多的困难挑战,突破绿色金融发展瓶颈应注重以下四方面:一是要按"中央部署、地方推动"的原则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三是要培植绿色投资者,倡导居民绿色消费;四是要增加绿色信息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程水栋 《理论导报》2014,(4):24-24,30
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年来,江西掀起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这是赣鄱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江西奏响的动人旋律,是谱写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崭新诗篇。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两个战略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鄱阳湖地区是中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中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