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恶劣严酷的地域环境与闭塞落后的历史局限,长期以来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在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闭王国,与雪域之外的信息传递总是以一月、两月、数月不等的时间单位来计算的。进军西藏电台开道1950年,成都战役胜利后不久,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进军西藏,建设边疆”的伟大号召,我刘邓大军氅下的英雄部队18军,红旗西指,浩荡西去,挺进西域。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领导同志对进藏部队的通信联络极为重视。当时,进军西藏的沿途,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通信设施,前后方的信息沟通只能靠电波的“空…  相似文献   

2.
1950年1月,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贺龙、李达、张际春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统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改为西南军区)第十八军等部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忠勇地担负起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从此,邓小平的名字就与西藏这块神圣的土地及生长在这里的勤劳、智慧、朴实、勇敢的西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着眼于从政治上解决问题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体进藏的高级干部,在经营西藏事务时要有大局观念,注意从政治上观察和解决问题。这种思想,早在二野部队进军巴蜀途中,路过湘黔交界…  相似文献   

3.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贺龙、李达、张际春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统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改为西南军区)第18军等部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忠勇地担负起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从此,邓小平的名字就与西藏这块神圣的土地及生长在这里的勤劳、智慧、朴实、勇敢的西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祝辉 《党史博采》2002,(12):14-16
1950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在四川乐山举行了庄严的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会后,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前方部队进军西藏,33岁的军参谋长陈明义担负起了补给运输和修路建机场的重任。从1951年1月至1954年12月,他率领十万筑路大军,在空气稀薄的西藏高原上,艰苦奋战,建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康藏公路,使西藏从此和内地紧紧联  相似文献   

5.
1950至1952年之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是一次特点鲜明、意义非凡的战备进军。中共中央、西南局对进驻部队第18军进行特殊的政治训练,第18军将士深刻认识到进军西藏是一项光荣的战备任务。第18军在政治上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搞好统一战线;在经济上不吃地方,生产自给;在交通上构建运输网;在军事上进驻交通要道和边防前哨,从而构建一套新型的中国西南边疆的国防体系。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不仅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而且改变了西藏"有边无防"的历史,巩固了喜马拉雅山边疆。  相似文献   

6.
进军西藏"补给重于作战"解放成都的战役刚刚结束,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配合下,于4月开始组织向西藏进军。第二野战军随即确定由第18军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由于西藏距内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加之语言不通,向西藏进军成为一场"补养重于作战"的特殊战斗—进藏部队的给养,几乎全部要由内地筹措,随军前送。为此,1950年1月13日,刘伯承和邓小平等联名向二野发出《关于动员全军支援十八军进藏的指示》。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为配合兄弟部队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新疆军区于1950年春组成了独立骑兵师,以骑兵第1团第1连作为进军西藏阿里地区的先遣连。1950年8月1日,总指挥李狄三率先遣连从新疆于阗县(今于田县)出发,以惊人的毅力徒步跋涉数千里,跨越昆仑山、冈底斯山,胜利到达藏北高原,一举挺进阿里,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  相似文献   

8.
正郝克勇这位开国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是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在国民党38军里,他培训中共干部和发展中共党员达几千人;为便于在隐蔽战线工作,毛主席将他原名改为"范明";他孤身涉险,面交密函,促成陕北国民党保安部队起义;他带领部队,历经4个多月,创造了从北路胜利进军西藏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机场修建势在必行康藏高原地广人稀,交通闭塞,进军西藏部队给养相当困难,又不能就地筹粮。为此,1950年12月下旬,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政委胥光义、18军后方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明义、18军53师师长金绍山、西南军区空  相似文献   

10.
略论毛泽东和平解放西藏的后勤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毛泽东针对当地特殊的政治社会状况和险恶的地理交通条件,始终高度关注进藏部队"给养供应麻烦多"的后勤保障问题,适时提出了"不吃地方"、"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生产与筑路并重"等一系列方针。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不仅解决了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问题,促进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顺利实施,而且发展了西藏地方经济,增强了民族团结,争取了西藏民心,产生了超出军事意义的深远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横贯着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天路"、"神路"的公路,将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地连接起来——它就是青藏公路。这条曾经担负着85%的进藏物资、90%的出藏物资运输的公路,是开国上将慕生忠在上世纪50年代初率部修筑的,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青藏公路之父"。2.8万头骆驼几乎全部覆没1953年底,为了解决驻扎西藏数万军民所面临的缺粮困境(注:当时进藏部队约有3万人,每天仅粮食就要消耗四五万公斤,而中央对进藏部队有明确规定:进军西藏,不吃地  相似文献   

12.
50多年前,张福林所在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拂去解放大西南的征尘,又奉命马不停蹄地从美丽的成都平原踏上进军雪域高原西藏的征程,部队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英明决策。张福林所在的连队首先展开了征服险山恶水和冰川的筑路战斗,在高寒缺氧,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张福林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把自己的智慧和热血献给了新中国,献给了川藏公路,献给了西藏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西藏军区授予张福林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记一等功,他所在的班被命名为“张福林班”。一、登上“伸手能摸天”的雀儿山张福林,1926年出生…  相似文献   

13.
文俊 《红岩春秋》2020,(6):22-24
正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5月,第二野战军先后接到中央"准备两个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南进军,经营川黔"的命令及解放和建设云南、西康、西藏的任务,积极准备进军西南。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央领导致力于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一腔心血、满腹深情。1950年初,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为使西藏人民尽早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毛泽东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并作出了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1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西藏视察时,把50年代初期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将士戍边的艰苦奋年作风誉为"老西藏精神",并称赞西藏军区第一任政委谭冠三将军是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出生于湖南耒阳的谭冠三,曾跟随毛泽东、朱德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漫漫岁月里,他将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了西藏这片热土,奉献给了西藏人民。进军西藏:誓将热血洒雪山新中国建立后不久,遵照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中央军委慎重考虑后,将进军西藏的重任交给了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局和第二野战…  相似文献   

16.
西藏,恶劣严酷的地域环境与闭塞落后的历史局限,长期以来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在50年代初以前,西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闭王国,与雪域之外的信息传递总是以一月、两月、数月不等的时间单位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17.
正张国华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能征善战,军政兼优。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率部进军西藏,扎根西藏17年,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进军西藏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指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影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他还要求,进军西藏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1月8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贺龙在大西南战役刚刚结束之际,就为迅速落实中央和平解放西藏这一特殊而伟大的战略任务运筹帷幄,在百废待兴的繁忙中,亲自拜访和请教藏学专家,为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制定进军西藏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思贤若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党中央从战略的全局将西藏的解放提上了既定的目标。毛泽东决定以即将率部解放大西南的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主要承担进军西藏的任务。10月,中共中央决定新成立的西南局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西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贺龙…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第二野战军和18兵团等部向川、滇、黔、康等省的胜利进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战略追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作战;随后,向雪域高原———西藏的进军及西藏的和平解放,使整个西南23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篇章。这次作战的主体部分———向川、黔进军,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约90万人,解放了除西藏外的四个省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确作战方针结出的硕果,是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卓越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20.
对进军西藏的意见①(一九五○年一月八日 )中央请转毛主席并贺 :一、毛主席及德怀 ② 同志关于西藏问题的两电 ③ 均收到。经我们考虑后 ,完全同意于今年即九月占领全藏。根据敌情 ,尤其交通经济条件说来 ,在兵力派遣上先以一个军去 ,惟在开辟时 ,则准备以另一个师给予加强之。在康 ④ 藏两侧之新青两省及云南邻界 ,各驻防兄弟部队如可能时则予以协助 (原马步芳 ⑤ 骑兵经玉树入康 )。二、拟定以二野之十八军担任入藏任务 ,以张国华 ⑥ 为统一领导的核心 ,已指令该军集结整训 ,并召张及各师干部速来重庆受领任务 ,解决进军西藏中的运输诸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