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他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深爱的妻子死于车祸,交通部门的鉴定结果是司机没有责任,那位肇事司机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了一些钱。妻子死后,他和3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他想这辈子再也不能接纳第二个女人了。他决心把儿子养大,培育儿子成人就是他最大希望了。但是命运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儿子吵着要一只风筝,他给儿子买了一只,儿子便在房里玩,不知怎么,风筝掉到了窗外,慢慢向地上飘去。儿子爬上窗台上去抓,他看到儿子时,儿子的身影只在窗口闪了一下,就不见了,随即楼下传来一声沉闷的声音,随即惊叫声、救命声传来。他失去儿子之后,生活的支柱全倒了,他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嘴里总是喃喃说着妻子和儿子的名字。他的父母企图让他分心,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万般无奈之下,他被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医生对他的父母说,让他到精神病医院来可能对他是一种刺激,让他先回家,我上门给他诊病,并告诉他的父母要配合他的治疗。医生来到他的家里,谆谆善诱和他交谈,慢慢地他能与医生交流了,并且能吃一些粥之类食物。坚持了半个月,他的精神状况有所  相似文献   

2.
前阵子频频亮相内地荧屏的香港明星罗嘉良最近又在一部内地投拍的都市商战情感剧《情义两重天》中饰演男一号,在剧中他的角色是一个敦厚持重、极重感情的都市男人形象,与之前他在内地走红的几部戏中饰演的角色相比,人物的命运更加坎坷,常在电视剧中让大家一睹精湛演技的罗嘉良还  相似文献   

3.
郑斌 《工友》2011,(11):51-51
万刚与吴敏夫妻两均是70后,日前发现自己上高一的儿子万凡性格突然大变,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在家里与父母顶撞。孩子的这一问题让夫妻俩心力交瘁,已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夫妻俩搞不懂以前很听话的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相似文献   

4.
医院留言簿     
刘虹利 《工友》2008,(6):60-60
从前有一个豪爽仗义的人,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我自小闯荡江湖,结交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的朋友只有一个半。"儿子听了不明白,朋友还有交半个的?父亲对儿子说:"等你去见过我的这一个半朋友,就会明白了。"父亲去世后,儿子先去了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6,(1):64-64
问:我和妻子通过诉讼离婚。但在孩子的抚养权上争执不下。儿子已11岁,平时与妻子的父母住一起的时间较多。如果儿子自己选择,会选择与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凤儿 《农村青年》2013,(10):41-44
10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他已在家里做家务活挣零花钱;14岁,同龄的孩子备战中考,他己在课余时间摆地摊卖孔明灯“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大学报到,他则手拿湖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公司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在父母的支持下,90后的他,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品味了创业的艰辛。也享受了学业与事业齐头并进的甜蜜。他说,创业与学习并不矛盾,学习是枯燥的,但创业可以让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我是云南省铁路第一工程公司的职工,同时,我还是一名离异多年的单身母亲。离婚前,我与丈夫有一对儿女,协议离婚后,女儿归我抚养,儿子则由他父亲抚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对儿女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刚开始,孩子的父亲每个月给300  相似文献   

8.
感恩     
《工友》2007,(6)
母亲节期间,一项针对“感恩”话题作的调查显示,8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而作为感恩的方式,“给父母洗脚”和“给父母磕头”遭到了大多数孩子的反对。(5月20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9.
他生下来就是个瞎子,开始父母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听医生说,治好他这双眼睛起码要花5万块钱,而且还没有把握时,父母彻底绝望了。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于是他被丢在了一个陌生城市的火车站。  相似文献   

10.
都是一辈子     
田野  焦海洋 《工友》2012,(1):54-55
1.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小明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相似文献   

11.
一林 《工友》2014,(5):58-58
正【孩子怎么教?】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师:您影印过文件吗?众:影印过。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自己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12.
铁算盘的账     
林华玉 《工友》2014,(9):64-64
正韩家屯的韩老二解放前在私塾上过学,打得一手好算盘。生产队的时候,他干会计兼保管,整天算盘不离手,只要是他经手的,一根草棒也不会丢失,所以得了个外号叫铁算盘。韩老二有个儿子名叫韩涛,从小学开始年年都能给他爹拿回家一个大红奖状,有人问他:"老二,你一年要给儿子拿三百元的学费,儿子一年给你拿回顶多值五毛钱的奖状,这不划算呀!"韩老二嘿嘿一笑,指着奖状上的红章说:"你们知道啥,这是最合算的买卖!"那人问:"怎么说?"  相似文献   

13.
待夫如子     
王希财 《重庆工运》2003,(10):58-58
一位朋友和她的丈夫从“蜜月”起开始吵架,一直吵到孩子20岁。近几年,年逾不惑的他们突然变得“恩爱”起来。问及朋友,她说:“我以前对丈夫总是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惯。那天儿子和他爸在一起吃饭,我望着家里这两个几乎一般高的男人,回想我们共同经历的过去,突然,心中闪过一道亮光,在养育儿子的20年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容忍了儿  相似文献   

14.
最笨的那只蛋是只好奇的蛋向真明出生在一个穷山沟,只读完初中便辍学了,因为徒有四壁的家再也无法支付那并不太昂贵的学费。父母开始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要强的他却在一个深夜偷偷离家出走,徒步到了县城,他想尽办法混进车站,冲上了一辆就快开了的列车。一觉醒来,他才明白,自己到了广州。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中盲目穿行,落魄无助的他落泪不止。在职介所,向真明见人就问:“要不要做事的,给饭吃就行。”三天时间他不知跑了多少里路,脚都磨出了血泡,可没有谁肯请他。刚好那天晚上下了场大  相似文献   

15.
小非 《农村青年》2010,(8):25-27
12年前,他在煤矿打工时。1岁多的儿子被抢走。为了找到孩子。他泣血寻遍大半个中国,花光了40多万钱财,即便骨折了也要拄着双拐前行,为此他一贫如洗,靠救济生存……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4,(5)
《工友》编辑部:我的儿子与同事朱某在工作中发生了争执,后来发生打斗。第二天早上,朱某埋伏在上班的路上,趁我儿子不备时,捅了他三刀,儿子现住在医院,朱某却已逃之夭夭。儿子是在上班路上出的事,并且是因为工作中的问题与同事发生争执而受伤,请问这能否算作工伤? 黄柳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09,(3):48-49
问:张先生与邹女士于去年5月离婚,5岁的女儿归邹女士抚养,张先生每月给付抚养费400元。今年春节期间,邹女士带着女儿来到张先生父母家拜年,张先生的父母及姐姐、弟弟均给了孩子压岁钱,算下来有800余元。随后,张先生与邹女士商量,因为这笔钱是自己家人给的,能否冲抵两个月的抚养费。谁知邹女士当即拒绝,表示这笔钱与张先生无关。  相似文献   

18.
合艺 《工友》2011,(12):43-43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很多父母公认的育儿宗旨,但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可不这样想,他对女儿蔡欣怡的教育理念归纳起来就是简单而彪悍的一句话:把女儿当狼来养!  相似文献   

19.
李保 《农村青年》2009,(5):15-17
交不起70元学费 被迫辍学务农 樊富强出生在湖北省石首市,父母一共生了4个孩子,他排行老二。1985年,他随父母来到洞庭湖边的北洲子农场(现北洲子镇)。因为兄弟姊妹多,在农场,他们一家最困难,经常连基本的口粮也难以为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相似文献   

20.
开心园地     
《工友》2014,(9):62-62
儿子上一年级了,为了培养他多读书,我便给他买了本《水浒传》的彩绘本。儿子很喜欢看。今天,儿子问我:“爸爸,五花大是谁?”我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水浒中有个五花大,就让儿子把书拿来,书上赫然写着:“李逵一觉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