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必须想好下一步的出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倡生态理性的作用,但是生态理性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以生态非理性作为辅助,生态理性动力机制的不足要求生态非理性的协助,生态非理性的扬弃帮助生态理性重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生态非理性的作用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刘旭芳  王明安 《传承》2014,(8):84-85
工业文明必将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引领城市永续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二大内容、三个主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文明是文明世界的组成部分,生态的稳定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4.
任旭彬 《长白学刊》2010,(2):154-157
生态审美化建构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把生态审美融入生态文化建设中,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人居环境景观化,生产生活生态审美化的生态审美体系,包括创建和谐的生态文明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审美化提升,以及建设大众的生态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5.
论确立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财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价值观彰显的生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生态财富观揭示了富饶的生态财富具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维护生产持续性和保障人的生活质量的功能。确立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财富观,是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认识视角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袁祖社 《思想战线》2012,38(2):45-49
关于幸福的传统理解,通常是扑朔迷离,难以捉摸。其原因在于思维方式上的两种观念缺陷:一种是纯粹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简单的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按照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所谓幸福被等同于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等,其直接结果是造成了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与价值观制导下的以"占有性生存"为基础的"物役"性生存体验;按照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幸福被理解为差异化个体之间的一种不可通约、不可捉摸的模糊的主观性心理体验。着眼于人类长远的、持久的幸福生活理想,我们需要确立一种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时代的新的理性思维形态——"生态理性",并以此为新的基点,塑造现代人的"生态信仰",建构能够真正体现现代人之生存之本真境界的"生态幸福观"。  相似文献   

7.
李晓明 《前沿》2011,(8):183-187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观,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海南正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城镇及文明生态村等的建设和发展。在这过程中,需要通过发展和推进生态文化产业,从而实现相关生态资源的有序整合与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9.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易水 《创造》2019,(2):27-30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2019 年2 月1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3 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 年5 月18 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赵德君 《前沿》2012,(10):110-111
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社会面对日益激化的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生态文化意识觉醒。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面对人与自然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迫使当代人对自身的种种影响自然界的行为及其后果,作出深刻的主体自我反思。人是世界的一分子,是物质世界的存在之物,而物质世界的存在理论上应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因此,改变自然和尊重自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同等重要,互为因果。由此,尊重人以外的世界,尤其尊重生命现象和生物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贺善侃 《学习与实践》2006,(11):129-132
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导引。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首先,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放在首位。和谐理念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强调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必须强调生态道德观念,建构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观念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它扩展了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凸现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其次,生态城市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节约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的城市需要以价值文化体系为核心。最后,市民的生态意识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培育市民的生态意识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抓落实。  相似文献   

13.
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都是在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大背景下形成的重要思潮和派别.重视环境实践、直击现代主流文化以及拥有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是二者的共同点;但在生态危机的根源、解决途径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定位上,二者又有着不同的思想进路.如果双方能够互为借鉴,取长补短,则对它们各自的发展以及环境哲学的深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道德教育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强调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要求人们承认和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伦理观念的支撑。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当前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治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哲学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对生态自治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两大流派进行比较 ,指出社会主义比生态自治主义更为成熟 ,但二者不能等同于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体现为器物层面的生态资源,行为层面的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制度层面的生态环境制度,以及观念层面的生态意识。因此,政府生态责任主要有生态意识培育、生态制度供给、生态行为管理和生态建设主体的塑造4个方面的内容。落实政府的生态责任,可以通过观念更新、制度约束和职能转变三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生态林地和生态草地是典型的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应独立于建设用地、农用地,是“自成一类”的土地,属于公益性用地,其保护应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生态用地的总量控制制度,完善用途管制制度;比照耕地完善其征收和征用的条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社会中,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让人们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来临,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视域化解生态问题成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合理性主题,而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则彰显了具有时代高度的社会公共性价值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是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此种逻辑所映照的是一个多元差异共生之文化优位的证成与自觉培育,鲜明地凸显了人成为人的意义上的优雅、安全、健康之心灵生态的创制轨迹。  相似文献   

19.
《北京观察》2012,(2):50-51
正今后,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应该在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完善政府补偿模式;二是强制推行市场模式。目前,北京市整体上生态功能还比较弱。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森林碳汇功能低、生态修复与改造任务艰巨、水源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尽管近年来,北京市已在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生态补偿机制还是一项新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应考虑建立高效生态经济系统机制,即可以与生态相融合的生态经济建设。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生态金融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推动生态金融建设,需要明确生态金融概念,协调生态与金融的关系,全面建设生态金融体系,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功能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实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