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1月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85号公布根据2021年1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贵州政报》2015,(3):5-7,23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月9日省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暴雨洪涝、风雹、低温冷冻、雪灾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3.
正鄂政办函[2017]5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受灾人员生活救助工作的决策部署,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明确救助标准,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湖北政报》2010,(15):39-40
<正>鄂民政规[2010]3号第一条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灾情,规范灾区现场灾情核查,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湖北省民政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安徽:出台本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近日,安徽省以政府令形式公布了《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6月1日起施行。这是安徽省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政府规章,也是继云南、江西、贵州之后,全国第四个省份出台的与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7-118
据新华社7月14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山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已经2017年11月17日省政府第1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省长龚正2017年12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救助资金和物资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  相似文献   

8.
<正>8月10日,为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明确救助标准,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湖北省出台并印发了《关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项目和具体救助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地建立"以县级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党委政府(街道)统一组织、乡镇(街道)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助程序,即行政主体实施救助、行政相对人申请和获得救助的方式、步骤、过程、时限和顺序.在我国,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政策优惠和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但我国社会救助的法治化水平还不高,尚未出台《社会救助法》,除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按救助项目立法的行政法规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主要由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级政策性文件构成,其中各级政策性文件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0.
鄂民政函[2008]180号根据2006年5月22日省政府颁布的《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省设定四个应急响应等级,省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为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省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具体承担省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工作。为进一步明确省民政厅应急响应的工作职责,确保紧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制定工作规程如下:一、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大巴山脉与江汉平原交汇的长江西陵峡畔,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近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及民政部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构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标准化救助、市场化分担、常态化防灾、综合化减灾"新模式,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标准化救助提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效率一是研究制定救助规范。2012年,夷陵区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夷陵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决策的科学性,提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水平,湖北省当阳市按照灾害应急救助的总体要求,立足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际,建立自然灾害救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广东民政》2008,(7):23-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旧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适应救灾捐赠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救灾捐赠工作,民政部对《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于2008年4月28日签发民政部第35号令,正式向社会公布实行《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重庆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强化措施,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提高灾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一、切实做好备灾工作一是会同市财政局抓好《重庆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指导区县出台本级贯彻文件,为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鄂政办函[2016]6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修订后的《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1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同时废止。2016年7月6日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组织指挥体系及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6.
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新形势下减灾救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结合实际,在创新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和救助原则灾害救助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灾民救助准备措施,使所有因自然灾害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2,(8):5-5
2012年7月13日,民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当前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418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的决定》已经2021年1月18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省长王晓东2021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灾害救助内容和标准上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执行的标准有较大差别,分地区、分灾种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内容和标准,是自然灾害救助管理部门又一创新课题。笔者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就加强灾害救助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为健全完善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推进救灾救助和灾害防范救援一体化衔接,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修订了《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023年2月8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一、《预案》修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