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以来,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和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其中标志性的法律就是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社会保险法》。为配合这部高位阶的法律贯彻实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社保法规和政策,对现有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综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法,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补偿和社会福利四方面,其中以社会保险为其他三类法律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又因社会医疗保险涉及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权利义务关系较为错综复杂,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涉及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进行研究,有利于《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行政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在社会上就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法就是确认和调整各种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建国4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制定了包括《保险法》、《国营企业职工行业保险暂...  相似文献   

4.
宋雪莲 《党政论坛》2009,(14):39-39
2月15日,历时一个半月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下简称《草案》)征求意见顺利结束。《草案》意见征集吸引了极大关注,征集上来的意见已几乎包含了社会保障问题的所有细节。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团看来,中国的历史上,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使社会保障成为举国上下乃至国际社会都十分瞩目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自然人破产的立法,需要完善个人征信制度、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制。就个人征信制度而言,需以《征信业管理条例》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法律制度,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制度平台。就个人财产登记而言,需建立统一的个人财产信息平台,完善互联网金融产品登记法律制度。就社会保障体制而言,完善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鼓励商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制度框架,阐述了颁行《社会保险法》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社会保险法》的创新之处,提出了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落实公民社会保险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乡二元格局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我国社会保障地方性立法因利益与体制双重障碍而频现冲突,这不仅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延缓了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化建设进程。基于欧盟社会保障立法冲突协调机制的成功经验,以及长三角社保一体化进程中所形成地方立法冲突协调机制的实践,我国应以"制定地方性法律选择规范、构建‘法治型’社会保障地方性立法协调机制、建立立法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公民有序参与机制"等为基石,开辟社会保障地方性立法由冲突到和谐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9,(7):46-46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魏杰认为,美国走出1929年大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并建起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启动了消费.通过消费增长使美国走出了当时需求不足的危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虽然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但绝对不能照搬。要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讲。我国有三个国情必须要看到:第一.我国是一个国家经济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例如国有经济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垄断行业。  相似文献   

9.
朱晓娟 《民主》2010,(12):18-21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社会保险法》。一方面,这部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另一方面,这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战略为社会保障法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一些立法上的难点问题有助于在法律体系协调推进中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建设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层次较低、立法滞后于制度建设、法律执行力度较薄弱等问题。推进社会保障法建设必须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顶层设计相衔接,统筹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