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15日是半岛光复55周年纪念日,也是新千年21世纪第一个光复节庆祝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天安市独立纪念馆举行隆重的光复节庆祝仪式并发表了振聋发聩的重要讲话。该讲话的题目是:奠定执政第二期新千年经济发展的基础。金大中总统在讲话中满怀骨肉深情地说:“现在这一时刻正是实现南北离散家属首次互访的历史性的时刻,人们感慨万千的热泪又怎能不夺眶而出呢?!55年前,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光复解放给我们民族带来了无限的喜悦。但是惨不忍睹的悲剧和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刘迪 《新民周刊》2013,(33):24-24
形势是否继续对安倍有利?日元贬值导致日本物价上涨,而企业工资却丝毫未动。很多人问,安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其实,我们只要看安倍周围的密友圈,即可大致了解。8月9日晚,安倍开始了10天的长假。当晚他来到山梨县鸣泽村别墅。此后几天他一直打高尔夫,与友人见面。8月15日下午1点56分,安倍到希尔顿饭店内的"村仪理容室"理发。与出身下层平民的前首相野田佳彦不同。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出版后 ,文化学学者都接受了他的这样一个假设 :任何事业之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无形的精神力量 ,而这种精神力量必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韦伯强调新教伦理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精神是近代欧洲独有的价值体系 ,正是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回到东方社会 ,日本是东方最早资本主义化的国家 ,那么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伦理精神是谁奠定的呢 ?翻开日本思想史 ,我们不难发现铃木正三的思想在其中的伟大意义。一铃木正三出生于公元 15 97年 ,是日本爱知县人 ,早年他是直属于…  相似文献   

4.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2,(26):46-51
日本是否会磨亮刺刀,确实值得关注。而重整军备本身,对战后社会许多方面并没有进行彻底反思的日本来说,恐怕是最大的麻烦……山上洋子的儿子山上彻也刺杀了安倍洋子的儿子安倍晋三,这成为2022年7月上旬世界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出身政治世家,两度拜相,连续在位达2822天,总计在位3188天,安倍晋三不愧为日本资深政治家。以如此方式告别人世,这是他本人此次前往古都奈良进行街头演说之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5.
刘迪 《新民周刊》2012,(22):20-20
坂口恭平代表了日本年轻一代的思想倾向。去年"3·11"巨震核泄漏后,众多日本人遭受精神重创,坂口恭平即是其中之一。核泄事故发生后,他曾呼吁政府尽快出动自卫队,疏散福岛居民,并打电话给日本政治家,要求他们帮助处于核辐射区域的国民,但不论坂口恭平如何拼命呼吁,却没有一个政治家理睬他。与此同时,他却获知在3月15日当天,很...  相似文献   

6.
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担任文部大臣期间,实行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和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森有礼一起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创始者”。本文试就井上毅的教育思想做一全面的介绍和探析。 一 井上毅于1844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藩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幼年时即开始学习系统的儒家经典,受儒学影响很深。他所在的学堂虽然也以儒学为正统,但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实学”学风,注重朱子学的“存养省察,实践躬行”的学问观。这使井上毅形成了自己的实学态度和思考方式,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井上毅已步入青年时代。系统的儒学教育和“实学”学风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忠君爱国”和“崇尚实用”的观念,面对国家兴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41):50-51
32年前越狱逃犯,年近六旬主动要求回到监狱。他自称"还债",但被外人解读为"入狱养老"。2012年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越狱脱逃的李庆春,来到河南省周口监狱自首,为他32年的逃犯生涯画上了句号。李庆春今年已经58岁了,大概由于长年在外流浪的缘故,与同龄人相比,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更加明显。26岁时,面对15年...  相似文献   

8.
江迅 《新民周刊》2013,(1):22-22
在钓鱼岛问题非常尖锐地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时候,冈田充给头脑有点发热的日本人浇了一瓢凉水。日本媒体人冈田充与日本政府一位高层官员,在东京一座西餐馆用餐。那是2012年7月的一天,日本政府决定采取将钓鱼岛"国有化"措施之后。在谈及钓鱼岛问题时,那位官员说:"日本国内舆论已基本上统一到‘国有化’方针上来了,我  相似文献   

9.
1993年10日,为了解日本税收状况,特拜访日本大藏省.承该省官员岸本浩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对日本税收负担趋势作了深刻的阐述.同时,他又给予了我们一些日本税收的系统资料,特译载于后,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53年开始发表的《时间》,是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堀田善卫直接描写南京大屠杀的长篇小说,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恐怕也是日本同类题材中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文章以此为文本,着重分析经历了战争一代的日本知识人对于以南京大屠杀为重要场景的近代日本侵华战争和中日关系的认识。原本几乎与中国无缘的堀田,战争结束前后将近两年的上海经历,促使他对中日关系开始了痛苦而深刻的思考。《时间》便是他这一系列思考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高度凝聚了这一代有良知的日本知识分子对于过去的战争、中日关系和东亚命运的沉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原覺天是日本經济企画厅調查官員,从他所著的这篇文章里,大体上可以看出日本商品在东南亚地区的活动情况和我国商品在东南亚地区所占的优势地位,連資产阶級政府的經济部門官員也不得不承認这种事实。儘管他对我們对外貿易政策采取污蔑态度,但也可以从此看到日本的一些看法。特譯出发表,以供参攷。  相似文献   

12.
韩国大倧教     
一、教史大像教为韩国新兴宗教,1909年由罗结创立,初名檀君教,翌年定名大伟教。大伟教同天道教一样,都是在韩国新兴宗教发展初期产生的。当时,朝鲜处于李朝末年的社会和民族危机之中。国内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剥削导致经济衰退和民生凋敝。外国列强的侵略,使朝鲜最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当时的儒、佛、道三教无法给朝鲜人民以精神上的安慰。社会混乱和苦难生活却为新兴宗教的萌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大像教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大炼教创始人弘岸大宗师罗绍,1863年12月2日生于全罗南道乐安郡,出身翰林。他为劝阻日本侵略曾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3.
正一控制朝鲜内政政策的确立1.20世纪初的东亚形势与日本对朝鲜的"吞并"政策1907年,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内定的分阶段强占朝鲜的政策进入最后的决定性阶段,即"吞并"阶段。同年3月3日召开的日本元老会议和4月16日召开的内阁会议对此做出了决定,并以第15、第68、第95号日本外交文书记录在案。(1)然而,日本最后实现侵占朝鲜计划是在1910  相似文献   

14.
刘迪 《新民周刊》2022,(32):57-57
为何日本各地满街人们都戴口罩,但感染率却居高不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21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岸田感染消息公布后,日本网民有各种声音传出,既有同情,也有批评。岸田按盂兰盆节惯例,从8月15日至21日取得一周休假。其间,他与家人去过筑波的高尔夫球场,还访问过静冈县等地。此时,尽管正值日本疫情第7波,但日本政府并未限制居民出行,因此岸田与家人的出行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5.
廉想涉是在主编文艺同人志《废墟》和发表小说《标本室里的青蛙》之后成为知名作家的,但他早在1918年在日本逗留期间就已创作了小说《暗夜》(《开辟》第9号,1922),并且发表了不少诗和随笔。1897年,廉想涉出生于汉城,1912年中途退学,1918年毕业于日本的一所中学,此后在庆应大学历史系学习一年。三一运动爆发后,他曾参与在天王寺公园义举计划,但惨遭失败,被捕后监禁5个月,因此不得不中断学习生涯。出狱后,  相似文献   

16.
论黄遵宪的《朝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撰写《朝鲜策略》是黄遵宪驻日  期间最重要而影响深远的  外交活动之一  黄遵宪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诗人。很早时 ,他就注意到外交的重要性。 1876年 ,黄氏便“感怀时局 ,以海禁大开 ,外人足迹如履户庭 ,非留心外交 ,恐难安内”。① 1877年底 ,他跟随何如璋到日本 ,任驻日使馆参赞 ,直到 1881年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作为初出国门的年轻外交官 ,他立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外交事务之中。他以杰出的外交才能和努力的工作 ,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有关日本和世界的信息 ,积极建言献策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这是他从事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7.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4):20-20
孙崎享依据长期从事情报分析的经验,指出了日本政治家垮台的美国因素。当下日本读书界,孙崎享众目所瞩。他的《战后史真相》和《美国摧毁的政治家们》两本著作,引起了日本读者的强烈兴趣。孙崎享是日本外交官,1943年生于中国鞍山。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66年进入日本外务省,曾任日本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  相似文献   

18.
空海(公元774—835年),系赞歧国多度郡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创始人,也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教育家.十五岁开始学习儒学,后信奉佛教.公元804年随遣唐使入唐,在长安就师于青龙寺的惠果和尚,接受密教大法。二年后回到日本,深得嵯峨天皇的优待,任神护寺主持。后来他与最澄一起主张宗教改革,传播密教,提倡僧侣教育。公元816年在高野山开辟金刚寺作为教育场所,后创立综艺种智院,全面实施自己的教育主张。创立真言密教的空海不仅是平安佛教、平安文化的代表者,也是当时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古代日本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以他的佛教思想为基础,对其教育思想作一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5~24岁之间的韩国青年的失业率比1995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根据国际劳动组织的报告书,1995年韩国青年的失业率为5.5%,到1999年~2000年增长到12%。这相当于成年人失业率的2.6倍。虽然韩国青年的失业率比美国、日本、泰国高,但是在国际劳动组织抽查的国家中是比较低的(日本青年的失业率1995年为6%,到2000年增长到9%)。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一生与日本有不可割舍的情结 ,对日本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最初的“羡日”“亲日”到后来“憎日”“反日”。梁从 1 898年流亡日本到 1 92 9年去世这短暂的几十年间 ,在日本就有 1 5年之久 ,所以他说 :“吾于日本 ,真有第二故乡之感。”① 研究青年梁启超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亲日”心理 ,对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研究梁启超的思想经历及全貌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梁启超一方面指出对日提高警惕 ,但更多的是怀着亲日心理对日充满幻想。他幻想依靠日、英帮助光绪帝复辟的同时 ,更深层的是幻想联合日本去对抗强俄对中国的步步进逼。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