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话是当下公共生活中最大的紧缺品。正因为如此,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全国人大常委牟新生才会在全国“两会”上一炮走红。66岁的张维庆说,自己做高官20多年,感觉讲真话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2.
盼年的母亲     
四少 《廉政瞭望》2010,(2):71-71
这段时间母亲有点异常,时不时问我,一“今天几号了?”其实,客厅的挂钟上明明白白显示着日历。终于有一次我被她问得不耐烦,朝挂钟努努嘴说,“今天几号,您自己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母亲叹一口气,“我怎么感觉上面的钟坏了,日期慢了。”  相似文献   

3.
严水泉 《党建》2012,(7):46-46
当下,不少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仅仅关注这些是不够的,还要经常问问自己的“群众指数”有多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二五”规划中又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说明,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将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日提高,人们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对于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匮乏短缺的农村更是如此。、当下,无论从公平正义的视角,还是从维护稳定,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讲,都应当进一步重视乡镇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广泛出现,呈现“后毕业时代”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对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发展提供思想规范,树立毕业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就业思维,实现自身价值。在思政教育视角下,分析当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针对“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策略,为我国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慢阅读”     
杨勇 《当代贵州》2014,(17):59-59
慢阅读,是指用足够的时间,沉潜在一本书中,不急于“赶路”,而是“慢慢的欣赏”。美国教授托马斯·纽柯克正在提倡“慢阅读”,他认为这是从文字中发现更多意义和乐趣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工资涨了、股市回暖了、女儿考上重点了……但房价还在涨、“三高”又加重了……喜事儿、破事儿都是一箩筐。在当下,有多少人感到幸福?据最新“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11.1%。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11,(5):105-106
从蒸汽机发明以来,世界的发展就一直在加速。人类被自己追赶得“疲于奔命”,直到欧洲工业革命200多年后,人们才开始反思并开始减速,并正在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步子“慢”下来。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09,(8):99-100
快乐大叔闲来无事,在家看电视,拿着遥控器一通狂搜,却发现一个秘密:原来竞有七八个台都在播放同一部电视剧,有的播得快,有的播得慢,有的竟会两个台同时在播同一部同一集的电视剧。“撞车”之外,还有更离奇的,就是电视节目“自相矛盾”,自己和自己“打架”,自己和自己“对对碰”,你说白,我说黑,如果不是同一个电视台的话,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99-100
快乐大叔自小喜欢搜集地图,收藏不是目的,为的是翻来倒去地看。于是出门在外,倘时间允许,便会选择坐长途车。不是那种走高速公路比火车慢不了多少的“快客”,而是一站一站曲里拐弯走到道和省道的那种所谓“慢牛”。  相似文献   

11.
构成人生的两个最大的成分,无非是生活和工作;对此,我觉得很难用一句“满足”或“不满足”来回答。对待生活应不应有满足?凭心而论,对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我是不满足的;但那又能怎样呢?从目前自己的收入和工作、家务负担来看,从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出发,我没有财力、时间和能力去满足自己生活上的所有要  相似文献   

12.
众言妙语     
《党的建设》2014,(9):50-50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古罗马诗人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 喜悦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当下直接的感受。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印度灵性导师、哲人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事,是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的中心。而只是在边缘。——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党课》2011,(24):82-84
从一个每月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东西的“糊涂妈妈”,到细心记账安排好一家生活,还顺带着理点小财的“精明主妇”,李女士完成这个蜕变用了两年的时间:“从记账开始,我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简单更有条理,并因此充实而快乐。”  相似文献   

14.
悠着点读书     
赵畅 《前线》2012,(1):58-58
有人说,人类当下正处于极具竞争时代,生活常态是紧张、急迫、匆忙。令人措手不及、眼花缭乱的种种变化,使包括阅读在内的精神生活,也愈加趋向“速度化”了。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直至当下的中国社会处于“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多元共存的状态,出现了时间、历史、空间、地域、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错位,各种文化话语多头运行,交叉运作。对于我们身临其境而又热闹非凡的当下,学术界从不同的视界给予了命名:后现代景观、消费社会、全球化语境、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我们有“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告戒人们有些事情、有些时候快不得,而快不得就是慢,但慢的名声却一直不好。五十年代末期,作为“三面红旗”之一的“总路线”就提出“多快好省”的口号,于此相反的则是“少慢差费”。从此慢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该慢的事情当然慢不得,该慢的也慢不得。谁若慢了,或者主张慢了,谁便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大干快上、快马加鞭、快步进入、加快步伐、提前完成┉┉便成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响彻云霄的口号。不消说,在快与慢这两个对应的概念中,快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慢。许多事情快都比慢好,能快还是应…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有的党员干部的“百姓时间”太少。他们似乎总也挤不出来自己的“百姓时间”,忙着公务,忙着应酬。偶有剩余时间,尽管也会去基层转一转,但通常都是坐车里瞅一瞅、会议桌后听一听,很少跟群众“亲密接触”。有的人即使走到群众中去,和老乡聊天也就三句两句,疲于应付……太少的“百姓时间”,势必形成“一堵墙”,使干群之间产生隔阂。  相似文献   

18.
乡村木匠     
成新平 《学习导报》2011,(21):51-51
在白衣港那个丁点的地方,不足千人,却有两个木匠,论“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比。一个叫柏秋,他的木工活虽然做得“很摸”,但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快是糠头慢是米”,经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一个叫高祥,他的手艺是以快取胜,虽然有些“毛快”,但他起早贪黑,有时一天可做几样小家具,同样受村民喜欢。他们一慢一快、一粗一细,各有所长,村民各取所需,两人均生意兴隆。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21):77-78
“州官敢放火,我就敢点灯”——国人的公平观念 当下,不少人高呼“打倒贪官”,主要是痛恨腐败导致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而并非真的出于捍卫法治正义。所以,当腐败现象难以消除时,他们会认为社会对己不公,从而为自己的腐败找到“正义”理由:“州官能放火”,为什么我就不能“点灯”!于是,反对大官用大权腐败的小官,会心安理得地用小权腐败;反对腐败官员的平民,自己也会托人结识腐败官员。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0):55-55
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二是“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三是“能力不如关系”的关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