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秦风 《党建文汇》2001,(8):35-35
我爷爷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参加过北伐,1928年成为中共特科的重要成员。他和战友卢志英(1948年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刘哑佛(解放前夕牺牲)曾参加营救彭拜、方志敏,击毙叛徒白鑫的行动。他们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事,是在国民党元老英雄先生的帮助下,截获了蒋介石围剿红军的“铁桶围剿计划”(即国民党庐山牯岭军事会议计划).  相似文献   

2.
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空军飞行员,在抗战中曾先后击落日军飞机5架, 是至今仍在世的少数几位中国“王牌飞行员”之一。他曾亲历开国大典,驾驶战斗机飞跃天安门城楼,在空中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曾遭诬陷入狱三载,出狱后隐居农村23年。85岁高龄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3.
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既承接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也见证了旧中国黑暗统治的终结。正因如此,每当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或南京发生重大事件,毛泽东或来南京视察或发表具有重大影响的檄文,指明中国走向光明和繁荣富强的前进方向。在近半个世纪里,毛泽东曾来南京游览过明城墙,亲笔修改过南京解放的贺电,也视察过工厂、科研院校、郊区农村和驻宁部队,体现了毛泽东对南京的眷眷之情。  相似文献   

4.
老舍在美国说过,《金瓶梅》是中国最棒的一本书。这大概是他愿意抽出大量时间,帮助翻译《金瓶梅》的理由吧!老舍的儿子舒乙先生早就知道父亲在英国时曾翻译过《金瓶梅》,但一直没见到过。不要说舒乙没见过,就是老舍也没见过,书出版时,他早已回国了。实际上,《金瓶梅》因为写得很特别,西方一直很注意,海外版本很多。不久前,舒乙到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突然  相似文献   

5.
青年时代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在美国学习飞行,是中国最早的空军飞行员之一;抗战期间,先后击落日军飞机5架,是至今仍在世的少数几位中国“王牌飞行员”之一;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成为中国仅有  相似文献   

6.
徐光寿 《党史纵览》2003,(11):40-43
1924年至1927年的国共合作,是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內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多次顶住国民党内右派分子对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反对,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坚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完成了对国民党的改组,使之成为中国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组织。党内合作建立前后,虽然也曾出现过右派分子的分裂图谋,  相似文献   

7.
吴小宝 《广东党史》2001,(1):19-21,17
2000年9月17日,正值金秋时节,石榴花开,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迎来了一位曾跟随周恩来总理20年的老人,他就是周恩来总理专机首任机长张瑞霭。 当张瑞霭偕夫人王琼遥一行步入纪念馆庭院时,一尊周恩来铜像立刻映入老人的视线。75岁的张瑞霭仔细端详着铜像,这位从山东盐碱地走出的孤儿、在抗日的硝烟中站起的军人、伴随新中国诞生而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代飞行员和民航总局老局长,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几十年往事立刻浮现在眼前。他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 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1925年,张瑞霭出生在山东省…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精神【解说】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  相似文献   

9.
正七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曾是年轻人心中的一面旗帜,他把文学当成匕首与投枪,一生都在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众所周知,鲁迅的"骂"是出了名的,但凡他看不惯的人和事,他都会"痛下杀手",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奋笔疾书"舌斗群魔"。鲁迅的刀笔犀利,骂人能骂到入骨三分,比如我们中学课本曾收录过鲁迅先生的一篇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中,先后有超过700名的苏联志愿飞行员来中国参战,其中包括航空机械师共有200多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与独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苏联派往中国的志愿飞行员都是非常优秀的飞行员,他们中许多人获得过“苏联英雄”称号。他们中有: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С.И.格利采维夫、С.Л.苏普伦、Г.П.克拉夫琴科,以及一次获得“苏联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精神     
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摘     
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的病历、签署的文件等实物日前被媒体记者从北京市政协获悉,已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内展出。据了解,北京市曾斥资300万元维修改建了中山公园中山堂并设立“纪念孙中山”展览。 而在孙中山纪念堂里,一尊全高3.6米的孙中山先生汉白玉雕像也被移进了中山堂。在那里还陈列出已经发黄的病历和尸检报告,病历确认孙中山先生患有肝癌。“有关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的病历从未公布过,各  相似文献   

13.
战火文艺兵     
黄河 《党史纵横》2008,(4):59-59
1944年冬天,在冀东尖兵剧社工作的我,被指派到驻扎在平谷鱼子山下刘家河一带的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司令部警卫连开展连队文艺工作。刚到那里不久,我就遇上了随军分区救护队救助在战争中受伤的美国飞行员的任务。因为我曾在舞台上扮演过美军军官,会说一点英语,所以司令员李运昌同志就让我和另一位叫作肖韵的女同志一起,给被营救的美国飞行员当翻译。  相似文献   

14.
隔山 《党课》2012,(11):119-121
李苦禅先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充满了正大浩然之气,体现出阳刚之美。齐白石曾赞叹李苦禅:“英也过我也(英指李苦禅)。”并预言:“苦禅的画是要传世的。”李苦禅先生不但是卓越的艺术家,还是位爱国志士。他曾在北平投身地下抗日斗争,救助抗日军官,建立地下联络站,为抗战筹集资金,也曾被日本宪兵逮捕,身陷囹圄,始终不屈不挠。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建立了特殊功勋的中美空军美方飞行员,自行组织了一个50余人的观光团来中国大陆访问.这个观光团属于非正式的,带有一定的试探性。当年的飞行员汤姆斯准将,50年代曾升任美国空军运输部司令,因而此行被推举为团长。  相似文献   

16.
谁应尴尬     
谁应尴尬唐敦教看了《访问团的尴尬》一文,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该文介绍。1988年,曾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立下殊勋的50余名美国飞行员,自组观光团到中国大陆访问,故地重游。却在中国南方名城昆明遇到了不少窘事。一是在机场,观光团遇到的欢迎队伍不是为迎接观光...  相似文献   

17.
王淦生 《唯实》2011,(11):96-96
杨振宁先生归国后说过不少赞美中国教育的话,逗得教育界某些官员开心无比,甚至以此作为中国教育成功的论据。对此,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权当客套》,目的是想提醒大伙儿,老人家他"叶落归根",总不至于跟"根"过不去吧?来几句溢美之词我们实在当不得真。  相似文献   

18.
张组 《党建文汇》2009,(11):14-14
曾经扮演苏联飞行员 威拉德出生于洛杉矶,早年曾获得工程管理硕士学位。参加美国海军后,他以战斗机飞行员的身份逐步升迁,先后担任“特里波利”号两柄指挥舰、“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舰长以及第七舰队司令官,参加过索马里登陆战和海湾战争。  相似文献   

19.
赵子云 《世纪风采》2006,(12):41-42
提起国画界一代宗师齐白石,可以说老少皆知。其实还有一位与之旗鼓相当的溥儒先生,因晚年移居台湾,故一般读者不甚了解。今年正是溥儒先生110岁诞辰。这位长期活跃在北方的著名画家,曾经来过南京,并留下了几多往事。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国防大学英模事迹报告会迎来了两位空军英模:一位是空军某训练基地司令员许利强,另一位是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刘锐。这是特级飞行员刘锐首次以战略轰炸机师副师长的身份公开亮相。刘锐,湖南临湘人,党的十九大代表,第一位驾驶轰-6K飞向南海的飞行员,安全飞行5000多个小时,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人们誉为新锐“战神”和“大国战将”,曾获评201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