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风气的性质,可区分为良好的、进步的与腐败的、落后的两种基本类型.对社会风气性质的判断既有绝对性、客观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主观性的一面.其绝对性、客观性的一面是指对社会风气性质的判断具有一个比较基本的尺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风气对社会历史发展作用的性质.由于对社会风气性质判断的客观性一面乃是众所周知的,故本文只欲对社会风气性质判断的相对性之一面作一探讨.一社会风气是表现和外化社会意识的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对于某种类型的社会内流行的某种社会风气的性质,同一社会内之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可能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其直接原因,显然在于社会意识的差别.社会意识既外化和表现为社会风气成外显为普遍流行的  相似文献   

2.
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政治学家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政治体系总是以某种方式涉及权威、统治和权力.当然,说合法的强制力量是贯穿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线,这并不是说政治体系仅仅同强制力量、同暴力或强迫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通常也把某种意义上的公共活动归结为政治的一个特征.但是,同强制手段相联系是政治体系的显著特性.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社会风气乃是作为社会意识的外化和表现的、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社会风气作为一种非制度的现象,主要是通过遵从、模仿和感染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法律法规等的强制而得以流行的.社会风气的传播过程具有很大的自发性,人们对某种社会风气的随从、仿效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虽然同强制手段的联系是政治体系的显著特征,同自发性、自主性相联系是社会风气的显著特征,然而,政治状况和社会风气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治的状况总是要影响社会风气状况的,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一、政治制度与社会风气的状况政治制度之所以会给特定的社会风气状况打上烙印,是由于社会风气是在某种社会意识的驱动、引导下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而正如帕森斯所指出的,人类的行为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制度不仅是组织的结构、而且是规范的模式.用来规定在一特定的社会中,什  相似文献   

3.
社会风气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聚流.而它们既是可以聚合的,又是可以分解的——分载于单个人身上.在阶级社会里,什么人传递什么意识、心理和行为,接受什么意识、心理和行为,便成为什么人.语言是传递意识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人的行动的影响力.每个人的作风是社会风气的分子单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的条件下,人与人的言论行动就更有相互感染力,几乎无人不影响别人,无人不受别人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会风气是大多数人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具有群体性、连锁性和二重性等特点。目前我国的社会风气总体良好,但不良社会风气也表现突出。分析其原因,探寻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思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执行公务与礼仪修养北京王小莉讲究"礼仪",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国家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是否讲究"礼仪",行为举止如何,不但关乎全社会对执法监督部门的评价,而且对于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和表率作用。请看本刊专稿──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胡丹  杨胜 《理论导报》2008,(1):51-52
本文论述了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必须要有公务员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带动,才能促使社会道德认知与社会道德行为的统一.并从生活作风建设、廉洁行政建设,彰显和传播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阐述了党政机关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殷勤 《纪检与监察》2003,(12):28-29
在当代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越是在社会风气不正、腐败泛滥之时,加强法制的呼声也就越高,而恰恰在这个时期制度却不能落实。制度不能落实并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背景,这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制度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腐败,泛指物质腐烂、坏损,又指人的思想行为惰落或社会机构、集团制度的黑暗与混乱,导致恶性循环,阻碍社会发展的应予坚决根除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近年来党内和社会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党的威信,社会的风气,我们党下了最大决心,加大了反腐惩腐力度,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转变。但在企业改革的十多年来,仍然存在着阻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各种因素,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的腐败。  相似文献   

9.
蔡达峰 《当代贵州》2013,(13):61-6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用党风引领社会风气,这是艰巨的任务。因为风气是普遍的意识和行为,具有很强的传导力。坏风气的扭转或好风气的营造,都相当困难。党风建设不是孤立或封闭的,它与社会风气相互影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就要具备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首先,党员干部要率先从不良的人际关系中摆脱出来。我们生活在"熟人社会"中,人际交往中特别重  相似文献   

10.
《党建》1995,(1)
喜迎“四进家”山东省临朐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优化社会细胞为重点,开展了“四进家”活动,从而,提高了家庭成员的整体系质。优化了社会风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文明进家家家美。做到了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近几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文明职工、四...  相似文献   

11.
社会风气能够客观地体现社会成员的整体面貌,也能直接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既是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是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迅速发展能够不断增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的品种、规格,提高其质量,扩大其应用范围,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是经济进步的加速器,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能够提升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凝聚社会成员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市场体制激发了财富的涌流,但它的负面作用是金钱本位、个人本位成为社会大众潜在的价值标准,利益引导成为行为选择的最重要依据,仁义道德日益淡化。社会风气的渲  相似文献   

13.
党风与社会风气共存于同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中,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具有决定作用,社会风气对党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党既要重视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宣传,扩大其对党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要警惕不良社会风气对党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党风与社会风气的建设中,要增强"良性叠加效应"、防范"恶性叠加效应"。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关键在于加强党风建设。通过整顿党风,保持优良党风和改善社会风气、密切联系群众,吸取民间营养,创新党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4.
社会风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人们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理论上的界定,却是含混而不明确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的人将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简单地在内涵上等同起来.事实上,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要把握和理解社会风气范畴的内涵,必须弄清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和区别点.首先,从存在状态来看,社会风气具有较大的变动性,风俗则表现出较强的凝固性或历史滞留性.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2,(9):23-2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十分重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对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67-67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的客观要求。违反规定建设楼堂馆所,追求和攀比办公场所豪华气派,是一种严重的铺张浪费行为,也是一种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这不仅浪费国家财产和资源,加重人民群众负担,而且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7.
《党建》1994,(1)
党政机关干部不能从事第二职业朱岩一个时期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党政机关干部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或明或暗地搞第二职业的现象。这种行为,已经和正在给党政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以至党风和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坚决制止。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相似文献   

18.
张晓敏  张萍 《世纪桥》2012,(5):79-80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效果好坏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风气对荣辱观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和连动作用,并与其有着正负双重关系,因此,在荣辱观教育中,要充分认识社会风气的双重性,褒扬良好的,摒弃污浊的,在教育实践中做到社会风气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正>社会心态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以及价值取向的总和。积极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失衡的社会心态,不但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还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带来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社会心态从侧面反映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行为方式受社会心态的影响。目前,在社会经济利益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价值取向各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社会之疾,民心之痛.反腐败,人人有责,谁都不是看客.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平民百姓都去做反腐职能部门的事,而是说每个人都应从自我做起,不因自身的行为而诱发、刺激和促进腐败的滋生,为净化社会风气尽一己之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