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05方案"实施以来,广州大学城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探索并形成了一批规范化的制度成果,即加强领导,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协调联动机制;培养教师队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创新内涵建设,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面向社会,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外基地;改革考核方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俊琪 《党史博采》2008,(11):55-55
<正>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医院改革,增强医院发展竞争能力,我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服务及病人选医生制度等,尤其是医院、职工利益格局的调整,给医院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要超越"左"与"右"对立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是安东尼·吉登斯.由吉登斯进行系统化阐述的"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包含六个方面,即修复与重构被破坏的社会团结;生活政治的兴起--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现实民主制度的民主化;建设以信任为基础的能动性政治;改革福利国家,建立投资型国家;消除各种暴力.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 做好事业单位改革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贵玲  王景昆 《奋斗》2010,(12):60-61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实践,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以"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一、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渊源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尊重人的本质,尊重变革中人的自主选择。实践证明,我党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这就告诉我们,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那么,为什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6.
被列为上海市配套改革试点的上海电机厂,最近对企业政工机构、政工干部的待遇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方法、形式等问题作出了"五个保持不变、一个改进"的规定。 "五个保持不变"是:政工机构保持不变;政工队伍保持不变;政工干部待遇与行政干部一视同仁保持不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制度保持不变;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保持不变。 "一个改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改进。要克服形式主义,讲究实际效果。上海电机厂作出稳定政工队伍、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的论断,为科学的发展观奠定了基础;正确处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古与今、中与外的一系列教训和挑战昭示我们,改革不能"重用不重体"、"变器不变道";真正的稳定和发展,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莫翔 《探索》2011,(2):159-164
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不能突破的制度边界,制度边界的确立,既确定了中国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原体制资源的保护线;通过在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中国经济改革建立了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防线;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说取得了成就,其实质在于作为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人"有了最基本的经济自由;迟滞的政治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难题所在;在社会全面转型趋势中的中国改革,却面临着改革的选择——"改革"与"变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教育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引领力;为适应新时代的课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的改革一直处于探索和纠正时期,产生过良好势头,但也出现了娱乐化、松散化、非课堂化等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回归"思想""政治""理论"和"教学",这才是理性之道。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邓小平时代的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而在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中,包含着如下范畴:中国改革的政治主体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政治客体是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僵化体制和阻碍改革的僵化思想观念;改革的政治过程主要是指改革的方式方法问题,其中,发展与稳定是其核心内容;改革的政治绩效主要是指有效性,并在取得有效性的基础上巩固合法性。总之,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措施,包括加强集体领导,防止内部分裂,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约束个人权力,反对独断专行,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保障人民权利,密切联系群众,实行严格有效监督等,其改革目标是为了扩大党内民主,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时至今日,列宁"政治遗嘱"中的党内民主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政治基础;毛泽东一贯奉行的廉洁政治,使党内始终没有形成既得利益阶层,为改革的启动减少了阻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条条"和"块块"的有机结合,使中国地方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活力,成为改革成功启动的体制原因;前30年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出现了大量与改革和经济发展有关的口号和政治格言。这些政治格言中蕴涵着深刻的改革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稳定压倒一切",它们成为了整个改革进程的方法论、战略目标和成长边界,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独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为中国经济社会下一步发展勾画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改革蓝图。这种实在体现在它"制度建设"的总目标上,而作为全面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体制改革更以"制度建设"为题,以各种"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用制度建设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以制度建设为视角,学习探讨《决定》在政治改革部分的有关论述,以此来把握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王万宾 《求是》2013,(5):27-29
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6)
<正>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林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林区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大杨树林业局党委通过"五个创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有力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助推了林区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贵贺 《世纪桥》2010,(21):58-60
回顾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谓是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通过30年的改革,我国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党政分开"和"精简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现行政治体制中仍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化程度不高、公民政治权利得不到实现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工作也更加紧迫。通过对3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来探析改革前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见表达方式,也是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途径,该制度出现50多年来,对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访制度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信访洪峰"对信访制度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实际上,信访制度仍有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改革信访制度应从整个社会改革的角度着手,关键是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尤其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执政党建设上曾经长期依赖以政治运动为基本载体、在党内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的基本路径,这条党的建设的老路子早已不合时宜。拨乱反正以后,党已经确立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但老路子的痕迹及惯性仍然可见,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治运动变成了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活动频频开展,党的建设主要依赖、融入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实践证明:"以大规模政治活动为主线"的党建路子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改革和制度建设才是党建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20.
“民主问责制“:走向政治文明的重要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行政问责制"走向"民主问责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必然选择."行政问责制"的局限性决定了这种问责制始终停留在消极的路径依赖中,只能发挥有限作用,而不能有效约束权力.唯有"民主问责制"才是人们久已期盼的政治改革的根本性措施.本文分析了"行政问责制"的有限作为;论证了"民主问责制"在我国未来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从"行政问责制"走向"民主问责制"的方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