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者鲁迅 “辛亥革命”作为一个历史符号,自然不仅仅是指1911年10月发生在武昌的“辛亥首义”,而是经常被用来指称肇始于19世纪末,绵延至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2.
周术槐 《人民论坛》2010,(2):100-101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家雷铁崖的《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之根据》一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倾心革命、倡言共和的思想主张。作者坚信当时中国不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应走民主共和道路。这一主张符合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流,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侨对于辛亥革命其实有很大的影响,我的角度是从民主角度来谈,即华侨民主主义。我分两部分来谈,第一部分,民主主义的部分;第二部分,华侨民主主义部分。其实很少的书籍在谈所谓的华侨民主革命,我尝试用这个理论来诠释确有华侨民主主义这样的概念和具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维护君主统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渐进式改革,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但改革结果适得其反,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比如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政治控制力,经济新政使得民怨沸汤,文化新政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可以说,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剧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正式迈入了主权在民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二是代表新一轮思想启蒙运动的成功.从推翻帝制,倡导共和,  相似文献   

6.
杜耀云 《春秋》2011,(5):40-45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发动的一场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至今百年的历史表明,由这场革命所开启的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此,一切"复辟"、"独裁"、"专制"势力,在不可逆转的社会大变迁中,只是同近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残余之物"。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由此开始,而山...  相似文献   

7.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倡导的五族共和学说,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发展而来,顺应了历史进步和时代要求,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理论政策到实践措施,对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五族共和和民族区域自治,都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有历史的内在联系,共同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一曲爱国主义的壮歌二十世纪初,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的清王朝为首要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在河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蓬勃兴起。与全国其他省区一样,充当这次革命——辛亥革命运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是一批具有民族民主革命觉悟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他们是两个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两个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前进论坛》2011,(10):12-15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百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树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本期至第12期,本刊开设《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刊登我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文章,回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的艰辛探索和悲壮实践,揭示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必然性,激励我党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辛亥革命先贤们的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0.
卢毅 《当代广西》2011,(18):28-29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毛泽东18岁,正就读于湘乡驻省中学。10月下旬,湖南起而响应武昌起义,积极拥护革命的毛泽东随之参加湖南新军。他后来曾回忆:“我本人也曾经参加了这次民主革命,当了一名战士,吃七块二。”后来,“南京政府解散了。我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决定回到我的书本子上去。我一共当了半年兵:、”此后,毛泽东对早年亲历的这场革命作过多次评价,甚至还准备写一部自辛亥革命到蒋介石登台的大事记,其中就要写到孙中山当临时总统、蔡锷反袁世凯的事迹。  相似文献   

11.
"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确立与渊源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族共和”思想是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各界人士提出并议决的。同年在上海召开的共和联合会大会议决:“取五族共和的意义”,以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向海内外宣布了“五族共和”思想及其政策主张。“五族共和”思想源自资产阶级改良派和立宪派的“大民族主义”和“五族国民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蔡文成 《长白学刊》2011,(1):123-128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是以民主为政治目标,以共和为政治制度,以宪政为治理模式的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固,民主立固、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政治统治合法化,政治结构合理化,政治行为多元化.辛亥革命的是非功过,至今招谤涉讼,但遗产丰富,启迪深刻:民主、共和、宪政是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上海掌故     
《上海支部生活》2010,(2):54-54
晋元路辛亥革命胜利后,闸北市政厅为纪念民国政府“五族共和”政治纲领得以实现,将境内的几条路,分别改成代表汉、满、蒙、回、藏的汉中路、满帆路、蒙古路、新疆路、北西藏路(今西藏北路)。  相似文献   

14.
袁婷 《民主与法制》2011,(31):12-16
一百年前的辛亥年,一场起初略显慌张的起义正式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中国历史的沉重齿轮终于再度向前拨动了,皇权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建制、理论和信仰即将灰飞烟灭,代之而崛起的是两个令中国人感到陌生的词汇——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15.
梁思慧 《同舟共进》2011,(10):22-23
《同舟共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今年中共及各民主党派包括民革的一个重头戏。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与政治事件之一,辛亥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场革命虽然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没有能够完成时代赋予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但它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近年来,有些学者在“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时断言,辛亥革命的发生是“意外中的意外”,它推翻封建皇帝所带来的“更多的是制度的困扰和变化的焦虑”,“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富强,反而更加混乱”.显然,这是从“告别革命”情结出发,在随心所欲地改变中国历史的选择.其实,只要正视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封建君主政体统治的事实,直面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所面临情况的艰巨性、复杂性,那我们就会对发生在100年前的这场革命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苛求.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以10月10日武昌起义为契机,在短短的数月中,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和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地处清朝反动统治心脏地带的驻马店,虽然反动势力居压倒的优势,但是,无论在革命的准备阶段还是爆发阶段,富有革命传统的本区人民,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汇入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而境内的新蔡县,曾一度成为豫南辛亥革命的中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河南辛亥革命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既体现了其时代性、革命性、民族性,又体现了中国这个传统大国的影响力,显示出中国对周边国家长达数千年影响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惯性力。辛亥革命大大促进了亚洲民族的觉醒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在越南尤为明显,为中国和亚洲国家的传统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是研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救国和现代化进程中深受落后国家尤其是落后的周边传统大国影响的典型案例,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郭平坦 《台声》2011,(9):21-23
1911年10月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不仅将革命斗争进一步推向前进,而且对当时还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辛亥革命的前奏、爆发直至尾声的全过程,都不断地激励着台湾同胞开展民族主义运动,激起岛内人民推翻日本殖民统治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已经百年。对许多青年人而言,它已是遥远而陌生的往事,然而,在当时,这场革命却是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是划时代的大事。【假如当初实行君主立宪……】这场革命,是从1894年孙中山等一批革命党人从事反满开始的。武昌起义引发各省独立(光复),至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国又取代了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