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认为随着俄共(布)执政地位的确立,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变化、党的任务和目标的调整以及国际环境出现的新情况都要求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由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转型,具体表现在要由以强制、激进、动员和敌我对抗为主的话语方式转到以说服、渐进、整合以及和平合作为主的话语方式上来。列宁关于执政党意识形态话语转型的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党的执政生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主体,与执政环境共同构成执政生态系统。执政生态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多因素性,要求党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执政生态限制因素的历史性、阶段性,要求党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努力拓宽党的执政生态幅,要求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执政生态阈值。  相似文献   

3.
执政成效关涉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以及民众对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及党的执政成效,并围绕执政成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系统地形成了他关于执政成效问题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晰了党执政成效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了党执政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剖析了党提高执政成效面临的挑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提出了党提高执政成效的阶段性目标和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4.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根本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加强党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宁波 《学理论》2012,(28):40-4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党的执政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提高网络执政能力是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增强网络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以完成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和加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实现和代表人民利益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统一是党的根本执政规律,即关系着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维系,是提高党的执政效益的根本途径,也是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廉洁从政对党的执政资源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廉洁执政生成了社会公信力这一核心资源,并为执政党输送着新的执政资源,带动着其他执政资源的产生和发展。新时期、新阶段,党的执政资源开发对廉洁从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党的廉洁执政能力,以执政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着眼执政资源开发强化廉洁从政,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壮大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机关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机关党建工作要按照这一要求,紧紧围绕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从执政理念、执政素质、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环境等新的视角,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发挥好机关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作用,使机关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相似文献   

9.
来丽梅 《求知》2006,(2):12-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体共产党员要“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我们应该深刻领会这个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党之所以强调增强党的执政意识问题,是因为党执政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强化执政意识,增强提高执政本领的自觉性。如果执政意识不正确或不牢固。执政党及其党员干部就不可能自觉地学习执政本领,就不能经受住执政的各种考验,如果这样的话,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指我们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种综合性的要求,其主体是指整个党组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其关键措施是不断提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其重要任务是增强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者笔谈会”一文中,郑婷论述了全面发展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罗峰指出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徐学通论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辩证统一;蔡爱平指出了依法执政是党执掌政权的基本方式;矫海霞认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赵刚印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要作到理论、制度与人的统一;唐珏岚提出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六大能力;翁笑冰指出要培育发展社会自治组织,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刘建洲指出要警惕断裂社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三个务必”作为彰显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论断之一,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深度凝练,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何以接续推进党的建设的深切回应,对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具有重要价值。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向度进行考察,这种价值体现在凝聚了“为谁而长期执政、何以能长期执政、如何实现长期执政”之政党意识,丰富了“建设话语、宣传话语、叙事话语”之政党话语,塑造了“为民造福、务实清廉、担当有为”之政党形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系统分析“三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价值,有利于更好理解“三个务必”提出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3.
杨彧 《求知》2005,(8):4-5
建立科学的执政体制,是政党实现有效执政、保持长期稳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按照科学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还把"坚持科学执政"写入党的十七大修改的新党章.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深刻总结世界政党和我们党自身执政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我们党坚持科学执政,必须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科学的制度作保障、科学的方法来施政.  相似文献   

15.
宋爱丽 《学理论》2009,(4):185-18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04,(11):1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者笔谈会"一文中,郑婷论述了全面发展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罗峰指出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徐学通论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辩证统一;蔡爱平指出了依法执政是党执掌政权的基本方式;矫海霞认为要加强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赵刚印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要做到理论、制度与人的统一;唐珏岚提出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六大能力;翁笑冰指出要培育发展社会自治组织,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刘建洲指出要警惕断裂社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执政价值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党的整体利益与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践行党的最低纲领、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大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标准是一个具有多维量度的价值评判体系,其中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执政实践的长期探索和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而形成的以党的执政价值目标为取向、执政价值标准为依归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温敬元 《理论探讨》2008,3(1):102-104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党的执政绩效,必须以正确认识正确政绩观为前提,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关键,以建立科学的执政绩效评估机制为保证,努力创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执政业绩.同时,还要努力降低党的执政成本,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执政成效.这是提升党的执政绩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晓明 《学理论》2009,(28):33-34
人民要求回应既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一种执政实践,更是一种执政评价;是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体现,是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基本保证;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反映人民要求为党执政确定了鲜明的价值指向;这构成了新形式下党建的价值规定。  相似文献   

20.
全面从严治党鲜明地体现了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全面从严治党以重要在全面、关键在从严和核心在治理作为主线,以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规矩立党、作风整党和反腐肃贪作为思路,以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作为抓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定力,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注重全面从严治党的联动,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