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正在实践运用的理论,她同时又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体系,及早思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可以从认识论、范式理论和历史理论三个维度考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以期形成体系完整,视角宽广,分类科学,功能互补的协同创新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特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特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和认识.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及时代性等特征,并在中国当前发展的客观实际基础上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统一:一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二是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三是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紧密内在联系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国特色”,是包含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而不是与社会主义没有直接关联的中国的一般性特点,它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其“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是通过中国特色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与中国实际没有联系的一般社会主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验经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同民主革命时期一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艰苦过程,发生过右的特别是“左”的失误和挫折。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左”的错误,使党的各项工作重新回到毛  相似文献   

7.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就提出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60多年奋斗,用成功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这世纪性重大课题。实践没有完结,认识没有穷尽,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这个理论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那么其特征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发生在意识、政治、经济、技术等形态中的四大转换。在意识形态上,从崇拜意识向主体意识转换。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崇拜意识源远流长。这种意识并未随着封建制度的推翻被彻底消除,而且由于认识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使它得以繁衍滋长。人们把革命领袖看作真理的化身,习惯于在经典著作的词句上划地为牢,在“最高指示”的藩篱里反省思过。现代化进程唤醒的中国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一天天增强。随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我们最终会同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以崇拜意识为特征的旧思想文化意识诀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开放型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以主体意识为特征的崭新思想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权主体、人权权利、人权的经济基础、人权的民主法制保障和人权文明的多样性。其思想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思想、国际人权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革命建设时期的人权理论等。中国社会人权发展中的内外矛盾是该思想发展的动力,全面认识这些因素是我们科学把握这一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进程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主要研究范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打造一个富有特色、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校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杨小冬教授担任基地首席专家兼基地主任,现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福建省科学社会主义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副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享共富、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关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认识与总结。对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通过形成的理论分析成果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也必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关于三大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三大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应用哲学,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实践哲学,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政治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创新可概括为十二新,即:客观规律的新认识、思想路线的新表述、辩证法的新突破、社会主义的新视阈、发展意识的新思路、生产力观的新视野、时代脉搏的新把握、价值观的新命题、文明观的新发展、开放观的新思维、利益观的新表达、人的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不仅是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包括为什么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规律,回答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观点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是回答其首要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应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使之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先后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认识新成果表明,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形成一个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纲领,找到了建设成熟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答案。它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再次实现新飞跃。  相似文献   

18.
葛启安 《学理论》2013,(22):11-1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实际上是解决理论不自信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理论逻辑和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因此,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坚定信念、科学性坚定信念和未来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这个具体的地域,民族和时代的背景中,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事实出发,来研究由它所规定的文化观念和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其艰难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这条伟大的道路因为其典型的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和后现代化特征将对其他正在摸索中前进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指明着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