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适应状况发生新变化,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出现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破解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社会基本矛盾内含的矛盾分析方法要求在改革方法上要"上"与"下"联动,"点"与"面"协同,"破"与"立"并举,"变"与"稳"统一。  相似文献   

2.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之所以要全面地、系统地进行改革,是因为我国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由“基本适应”发展为“基本不适应”了,由“基本适应”发展到“基本不适应”,这是一切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不例外。否则,我国实行全面地、系统地改革,也就会成为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了。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误解,是对全面改革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矛盾论述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状况,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继承并创新、发展,对当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提出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都有过论述,但是,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经典作家们并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那么,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则更显得不够明朗和具体。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完成这一艰巨的实践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毛泽东同志的肩上。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具体运用和说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而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并进行系统地论证和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对我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做的一项重要贡献。这个理论不仅在其形成时,而且在其尔后的发展中,都充分显示了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7.
蓝绿矛盾是台湾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台湾社会的诸多矛盾中,蓝绿矛盾是一个基本矛盾,而且是一个对抗性的矛盾,影响与制约着其他矛盾。蓝绿矛盾不解决,其他矛盾与问题就很难解决。蓝绿的主要区别在于:泛绿阵营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与台湾主体意识,主张与追求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8.
李卿 《理论导刊》2020,(4):11-17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为民谋福、不忘初心的民本品格,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品格,问题导向、真抓实干的实践品格,遵循规律、讲求方法的科学品格和胸怀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品格。这些理论品格彰显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底色,形成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4,(2)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改革。只有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建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参与机制,汇聚亿万人民的强大力量和无穷智慧,才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一、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是组织人民群众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1.以社会参与机制引导人民群众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就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指导意义。他指出:"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国家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正在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改革。在我国,改革已是人心所向,改革洪流滚滚向前,成了不可阻挡之势。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理论基础呢?有人把“社会主义异化论”作为我们改革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错误的。本文仅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探讨一下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全面性,改革的系统性、改革的过程性和改革的目的性等问题。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当前干群关系朱宝信众所周知,与原有的高度集中、指令计划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由一整套从上到下的行政管理机构所组成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些机构不仅通过掌管物资的分配和调拨,也通过统一组织、统一规章将企业诸方面的微观活动纳入了...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层次中,分别有前提性、基础性、上层性、观念性等四大层次,这个有序形成是一个由下而上不断扩展而分层递进的结构性形成过程,它们分别构成与展现人口因素与自然环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四大社会基本矛盾。在广义生产的宏阔视野中,分别有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又分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制度生产,这无一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进行的。从抽象归纳做总体表述,社会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同社会生产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由此再做出具体演绎,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过程或广义生产的各个层次上,可以分析与梳理出它们在一定阶段上的各种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问题,这是目前许多同志都在探讨的两个问题,本文也试就这两个问题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经济体制 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詹建志  冷树青 《理论导刊》2013,(1):59-61,65
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源于人类系统的整体性。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二者具有共存性与层次性,社会基本矛盾国际化的阶级性与主权性不可分割,同时也是双向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理论依据。当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改革理论包括动力论、本质论、民本论、系统论、持久论和战略论等内容。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在实践上对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具有两种性质,即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制度变革,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制度变革,后者并不属于当前论域。法治在我国表现为两个阶段,即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致的,违背法治国家原则的所谓"改革"正是改革的对象。改革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它们是兼容性、相关性、一致性与矛盾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规定的改革任务仅仅是全面深化改革到2020年的任务,并非全面深化改革的的全部。2020年之后,还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而且改革的重点应该转向社会体制改革,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述问题,我曾为文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概括”的论点(见今年3月5日《天津日报》),引起一些争议。我感到有必要进一步陈述自己的理由,并对一些不同见解提出我的看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资本主义灭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结束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矛盾。作为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生产力的一端,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生产社会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