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楠 《理论前沿》2007,494(5):24-28
本文针对谢滔先生文章中关于恩格斯晚年思想的两种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理论看法,认为恩格斯晚年既没有放弃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也没有放弃暴力革命而寻求走和平改良道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思维方式去“裁剪”一百多年以前的恩格斯,要科学地、历史地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晚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恩格斯晚年在民主问题的认识上实现了两大理论飞跃:一个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上,实现了从公社国家到民主共和国认识的转变;一个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斗争策略上,实现了从暴力革命向合法性斗争的转变。但是,在形成这两大理论飞跃的过程中,恩格斯并没有忽视对暴力问题的强调。总体上说,恩格斯晚年的民主观实质上指向了阶级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所作的科学总结,鲜明地体现了科学的实践观的巨大作用,他们在这一总结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的集中阐发,正是在科学的实践现的基础上取得的.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过去我们只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而不知道恩格斯晚年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作出了新的论断。本文从经典作家的原始文本出发,揭示了恩格斯晚年思想发展的新飞跃,论证了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晚年恩格斯所主张的“开放性斗争方式”的思想实质和独特意义,阐释了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所具有的启迪作用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3天后在伦敦安葬马克思时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一生作了高度的也是科学的评价,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指出马克思一生在理论(?)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实践,其中包括指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简单地说,就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晚年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论述,不仅深化了他和马克思早年一起创立的科学实践观,而且为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策略,制定了建设群众性工人政党的理论和方针。  相似文献   

7.
欧洲1948年革命烈火燃遍十八国,历时一年九个月,终于被法、德、奥、俄等国反动势力联合扑灭。这场革命就总体而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革命,但是由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场,由于有德国和法国共产党人参加,终于创造了新奇迹。巴黎六月工人起义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武装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率领德国共产党人开展了报刊斗争、群众斗争、议会斗争、武装斗争和法庭斗争,革命失败后他们又系统总结了革命经验,为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留下了丰富的政治资源和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8.
罗保国 《理论前沿》2006,479(14):17-19
就俄国公社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差异并非矛盾或对立,实际上只是论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所谓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以及革命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看法存在根本性分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晚年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论述,不仅深化了他和马克思早年一起创立的科学实践观,而且为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策略,制定了建设群众性工人政党的理论和方针。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的前两篇序言由恩格斯独立起草,由此引出了这两篇序言的“作者身份问题”,进而再次引申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在晚年是否保持了思想上的一致性?时至今日,人们并未找到相关文献来证明马克思不同意恩格斯撰写的序言草稿;马恩二人晚年在一些问题上的见解大同小异,并且相互补充。恩格斯非常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因而其1883年所概括的贯穿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精确凝练的。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而不是恩格斯所谓的"自然辩证法"。卢卡奇认为:首先,马克思的辩证法是总体性的认识方式,不是恩格斯的以三大规律为核心的"科学"总结;其次,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主体—客体辩证法,而恩格斯在这点上根本没有涉及;最后,马克思辩证法的落脚点应该是革命实践,恩格斯的理解仍然处在旧唯物主义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两个决不会"理论则指出了这一历史趋势变成现实的条件。依据条件具备的程度,资本主义可能通过三条路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逐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二是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社会性质突变的形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三是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政权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设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思想。郑异凡先生认为这一思想的发明者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且,郑异凡先生认为185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重提这一设想。郑异凡先生的这些观点值得商榷。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0年后没有明确使用“同时发生”这个词语,但是这一设想他们却多次表述。可以说,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的设想是贯穿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和列宁的革命转变论应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由政治革命为中心向以经济革命为重心的全面革命转变,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我们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阐述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实践,结合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分析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基础与条件,进而论述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为原典意识形态理论的完整建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这既体现在他和马克思亲密合作撰写的《形态》《宣言》等经典文本之中,更体现在他晚年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独立撰写的著作和书信之中。特别是晚年恩格斯围绕意识形态提出的反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相对独立论、中间环节论、前导作用论等理论,使原典意识形态理论臻于完整,产生了巨大的理论效应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70周年。谨写此文表达对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都是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这一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正是依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巴黎公社虽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伟大的尝试 ,但很快就被扼杀了 ,并没有积累起系统的经验。马克思逝世后34年 ,恩格斯逝世后22年 ,才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即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又经过了几十年才出现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既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又以自己新的经验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在这方面 ,列宁和毛泽东都有重大贡献。列宁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创新 ,主要表现在他第一个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在一批国家同时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近代中国问题是资本全球空间扩张的结果,是对其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的验证。资本逻辑全球扩张开启世界历史的过程,也是它冲击落后国家 和民族的特权和等级逻辑、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贸易和战争是资本全球空间扩张的两大手段,战争可以为贸易开道,也会导致贸易停滞,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无论选取哪种手段,利润都是唯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起初用中国革命形容太平天国运动,后来将之仅看作起义,原因是只有顺应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全方位根本变革的运动才能称作革命,否则只是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在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和充分考虑中国独特境遇及中国人民战争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前景作出了科学预测。在他们看来,未来的中国必将走向一个更为进步的社会形态,且会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青年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革命性。工人阶级后代的健康成长、青年知识分子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关注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观的核心内容。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突破了西方文化和学术传统单纯从价值论范畴认识和理解青年的局限,将青年置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