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基布兹简介     
在以色列,将近九十年来一直存在和发展着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组织—基布兹。对基布兹,一些人认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组织,一些人则认为不是,但也没有对它下一个准确定义,而基布兹人则坚信他们是在搞社会主义。这里,笔者仅就掌握的材料,对基布兹作一个简要介绍。 1908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在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一种新型的集体定居点,它的希伯莱文名字是基布兹(Kib—butz),即是今日为世人所知的以色列的公社组织。 基布兹的主要特点是:①除土地以外的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的“基布兹”,堪称世间一绝。笔者于前不久参观了两个“基布兹”,甚感震惊。一、“基布兹”概况“基布兹”在希伯莱语中意为群体,英文译为KIBBUTZ,不少人称之为农村公社。一个基布兹,就是一个移民村。在沙巴市附近的英沙米尔基布兹展厅内,至今仍陈放着马克思用希伯莱文写的《资本论》。讲解员介绍说:最初,基布兹是根据《资本论》的理论构造的。基布兹与其成员的关系,照以色列人的说法是:需要每个成员的才干,满足每个成员的需要。成员们都把自己的基布兹当成了家。而基布兹的所有财产和生产资料,也为全体成员所公有。每…  相似文献   

3.
7月份,我们参加了由国家外专局组织的中国西部县长首期赴以色列进行“西部开发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国培训。培训由以色列国际农业发展合作中心具体组织承办。我们通过在课堂听讲,到几个地区的一些基布兹、莫沙夫和私营生产者、地区议会以及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和加工、营销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对以色列的农业及农村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黎巴嫩为何会与以色列结怨 这得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说起。上世纪70年代.为抵抗以色列的侵略,巴解在黎巴嫩建立了基地,并将总部迁至贝鲁特.巴解还在黎巴嫩南部储备了上万吨弹药.甚至组建了一支坦克部队,成为能够左右黎巴嫩国内局势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由于巴解不断以黎巴嫩为基地袭击以色列,  相似文献   

5.
泰蒙是位于约旦河西岸不远处的一个巴勒斯坦村庄。对这个村庄的1万多名巴勒斯坦村民来说,他们整天生活在以色列军警的控制下,没有正常人应当享有的起码尊严,他们像是正经历着一场无穷无尽的噩梦。泰蒙的巴勒斯坦人不明白,以色列军警为什么总是和他们过不去。每天晚上...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大事     
阿亮 《新湘评论》2004,(5):41-41
以色列暗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 3月22日清晨.以色列出动武装直升机.发射了3枚火箭弹.“定点清除”了在清真寺刚刚做完“晨祈”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艾哈迈德·亚辛,1936年出生于加沙,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7.
朱橙丽 《党课》2011,(14):79-79
沙拉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14,(2):33-33
大屠杀和以色列基础教育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教育学院2007—2009年就全国范围内基础学校大屠杀教育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屠杀在以色列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77%的学生和96%的老师称大屠杀对其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94%的学生热衷于探讨大屠杀记忆,  相似文献   

9.
陆睿 《当代党员》2011,(11):42-44
2011年盛夏,以色列工学院。 诺贝尔奖得主阿龙·西查诺瓦博士的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重庆的邮件。  相似文献   

10.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这句看似极简单、很普通的话,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起来却并非易事。人们往往是看得破,却是忍不过。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离了钱是万万不能的。试问,在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医,哪一项能少了钱?钱这东西如臭豆腐,闻着臭,但吃着香。就不难理解一些人对当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总是说起来义愤填膺,切齿痛恨,而一旦轮到自己,或做了官,或掌了权,或有了便利条件,也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照样贪污受贿,照样搞不正之风。其中既有体制、制…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早已习惯了以寡击众,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就一直警惕注视着四周阿拉伯世界的一举一动。即便黎巴嫩真主党的袭击的确“突然”,以色列的反击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其实,以色列早就要寻机打击真主党。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安全区”撤出军队,但这也并未换来以色列所希望的北部安全。真主党武装以黎领土萨巴阿农场仍被以色列占领为由,不时对以色列施以冷枪热炮。而这次,真主党主动送上门来正好给了以色列放手大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陈克勤 《求贤》2009,(10):56-56
一周以来.以色列媒体接连报道包括前总统卡察夫、前总理奥尔默特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受到司法审判和起诉。对如此多的官员密集采取行动,在以色列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只要以色列的侵略存在一天.哈马斯就会打一天.”这句话早已成了哈马斯各个领导人与媒体的“经典对白”。然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斯耶姆表示,哈马斯如果赢得1月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  相似文献   

14.
杨艳新 《党课》2012,(3):79-81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背靠地中海、与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比邻而居的以色列在外交方面接连受挫:继与中东传统“盟友”土耳其、埃及反目后,又眼睁睁地看着巴勒斯坦启动了入联程序却无可奈何。由于在巴以问题上曾招致不少国际批评,令以色列本就有限的回旋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眼下正遭遇着严重的外交危机。  相似文献   

15.
袁越 《党建文汇》2011,(11):22-22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换俘协议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名以色列士兵交换1027名巴勒斯坦被俘人员。以色列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同时体现出以色列的强势和弱势。  相似文献   

16.
李成 《党建文汇》2002,(8):17-17
2000年9月爆发的巴以冲突已持续18个月,共造成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300多名以色列人丧生,而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冲突给巴以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估计,巴勒斯坦经济共收缩了40%,几近破产。而以色列则陷入了自1953年以来的首次衰退.失业率接近10%。由于恐怖事件频发,以旅游业一片萧条,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了50%。《奥斯陆协议》签署后一度出现的以色列经济繁荣景象已成明日黄花。  相似文献   

17.
青木  谷棣 《党建文汇》2014,(6):39-39
提起以色列,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那里安全吗?在人们的印象中,以色列这个国名总和充斥着爆炸与轰炸的巴以冲突、中东局势,还有理不清剪不断的民族与宗教争端联系在一起。很少有人知道以色列经济长年保持快速增长,更少有人知道,最引人瞩目的是高科技创业经济。  相似文献   

18.
在玉树救灾现场.在转运途中,在医疗点.活跃着一支无私奉献爱心的力量——志愿者。无论多大年龄.无论哪个民族,无论来自何方.所有的志愿者都在坚守一份信念和热情: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为玉树同胞搭建起值得依靠的肩膀!  相似文献   

19.
唐凯麟 《新湘评论》2007,(10):21-22
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四单位“关于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发出后.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拥护.因为这次评选和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不是自上而下的确定.而是群众推荐、群众投票,由广大群众说了算。可想而知,这样推荐和评选出来的全国道德模范本身就是来自群众、来自生活,他们就是平常百姓中的一员.与群众声息相通.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20.
风情的贵州犹如一个骨子里透着豪气的多情女子,她的风情来自于这里知足而安逸地生活着的少数民族,来自于他们一个个优美的故事和承载这故事的数不胜数的节日。来自于那掩映在节日及习俗里颇有节奏的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