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论坛》2009,(6):F0003-F0003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光谷就是武汉发展的缩影。光谷从无到有,变化太大太多。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光谷就印证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与飞跃。  相似文献   

2.
武汉·中国光谷资本市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2月28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在武汉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障碍,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率先建立完善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为国家级基地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28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在武汉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障碍,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率先建立完善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为国家级基地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撑。 一、现行的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和功能无法适应“基地”建设的需要 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传统的产业基地有重要区别,其中主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是湖北省武汉市在全国较早进行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探索的产物。1988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1991年,国务院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后相继被国家批准为APEC科技园区和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2001年7月6日,又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  相似文献   

5.
6.
《武汉·中国光谷创新系统研究》是本刊组织的关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系列研究的第二篇。文章认为建设光谷虽然要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但更关键的是立足自身,构建能持续支撑光谷发展的内在创新体制。建设一个与地区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性创新系统,才能为地区和产业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文章指出,武汉具有科教资源优势,创建光谷创新系统不仅有强烈的现实动因,而且有雄厚的历史积累。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武汉·中国光谷”已在东湖开发区拉开了大建设的帷幕,发展速度迅猛,态势良好。关山村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腹地,在今后5到10年,随着全村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关山村将成为都市中的村庄。“武汉·中国光谷”的建成,使关山村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今后关山村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要主动、自觉、高标准地纳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之中,努力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出好力,服好务。 根据“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发展的形势,关山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  相似文献   

8.
l月31日市政府确定2001年光谷基拙设施和环境创新主要任务:报资巧亿,建设“十路二场一游园一广场”。_ 2月23日,科技部批复第二届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国际论坛于9月22日—24日在汉召开二 2月28,科技部正式批准在汉建叫家舰详林术秒化郭 冲27斗与人行武汉分行共同组织召开东湖开发区2001年重氛项目消默篡黑黔瞬产 州10氏蜘人砂委会畔灵长姜春云视察开碎·希望东诩并发区详不认器扭燕与5108厂厂长、华工教授洽谈微晶玻璃基板镀膜合作事宜 5月】8日,加拿大国家光学所副所长罗伯特·科立沃先生一行考察 ‘光谷’‘,与楚天激光在激光器…  相似文献   

9.
武汉·中国光谷:使命·气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正演绎着新的模 式,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将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较量的焦点。新的历史时期,这一 竞争的焦点已经从微电子产业转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光谷成为继硅谷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 点。中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个别领域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抢 占21世纪发展的先机,从光电子登陆不失为一条捷径。因此,在中国各地,纷纷构建光谷, 掀起了一场“追光热”。在这一“追光热”中,有关“中国光谷”的争夺,格外引人注目。 其“始作俑者”武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布局的特点,结合武汉科技新城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建设现状,论述了在汤逊湖产业园中心地带建设综合商务中心的必要性,旨在为武汉科技新城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的日益临近和西部开放开发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进军我国西部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东部沿海地和西部地区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因此,当前研究武汉·中国光谷如何吸引跨国公司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武汉·中国光谷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研究》一文在对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和武汉的客观条件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招商引次方式”、“改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软硬件环境”等六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是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国际上对跨国公司有多种叫法,如全球公司、世界公司、多国公司等等.各种机构和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如结构标准、业绩标准、行为标准等)对跨区公司也作了多种定义,而为大家普遍认同的是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在<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报告中的定义,即跨国公司应该是这样一种企业:(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跨国公司一般具有生产经营规模庞大、经济实力强盛,战略目标全球化,要素转让内部优先,内部管理一体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6,(8)
高新技术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与集中体现,也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与主要领域,更是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与有力支撑。今年初省人大会议通过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五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充分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本期《特别策划》以此为题组编了一组文章,从多个层面阐述了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问题,供各级领导同志参考。当前,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增强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有一个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江城武汉美丽的东湖之滨,有一方热土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寄托着一代人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武汉·中国光谷”。2000年5月8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贾志杰在这里点击开通了“武汉·中国光谷”网站,正式揭开了“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序幕。一年后的同一天——2001年5月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又在这里点击鼠标,开启了“武汉·中国光谷”网上招商会。短短的一年时间,这里发生了令人咋舌的变化,其间演绎了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16.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人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武汉“光谷”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光谷”建设最缺乏的要素是企业家和技术创新机制,这一方面要靠开放引进来弥补,另一方面更要靠建立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持股制去激励。要建设好“光谷”,必须解决目前尚存在的政企不分、学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光谷”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放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要实现“光谷”的加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须以效益为 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市场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西班牙风情街是全球最长步行街1350米光谷步行街的第2期,位于武汉光谷商圈光谷广场东侧。西班牙风情街长329米,由6栋3-5层高的极具西班牙特色的建筑组成,中间串联西班牙、弗莱明戈、斗牛士三大广场。其整体景观设计,由曾经成功打造福罗里达、欧洲、香港三地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易道(EDAW)亲自捉刀,从街道、广场节点、店面装饰、灯光系统、导识系统各方面深入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街道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是湖北省武汉市在全国较早进行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探索的产物。1988年,东湖新技东开发区正式成立,1991年,国务院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商新技术开发区,其后相继被国家批准为APEC科技国区和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