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勇 《求索》2007,(6):201-204
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术生产机制不可避免的逐渐摆脱了其固有的传统运行机制,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晚清时期,随着自然科学教学教育的发展和学术共同体建构的起步,学术研究职业化的相关要件逐步具备。民国时期建立的中央研究院是代表国家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及行使学术管理方面职权的国家机关。从职业身份的确认、职业研究活动的保障和规范三个方面来看,中央研究院都符合职业化学术研究团体特征,它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学者,为职业化学术研究在近代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体制空间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卢勇 《求索》2008,(9):209-212
职业声望是反映职业化进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抗战前中央研究院的学术研究活动来看,中国近代学术研究职业化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它改善了学科建设环境和学者生存状态,推动了正规学科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学术研究事业的规范化。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认同度和职业吸引力的提高,中国近代职业学者群体的社会声望逐渐提升,这也说明中国近代学术研究事业的外部环境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3.
卢勇  肖航 《求索》2012,(8):123-125,107
国立中央研究院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涵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通过设立国际出版品交换处,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对外国人在华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进行较为有效的监控,以中央研究院为主体的近代中国的学术研究事业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此过程中,中国学术界拓展了与国外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学术研究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4.
宋清波 《人民论坛》2011,(7):216-217
中央研究院时期,中国建立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机构,科技人员大量增加,出现了科学共同体,科学家职业化进程基本完成。各种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制订,院务会议制度、奖励评议制度和院士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加上科学实业的形成以及教育体制的发展,可以说,在中研院成立后的二十年中,中国科学逐步实现了体制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合作、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法学教育也存在着缺乏准入标准、质量不高、教育性质不明确、发展方向难确定等问题.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应走精英化、职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对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注重是职业化的基本表现。近代中国警察自始至终都体现出这种职业化倾向。其首要内容即警察教育的兴办与发达。从事警察职业需要具备多种素质与技能。故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警察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种类非常丰富。这种以警察学作为学科体系核心的设计对今日我国警察院校之学科建设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和制度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职业化是警察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现代警察制度的创生标志着警察职业化进程的开始。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预防犯罪、保障自由和执行法律的合法性; 二是基于警察科学学科理论的警务专业化和非政治化。现代警察职业诞生于19世纪早期的英国,因法制现代化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性拓展,现代警察制度在许多国家逐步建立。当代中国警察职业化进程已经开始,但警察职业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尚没有确立,制度上与警察职业化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加快中国警察职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大体分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及专业组织初步发展、职业化学术讨论逐渐开展、职业认证标准逐渐发展出来等三个阶段。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对策是: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必须高度认识政府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实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必须走渐进发展的道路,必须通过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9.
美国保安业的职业化途径及对中国保安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国保安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基本实现了职业化 ,体现在规范管理、持照经营、教育训练等几个方面。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 ,不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认识到职业化的重要性 ,而且保安业内部也认识到了职业化的重要。中国保安业正处在发展壮大的重要阶段 ,职业化的水平还较低 ,了解美国保安业的职业化途径对中国保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的理论研究演变在某种程度上遵从了近三百年来的中国学术史流脉的悄然动向。从探寻"义理"到尊崇"考据",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在不断地转换视角。这种转换,一方面是电影学术自觉的转型、完善、调整,另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电影实践逼迫着电影理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在这个双重的压力之下,当下的电影学术研究变得极其的圆滑和世故。看似振臂一呼地探寻了"义理",实则貌似尊严地重视了"考据"。在市场与金钱面前,中国电影学术研究整体水平裹足不前,后续力量乏陈可新,基础研究更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和中国电影的市场表现花开两朵,大相径庭。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国电影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是行政当局、学者应该冷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院士,作为一种荣誉称号,其产生发展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在历史上确实对尊崇科学、引导科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院士的神秘光环已逐渐失色,院士制度弱化,虚化的趋势正在显现出来,产生了许多束缚科技进步的问题。中国的院士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中国院士制度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国的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时其成员称为“评议员”。1946年,中央研究院决定建立院士制度。1948年中国最早的院士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公安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警察职业化是中国公安警察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公安警察队伍的管理思想,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是公安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前提,完善职业认证、规范执法主体是实现公安警察队伍职业化的基础,规范考核标准、实行科学考评是实现公安警察队伍职业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顶层设计——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国后,中国足球主要经历了专业化和职业化两个时代,职业化代替专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后奥运期中国体育事业变革将建设由体育大国向建设体育强国的方向实施战略转移,中国足球职业化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管理体制偏差、运行模式失衡、后备人才培养乏力等困难,直接降低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加强足球改革的顶层设计,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将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和内政外交事件频发的多事之秋。由于国力的衰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国时期曾先后发生了多起外交危机和外交突发事件,国民党政府从当时的条件、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出发,对这些涉外突发  相似文献   

15.
胡适尽管在文化上持“全盘西化”和“充分世界化”的态度 ,但在学术研究方法上却走的是一条融合中西的路子。带有胡适特色的“方法论”实际上也是在融合中西学术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他的实用主义方法是西方实证方法与中国乾嘉考据方法的融合与创新 ;他的“明变”、“求因”的历史主义方法则是西方进化论思想方法与中国黄宗羲、章学诚等人倡导的“究源明迹”学术方法的融合与创新。胡适学术研究方法的这一特色充分凸现了人类文化(古今中西 )在接触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胡先骕是中国生物学的创始人,享有世界声誉的植物学家。1949年以后,胡光骕没有走,而是留下来继续他的生物学研究,那年他五十五岁,还是一个科学家最好的年龄。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时,在自然科学家中,胡先骕是极少几个老中央研究院院士而没有成为学部委员的。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在此前几届评议委员会委员的基础上选出的,就是说,评议会委员到了1948年选举院士时,都当选为院士。1935年,胡先骕四十二岁的时候就是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委员,他在中国生物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可以说是泰斗级的人  相似文献   

17.
史习斌 《求索》2012,(5):111-113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作家的代表。以发稿权为主的媒介权力对沈从文职业化写作的形成意义重大:稿费收入为他的职业化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发表机会促使他在创作上不断成长并最终成熟,作品在媒介上的反复刊载和传播提高了其知名度与声望,有利于实现文本的思想、审美价值和作者的文化、文学理想;写作本业和作品本位让他在写作上获得了职业的自觉性与归属感,这是其职业化写作最终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从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至今,我国保安服务业已初具规模。据公安部的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公安机关负责管理和组建的保安服务公司近两千家,从业人员七十余万。但应该看到我国的保安服务业仍处于低水平、低素质、低层次的发展水平,职业化程度依然不高。笔者认为,职业化的道路,就是人的职业化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素质的提高,还是对受众的职业化服务的完善,所以保安服务业职业化的进程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美国、英国等国是世界上保安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但它们在职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行各业管理者的选拔和管理一般都是比照选拔政府官员的方式进行的。这种选拔和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从合法性角度出发,完全背离了企业竞争的效率准则,严重影响了管理者积极性的发挥,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管理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针对以上问题,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333工程”的资助下,系统地对我国管理者的职业化胜任素质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探讨,构建了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模型,  相似文献   

20.
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是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但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化的推进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理应引起各级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系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调研处的副处长,他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职业化理论的历史沿革、中国推进职业化改革所遇到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相信有关职能部门和广大读者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编者希望藉此能引发广大读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为推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化进程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