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雨晴 《法制博览》2013,(9):206-207
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在第20条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这是新修订的公司法的一大进步。标志着我国正式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从西方引入。但《公司法》在第20条对这一制度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仅靠这一原则性的规定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解决问题。尔后,公司法的三个司法解释涉及到了则以制度的内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但我国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研究还比较混乱,实践中仍然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致力于系统地阐述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指出我国在这一制度上规定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为深入这一制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提供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黄喆 《法制博览》2013,(3):189-190
根本违约是《联合国销售合同公约》中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公约》采用了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相对弥补了两大法系在此规定上的不足之处。根本违约制度的法律后果在于解除合同,其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交易,限制合同的解除,进而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价值。我国《合同法》也采纳了这一制度,但相对于《公约》严格的制度规定,我国在该制度上还有借鉴提升之处。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根本违约制度的历史渊源及演进;第二部分论述了《公约》关于根本违约制度的规定;第三部分阐述了根本违约在具体违约类型中的判定;第四部分论述了《公约》关于根本违约制度的规定对我国《合同法》立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储昭根 《南风窗》2013,(23):74-77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随时搜索、截取和查阅任何人的通讯信息,这是改变人们命运的能力。"而"监控门"的发展,亦表明从个人到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在以新面目上演。斯诺登的泄密没有任何关于NSA的算法使用问题,也没有涵盖任何美国军方方案或美国与国外官员的对话记录。斯诺登处事小心翼翼,他花了几个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化犯罪日益猖獗的背景下,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加强各国家间的国际刑事司法协作机制,尤其是引渡制度。尽管国际上的引渡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原有引渡制度的弊端逐一显现,这非常不利于打击诸如恐怖主义犯罪等性质恶劣的国际犯罪。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传统引渡制度的种种弊端,结合国际刑法中引渡制度的新的发展,深入揭示了国际上引渡制度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使引渡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沈旭晖 《南风窗》2013,(14):80-81
斯诺登的爆料对美国公司信誉度的打击或许正是中国网络设备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良机。这也算是"叛谍逃港"施加中方抉择压力之后的意外之喜吧。美国要求港府对"窃密侠客"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发出临时拘捕令后,斯诺登"及时"搭乘俄罗斯航班离开香港,而香港方面在斯诺登离开中国领空后才宣布消息,不少评论担心会影响中美关系,又或招致美国对香港报复。笔者则相对乐观:这样的结局,对香港、北京都算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是斯大林模式成型的重要时期.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苏联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富农作为一个阶级予以消灭"不仅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如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所引起的争论一样,在如何看待消灭富农这一历史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对"富农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小宇 《法制博览》2015,(4):77-78,18
死刑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死刑的正当性、预防性、人道性、以及死刑问题的日趋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死刑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强调用废除死刑来预防贪官外逃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死刑犯不引渡"只是某些国家倡导的意欲使之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从而限制他国司法主权的提议而已,绝非国际强行法,因此也谈不上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其老是研究如何把外逃贪官引渡回来,还不如探究如何阻止贪官外逃来的更有实际意义,建议我国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预防贪官外逃。  相似文献   

8.
杨洋 《法制博览》2024,(2):127-12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法律顾问制度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本文旨在论述企业治理中法律顾问制度的现存问题及优化举措。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概述,包括背景和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企业治理中法律顾问制度的现存问题,包括法律顾问的角色定位、专业能力、独立性与诚信、效率几个方面;第三部分论述企业治理中法律顾问制度的优化对策,包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多元化团队、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几点。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企业治理中法律顾问制度的完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引渡条约>生效.这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间签署的第一个引渡条约,也是我国首次与外国缔结包含"死刑犯不引渡"原则的同类条约.这一消息随即引起了国内外司法界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徐铭萱 《法制博览》2023,(27):44-46
顾名思义,知情权是慈善捐赠人获取慈善活动信息的最基本途径,慈善捐赠人知情权也因此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基础。在《慈善法》全面落实背景下,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对慈善捐赠人的知情权进行保护,一是最基本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二是通过行政管理来加大对慈善信息的监管力度;三是依靠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但是这些方法都相当笼统,当慈善捐赠人的知情权遭受侵害时,对于如何使其获取最快最有效的救济,则缺少了具体的规定。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在立法上,应当将作为慈善事业基础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进行完善;在监管上,需要增加监管方面的措施和方式;在救济的角度上,应当完善调解机制,加强保障诉讼机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慈善捐赠人知情权的概念、性质、内容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在当前《慈善法》背景下我国慈善捐赠人知情权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则结合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样是在立法、监管、社会监督、救济渠道几个角度进行论述,针对前文分析得出的诸多不足提出具体的意见。希望能更加完善当前我国慈善捐赠人知情权的保障,为促进我国的慈善法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