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交通事故逐年呈现上升趋势,有关交通肇事犯罪后的自首认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辨析交通肇事犯罪适用自首制度的合理性为前提,同时结合我国刑法中有关自首制度的认定条件以及交通肇事犯罪的立法现状等作为论证手段,从而论述我国实务中普通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首,作为刑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本身定义与适用已无多少争议。但近年来随着药家鑫案、李昌奎案的披露,关于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又出现了不少争论,即对于自首量刑选择"可以从宽"还是"应当从宽"处罚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应片面论断。  相似文献   

3.
坦白原本是酌定量刑情节,由于它体现出的人性化价值契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经济的客观要求,《刑法修正案(八)》将其提升为法定量刑情节,关于坦白从宽处理的幅度与刑法中自首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合,使得二者之间的评价尺度趋于混同。以交通肇事罪为例,其最的坦白和自首之间存在价值位阶,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中,交通肇事案件频发,社会问题的多变以及道路交通的进步使得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中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交通肇事罪中共同犯罪的认定、自首制度的适用以及公共交通道路的认定、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定问题。本文以真实案例为例,阐述了上述问题。对交通肇事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刑法与原刑法相比,更为积极地鼓励被侵害人采取正当防卫,鼓励犯罪嫌疑人自首。从刑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鼓励正当防卫并对正当防卫放宽限制、扩大正当防卫的范围,将对那些企图进行暴力犯罪的人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威慑力和“心理强制”作用。从而更好地起到预防社会犯罪的作用。而鼓励自首则有利于更好地教育、改造罪犯,有利于刑事案件的顺利侦破和更有效地打击犯罪。一、对正当防卫的鼓励与意义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的积极鼓励,体现在对“防卫过当”较原刑法更为严格的限制,同时对正当防卫放宽限制,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关于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6.
药家鑫案的死刑适用符合我国刑法第48条所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标准。成立激情杀人的关键要件在于被害人的严重过错,不能随意扩大激情杀人的内涵。同时,存在自首情节并不意味着必然获得从轻处罚,少杀慎杀的死刑控制政策并不排除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的一天,在浙江省金华市中院刑事审判大厅里,一名因犯抢劫罪的年轻人低头听到审判长对他宣判12年有期徒刑后,他把呆滞的目光扫向正在旁听席上掩面哭泣的父母。当他看到老泪纵横的父亲神色凝重的正向他点点头,仿佛在说:儿子,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我们等你回来,年轻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慰籍。  相似文献   

8.
最近各地试水的政府雇员制颇赢得"鲶鱼效应"的赞誉,但也有反对者批评,这项制度没有法律和政策基础,可能导致政府机构膨胀,增加纳税人负担。笔者对该制度是表示欢迎的,因为从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来看,这不仅是我国政府用人方式和组织结构根本变革的结果,亦是全球趋势。传统上,政府设计好如何实施工作,组织好管理和监督过程。这种人事制度强调政府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协调和监督。与此相适应的用人管理模式,是文官制度。新  相似文献   

9.
自诉作为一项保护被害人权利的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近年来自诉滥行,其在立法上有无存在的必要成为了热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自诉制度弊端的研究,对自诉制度引发系列思考,主张废除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杨蕊瑗 《工会博览》2009,(7):173-173
在介绍对明代廉政制度进行的基础上,对明代廉政制度作出了分析和评价,以期对中国当前廉政制度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