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世界的民族分离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 ,世界的民族冲突剧增 ,民族分离主义成为世纪末的一种重要现象。民族问题正成为当前局部和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从一年前的科索沃战争 ,到刚刚基本结束的俄联邦车臣战争 ,无不是民族分离主义祸害所引发。一、民族分离主义的表现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伴随着社会主义体制在苏联东欧的倾覆 ,前苏东地区一些多民族国家相继解体。并对欧亚非许多地区形成巨大冲击 ,卷起了一股民族分离主义的浪潮。与此同时 ,许多国家的民族问题凸显出来。进入 2 1世纪后 ,此现象仍将蔓延。南斯拉夫的解体是 2 0世纪末多民族国家解体中最为残酷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离心倾向。地方分离主义曾一度使俄联邦面临解体的危险。目前,地区分离主义仍困扰着俄联邦政府,使不断恶化的经济雪上加霜。 一、地方分离倾向产生和加强的原因 众所周知,前苏联是政治和经济高度集权的国家,地方是中央计划和决议的执行者,没有实质性的主权。因此很少有地方分离主义生存的环境。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地区分离主义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和契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认为经济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这一分析,文章论述了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应吸取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防止民族分离主义.就经济差距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关系而言,提出要防范民族分离主义,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政治资源谋求国家经济社会平衡发展,防止因经济差距拉大而造成中央权威消失,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坐大;最后要尽可能降低各民族独立的预期收益,实现各民族间经济的最优化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满足.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独立以来,苏联解体的巨大惯性冲击着俄联邦的统一与稳定,联邦主体的政治分裂、经济分立和民族分离倾向也进一步显现和加剧。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在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确立着新的联邦关系。随着俄罗斯政体的逐步巩固和政局趋于稳定,加强联邦制和国家统一的重任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普京就任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力图建立新的宪政联邦制度。本文就俄罗斯联邦中央与地区关系中的制度因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是依旧沿用苏联行政法的“管理论”模式还是另辟蹊径?这是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盲区。笔者认为,1993年俄联邦宪法用“执行权”取代“国家管理”概念,意味着俄罗斯行政法逻辑起点的转换,从此俄罗斯行政法与苏联行政法成反向发展,其重心由制约公民权转向制约行政权,规范执行权成为俄罗斯行政法发展的基本方向性内容。  相似文献   

6.
1995年末-1997年初,俄罗斯除自治共和国以外的各州(边区)普遍进行了地方首脑的直接选举,对俄罗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苏联解体后俄联邦的分离倾向近年来,随着苏联解体,俄岁期的行政隶属关系呈现出分离倾向。原归阿尔泰、克拉斯诺达尔、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斯塔夫罗波尔边区管辖的阿尔泰、阿弟盖、哈卡斯、卡腊查耶夫契尔克斯自治州从所属边区分离出来,成立自治共和国。犹太自治州也摆脱了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隶属关系而独立成为联邦主体的一员。赤塔、别尔姆、堪察加、阿尔汉格尔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伊尔库茨克、…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10个民族自治区)和1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90年代初苏联解体浪潮的冲击下,俄罗斯民族分立主义思潮曾一度蔓延,至今仍未止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值得历史反思的莫过于苏联诞生和苏联解体。这不是自生自灭的简单的历史变迁 ,而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文化和两种价值观较量的结果。其中 ,民族主义因素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尤其在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面临文化转型 ,民族主义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解体至今已过十余年 ,俄罗斯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如何坚持民族传统 ,发挥其积极意义 ,克服其负面影响 ,依然是摆在俄罗斯学术界和理论界面前的新课题 ,同时也是值得世人研究的重大而又深刻的课题。林精华先生的新著《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关于 2 0— 2 1世纪之交文化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9.
俄联邦行政责任制度是其行政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联解体前后 ,伴随着俄罗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转型 ,其法律制度包括行政法中的行政责任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行政责任的概念界定上倾向于将主观范畴与客观范畴相统一 ,质疑单一的从结果论的角度阐释行政责任 ;在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上 ,增加法人作为责任主体 ,改变传统的注重公民个人的行政责任的方式 ;在追究行政责任的程序上 ,强调程序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可操作性。行政机关与公民平等地承担行政责任将成为俄罗斯行政责任制度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对俄罗斯现代化和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造诣颇深 ,2 0 0 4年 1 1月 2 4日他在我院做了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专题报告。阿列克谢耶夫院士渊博的历史知识及其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引起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院士先生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几种主流观点 :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是一场民族革命 ,苏联国内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积怨以及民族冲突是引发其解体的主要原因 ;另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前国内出现的某些具体事件是导致解体的原因 ;还有人认为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古希腊、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众多帝国的解体均是非主体民族反抗主体民族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造成的。而苏联帝国的解体恰好相反,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联邦共和国带头谋求独立造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民族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决定民族命运,分析俄罗斯性格二律背反的特征,可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索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和130余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57个主体名称不含有任何民族成分,32个主体名称含有民族成分,它们中只有10个主体主要民族占明显优势。俄联邦的构成表明,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和联邦体制建设以及民族关系调整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自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来,就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滞胀性的特点,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失业人数猛烈增加,经济犯罪接连不断,各种丑恶现象到处蔓延。 早在1990年,原苏联国民生产就开始由低速增长转为负增长。1991年国民生产继续下降,1992年俄联邦国民生产进一步出现全面下降的局面。1994年则是俄罗斯工农业生产下降最严重的一年,比1933年下降16%。 据俄罗斯科学院预测,1995年俄罗斯的国民总产值将继续下降,一般认为,俄罗斯经济形势在今后两年内难以改观。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俄乌关系史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在《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及其影响、俄罗斯帝国版图内的乌克兰、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乌克兰大饥荒、二战中的乌克兰、乌克兰独立等方面。由于从不同视角解读俄乌关系史,加之有些历史问题被人为政治化,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1年3月28日对政府强力部门进行了人事调整,更换了国防部长、内务部长、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等重要官员.这是普京执政以来首次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大规模人事改组.其中,最关键和最引人注目的是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改任俄联邦国防部长.63岁的原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改任总统顾问,将从事战略论点问题协调与研究工作.这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第一次由文职人员担任国防部长.现将新任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2006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谭索的新著《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该书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戈尔巴乔夫六年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对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与分析,对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做出了理论性的总结。现在学界一般都称“苏联解体”,该书认为,苏联不仅仅是解体,而是毁灭。在俄罗斯,不仅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被摧毁,而且连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苏维埃”这个革命政权的名称也于1993年10月被叶利钦的坦克、大炮所粉碎。所以,使用“苏联的毁灭”这一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运动的复兴,促使原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并同时催生伊斯兰极端势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一些觊觎国家政权和图谋实现民族独立的宗教极端势力,以"圣战"的名义向世俗政权发难并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致使中亚各国的安全和俄联邦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中亚和北高加索均属原苏联管辖的领土,这两个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和苏联剧变是两个概念,剧变是因为党的问题,而解体是因为民族问题。苏联民族问题是苏共、苏军、苏联分裂的主要原因。苏联民族问题的根源是民族自决的思想和民族自治的制度。民族自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民族联邦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里海海底石油、天然气田不断被发现,且储量巨大,沿岸国家及有关方面对其水域归属和开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一、里海归属问题之争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接合部,位于中亚、外高加索和伊朗之间,周围海岸线长7000多公里,水域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里海海底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一般估计在1500—2000亿桶;还有的估计里海及周边地区石油蕴藏量为6000亿桶(日《每日新闻》)1997年10月7日),被认作是“第二个波斯湾”。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只有苏联和伊朗两个国家。他们根据1921年的俄罗斯—波斯条约和1940年的苏联—伊朗条约共同管理里海,并在各自认定的区域内进行捕捞和其他经济开发,几十年相安无事,没有发生过大的争执。1991年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国家由两个变成5个,即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里海法律地位和  相似文献   

20.
1991苏联作为历经74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 突然解体。苏联解体决不只是 由于单纯经济体制, 或外部、或某一个人、或一个计谋等简单、单一和偶然因素而发生。其中肯定有 更深刻、复杂和综合的历史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先天的病灶, 它是经过长期异化和由量 变到质变的总爆发而造成解体的。苏联解体, 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对我国 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安全, 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