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江苏南京一家通信公司的员工上门推销电话卡,却因为和嫌烦的老人发生了争执,老人在查验了业务员的工号牌后拒不交还,业务员无奈报警,不料却引发更加严重的结果,老人情急之下倒地不治死亡!老人离奇死亡,业务员是否应担责?老人死亡之后,老人的妻子儿女把推销业务的业务员和业务员的相关公司告上了法庭,对这起离奇的老人死亡案法庭会做出怎么样的判决呢?  相似文献   

2.
王慧之 《法制与社会》2014,(16):275-276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显现。在众多老人中,再婚老人以及与配偶有矛盾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需要重视。本文拟通过一个案列,对上述老人因养老问题而产生的扶养纠纷尽心分析,以明确老人在扶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活动。其中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58%的老人后悔不注意锻炼身体;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60岁以上的人,已是夕阳晚照,回首往事,对自己一般能作出较为客观而公正的判断。这些“后悔”,对回首往事的老人或许是终身的遗憾,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能没有一点启迪,并发誓从现…  相似文献   

4.
老人遗产 想给谁就能给谁吗 吴老汉生有三子三女,三儿子平时对老人不甚孝敬,得知老父订立了遗嘱,便经常偷偷翻箱倒柜找遗嘱.今年2月,趁老人不在家,三儿子终于找到了那张梦想许久的遗嘱.然而,他却见到老人在遗嘱中安排给他的财产不多.勃然大怒的三儿子竟称遗嘱无效,并撕毁了遗嘱,胁迫老人重新订立……  相似文献   

5.
无效的遗嘱     
为了一套房子,一对情同手足的亲姐妹,在母亲死后打起了官司。早在十几年前,张老太的丈夫去世了.老人当时就选择跟大闺女一块儿过。于是姐姐就和丈夫搬回母亲那里,开始照顾老人的起居?2002年7月,医院给老人做出了诊断,说老人患上了脑萎缩,虽然对老人进行多方救治.但最终老人还是医治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6.
过去,在山东胶东农村,对老人的赡养,一般是由生产队在年终分配时从子女帐上划拔工分给老人,直接兑现。一九八二年冬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生产收入直接归户所有,不经过生产队分配,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有些子女便借故不尽赡养义务,村干部也无法儿办。有的老人生  相似文献   

7.
正据媒体报道,9月9日下午4时30分许,郑州市一辆919路公交车行驶至中原路秦岭路路口时,车上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车上乘客称,老人之前曾因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老人家属接受急救人员询问时称,老人患有心脏病。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社会,老人因让座纠纷猝死都无疑是不该发生的悲剧。尽管人们对近年来围绕公交座位之争频频上演的"全武行"早已司空见惯,但老人意外猝死,还是让"年轻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北京开卖老人意外险。有数据统计,该产品两天售出近7000份,被称为"史上卖得最好的保险"。由于之前多地出现扶摔倒老人遭讹诈的新闻,该保险一经推出即被寄予厚望,希望能解决老人"扶不起"的难题,被不少人解读为"摔倒险"。在理论上,"摔倒险"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老人因摔倒发生的实际损失,这既是对老人权益的保护,更能使究竟是老人摔倒还是他人撞倒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然而,笔者以为现实情况并非那么乐观。目前"摔倒险"在本质上属于商业保险,而商业保险恐难以承担老人摔倒之重。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这种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空巢老人。本丈分析了空巢老人的形成原因,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并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失独"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失独群体中,一部分人面临着生活困难、疾病缠身、老无所养的困境,由此失独老人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但目前我国对失独老人社会保障的立法并不完善。因此,国家不仅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保护失独老人的权利,完善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而且应该出台相关的帮扶措施,营造关爱失独老人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小非 《法庭内外》2011,(5):8-10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 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那样。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甚至对老人不予理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想要维权,又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现如今,对大多数的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精神赡养"则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乃至成为一个法律难题。2011年伊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出炉,"常回家看看"将写入法律……  相似文献   

12.
舒锐 《法庭内外》2014,(3):31-31
正近日,北京开卖老人意外险。有数据统计,该产品两天售出近7000份,被称为"史上卖得最好的保险"。由于之前多地出现扶摔倒老人遭讹诈的新闻,该保险一经推出即被寄予厚望,希望能解决老人"扶不起"的难题,被不少人解读为"摔倒险"。在理论上,"摔倒险"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老人因摔倒发生的实际损失,这既是对老人权益的保护,更能使究竟是老人摔倒还是他人撞倒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然而,笔者以为现实情况并非那么乐观。目前"摔倒险"在本质上属于  相似文献   

13.
蔡峰 《公民与法治》2011,(24):31-31
2011年8月28日,江苏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驾车时发现一位摔倒老人后对其进行帮扶,老人也感谢他做了好事。就在殷红彬驾车离开后交警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大巴撞倒一名老人后逃逸。而老人也坚称被大巴撞伤。最后大巴监控系统所拍摄录像证明殷红彬确系助人为乐。后老人与其子给殷红彬送来锦旗。  相似文献   

14.
外出工作的儿子为了让古稀之年的母亲有人照顾,将母亲送至老年公寓.老人在托养期间被寓友杀害,凶手无力负担赔偿款.作为看护老人的老年公寓,对老人的死亡是否应承担责任?该案经历了一审支持原告诉求、二审驳回原告起诉的天壤之别的结果后,被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审.  相似文献   

15.
没走进要采访的老人家,笔者先听到几声响亮的"哞哞"牛叫声。一位身板结实的老人步出屋子迎向笔者,眼角眉梢都挂着笑意。"这边走,先进屋,那边都是牛棚。我们家算是村里的养牛大户!还是贩运大户!"这是大荔县赵渡乡新安村秦川肉牛养殖大户刘铁墩老人见到笔者说的第一句话。与刘铁墩老人的谈话中,笔者发现刘老汉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又很有智慧的一位老人。当问到老人的养牛致富经时,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对我们讲:"我们家是黄河淮库区的移民,政府把我们搬迁到这里,建立新  相似文献   

16.
洛风 《检察风云》2011,(2):66-67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对大多数的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精神赡养却渐渐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乃至成为一个法律难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像董某不属于继承人,但又对老人尽了较多赡养义务的情况在广大的农村诸多,如何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分配遗产便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在老人健在时去公证处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对遗留财产进行分配。老人去世后,扶养人便可凭公证的遗赠扶养协议取得遗产,解决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 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歌中唱的那样,“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甚至对老人不予理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想要维权,又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如今。对大多数的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精神赡养”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乃至成为一个法律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房山法院窦店法庭,一奶同胞,姐弟六人,为"谁孝顺老人",在法庭上争得面红耳赤。而老人的诉求很简单,子女每周至少保证探望一次。老人称,自己不缺钱,有退休金和医保,但就是孤独寂寞。据了解,由于工厂改制,老人居住的小区里,年轻人都到市区或外地自谋生路,孤独老人越来越多。六年前,该小区就有一位老人写下了"生不如死"遗言后,自缢身亡。(《新京报》11月25日)为了让子女多探望自己,这位83岁的老人不得不将6个子  相似文献   

20.
纳新 《检察风云》2015,(2):44-45
遇到老人倒地,你怎么办?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选择直接走开,3/8选择拨打110并等待或留下证据再扶,仅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去扶。在道德与老人一同跌的大背景下,南京宣判一起"撞倒老人不扶案"——一男子横穿马路撞倒骑车老人后逃之夭夭,老人经抢救无效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