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财政局网站看到,《市财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以及《广州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都已经挂出来。预算显示,本年度支出预算17804.18万元。在项目支出10272.77万元中,一次性专项项目支出5508.48万元,但列出具体用途的只有1102万元,有4000多万元用途并无列明。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今年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都要公开,其中包括中央各部委的部门预算。由此,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公开正式起步。继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其部门预算后,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11,(4):12-13
20l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中央部委之先公布其部门预算。此后,中央部委密集地公开“账单”。到6月29日中国地震局公开2010年部门预算,全年有40个中央部门公开年度预算。这在中国财政史上还是第一次。当年3月9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预算草案审查结果报告中明确要求“预算经过批准后,应在15日内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4.
继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部门预算后,各中央部门陆续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布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截至4月11日,共有35家中央部委公布了部门预算。此举受到了媒体及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但预算公开之后,“看不懂”成为最普遍的反馈。中央部委预算公开的意义何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预算公开?本期“一家之言”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中央本级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和2013年预算安排情况,中央部门也向社会公开了各自的2013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今年中央本级预算和部门预算公开有几个突出亮点。一是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履行了新一届政府关于"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  相似文献   

6.
绩效预算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将政府资源的分配与部门绩效紧密结合。它以政府职能目标为中心,将成本核算和执行效果纳入预算编制中,根据绩效决定是否安排预算,对绩效预算执行的效率和产生的结果进行考核,以提高政府公共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绩效预算在我国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9月1日,审计署发布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以近10万字的篇幅一一列举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从审计情况看,54个部门单位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挤占挪用转移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公费出国管理不严等四个方面。(新华社9月2日报道)  相似文献   

8.
张晓松 《政府法制》2008,(21):47-47
9月5日,审计署发布了49个部门单位200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告。通读这份长达10万字的公告,笔者发现,资金闲置、私设“小金库”、乱收费、挪用资金等,是这些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纯 《法制与社会》2011,(25):145-146
绩效预算的理念是将绩效与预算资金供给相结合来进行评价分析,目的是达到部门预算经费收支的平衡。本文从绩效预算的优越性出发,思考了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绩效预算理念,建立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部门预算经费支出管理的基本思路,推动各公共部门真正建立起一套讲求效益、管理规范的预算支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政府部门要花多少钱,是否实实在在地花在老百姓头上,该如何审查监督?浙江省温州市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1月5日,温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6个试点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了分项审议表决,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郑滨表示,部门预算分项审查体现了预算的民主监督和公开监督,可以使项目资金用得更有效益。以前的审查主要是走走程序  相似文献   

11.
名扬 《政府法制》2013,(13):19-19
4月18日,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全面启动,一并亮相的还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这是中央各部门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以来,连续第四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与法治》2006,(1):12-13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大,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加大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力度,针对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编制粗、不透明、随意性、软约束等现象,2001年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条例》,以促进预算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这些有力举措,对地方进行预算制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以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制度改革,在各级财政全面推开。我们认为,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组织人大代表、公众代表参与乡镇“参与式预算”(也称预算民主恳谈,即在部门预算安排之前各方恳谈以调整、制定预算),到走向各部门,对公共预算进行细化监督。浙江省温岭市在预算监督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温岭市人大对建设规划、水利、交通三部门开展了“参与式预算”,其他教育、卫生等12个政府部门预算也接受了代表们的集中审议。参与式监督预算的效果如何,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13):7-7
97个中央部门公开部门预算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介绍,预决算公开实现常态化、机制化,97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公开取得重要进展。报告介绍,各单位和地区补征税款、追回资金、调整账和等涉及1056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137亿元,纠正违规用地30多万亩;根据审计建议,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600多项:审计查出的112起案件线索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后,已有660多人被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15.
预算收入不完整、预算执行结果仍存在差异、专项资金结余数字较大和预拨预算资金没有形成当年实际支出……在蒙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县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雷新军 《检察风云》2010,(10):12-13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修改现行《预算法》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会同15个部门,已经提出了《预算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就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由此表明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的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内容粗疏,普通公众难以看懂。此外,项目支出数额巨大、"其他支出"暗藏玄机、"三公"预算藏头露尾等现象依然突出。专家认为,推进预算公开的目的是接受公众监督,国家应出台预算公开的规范和标准,重点公开三公预算,让部门预算报告"看得懂、能监管"。  相似文献   

18.
在不久前召开的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了河北省《关于2006年省本级超收资金支出安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请本次常委会审议的省本级超收资金涉及一般预算超收资金97388万元,政府基金超收资金85448万元,共计182839万元。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这些资金的审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10,(9):38-40
卫华委员说建议下半年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政管理的良性循环。建议加快部门预算改革,推动部门预算的公开和透明,从制度上防止出现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社会事务的投入,经济越是欠发迭,往往社会矛盾越尖锐,要加大对社会事务的投入,逐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杨海峰 《政府法制》2013,(36):47-47
近日,山西省介休市审计局对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面铺开。审计中,采取了突出“三个重点”的审计方法。一是重点采用资金、资产、职责三者相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模式。在核算资金、资产真实性的基础上,强化对被审计单位职责履行情况的审计;二是重点使用计算机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